文科生髮SCI是種什麼體驗?
近期,南大歷史學院李思洋博士一作發了篇《Science Advances》。
《Science Advances》是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旗下知名的綜合類期刊,2015年創刊,2017年第一個影響因子高達11.511。《Science Advances》是中科院1區TOP期刊,2021年JCR最新公佈的影響因子為:14.136。該期刊的論文錄用率在10%~20%。TOP注:Science Advances網站首頁予以推薦9月8日,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丁愛軍教授、中國科學院地理所葛全勝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期刊《Science Advances》(IF=14.136)發表了題為“Change of extreme snow events shaped the roof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the past millennium”的論文,研究團隊揭示了歷史氣候變化對中國古代建築形制演變的影響。TOP注:Science Advances論文標題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李思洋博士(現為中科院地理所博士後)、大氣科學學院丁可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何樂君為第二作者,大氣科學學院黃昕副教授為第三作者。小編了解到,李思洋是南京大學首位東方建築研究方向博士!
揭示歷史氣候變化對我國古代建築形制演變的影響
近日,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大氣科學學院聯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共同揭示了由歷史氣候變化導致的降雪變化,是造成中國古代建築千年尺度上(唐至清)屋頂坡度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
全新世氣候變化與古代文明演進的關係是國際學界持續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隨著高解析度氣候變化序列的建立,國內外學者就歷史氣候變化在世界各地古代文明興起、衰落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對於農業基礎、人口遷徙、戰亂、政權更替等的深刻影響進行了豐富而深入的探討。而在上述文明演進的過程中,歷史氣候變化作為自然環境基礎,同樣影響著先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建築是人類在一定自然與社會環境基礎上創造的,用以居住和使用的空間,且其最初的建造目的即是為了保護人們免受惡劣天氣或其他環境條件的不利影響。因此,建築對於氣候變化,特別是與之相伴隨的極端天氣事件帶來的深刻影響應是非常敏感的。然而,古代先民們是否以及如何在建築上作出調整,以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建築功能需求變化,至今仍不甚清楚,尤其以千年時間尺度而言。
圖1 山西太原 晉祠(束金奇攝)
圖2 北京 故宮博物院(王璡攝)
此項研究以中國古代建築千年以來的屋頂坡度變化為著眼點,基於中國古代建築高度的氣候敏感性(土木結構);以中國現存唐以來木構建築遺存(為保證水熱基礎的基本一致及時間序列的相對完整,僅討論北方地區)、中國近2000年氣候重建成果為基礎,關注了近2000年來溫度變化、降雪事件記載與中國古代建築屋頂坡度變化相同步的波動趨勢,以及屋頂坡度對於屋頂排雪能力及建築安全的重要影響。
透過系列量化分析,文章研究得到:千年以來,中國古代先民為更好地適應當時、當地的氣候環境,發揮聰明才智,不斷調整建築屋頂坡度,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千年尺度的降雪變化,維持建築安全,減少維修成本;而此氣候變化的適應過程亦在一定程度上觸發了某些建築技術、審美特徵的發展演變。
此研究為氣候變化與考古、歷史領域的深入結合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項研究工作得到符淙斌院士指導,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丁愛軍教授、中科院地理所葛全勝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李思洋博士(現為中科院地理所博士後)、大氣科學學院丁可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何樂君為第二作者,大氣科學學院黃昕副教授為第三作者。研究工作得到氣候變化協同創新中心、江蘇省社科基金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的支援。
研究成果的推廣得到王璡先生、吳偉先生、安瑞軍先生、達志翔先生、束金奇先生、高逸凡先生的幫助和支援。
李思洋、何樂君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周學鷹教授、馬曉副教授指導的博士和博士研究生,吳偉、安瑞軍、達志翔為兩位老師指導的博士研究生(在職),束金奇為兩位老師指導的碩士,均為南京大學東方建築研究所成員。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南京大學東方建築研究所分別為該成果的第一、第四完成單位。
圖文賞析
圖3 中國古代建築典型構架形式(A 宋,B 明清)與本研究所涉建築遺存例項分佈圖(C)
圖4 降雪事件(文獻記載)、推算降雪量變化與建築屋頂坡度變化的對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