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脈,也叫上魚際脈。評脈時,寸口脈在腕橫紋以上可以摸到。甚者,脈充皮下,可見其搏動,直達手掌大魚際,故稱“上魚際脈”。多由肝陽上亢(交感神經亢奮)而致。症見:頭痛、頭暈、夢多、耳鳴、牙痛、易怒,多見於腦溢血、高血壓等症。
上魚際脈:醫籍裡有所論述,但均未詳細描述其證治。本脈的特徵,是脈過寸部而達腕之橫紋上,甚至上溢於掌之大魚際肌。輕則切之跳動,甚則可望見搏動。此脈從歷代描述來看,認為是陰陽失調,情志激昂,氣亢所致。
《靈樞·脈度》說:“陰氣太盛則陽氣不能榮也,故曰關。陽氣太盛,則陰氣不能榮也,故曰格。陰陽俱盛,不得相榮,故目關格。”
《難經·三難》滑壽釋曰:“陰氣太盛,則陽氣不得相營也,以陽氣不得營於陰,陰遂上出而溢於魚際之分為外關內格也,外關內格,謂陽外閉而不下,陰從而內出以格拒之,此陰乘陽位之脈也。”
程《三難》又曰:“脈有太過有不及,有陰陽相乘,有覆有溢,有關有格,何謂也?然關之前者,陽之動也,脈當九分而浮,過者,法日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為溢,為外關內格,此陰乘之脈也。”
清代馮兆張《馮氏錦囊秘錄·脈訣》雲:“上魚者,脈上於魚際者也。世人常有此脈,脈同病異,不可以一例論也,有兩手上魚者,有一手上魚者。若平人神色充實而有此脈者,此天稟之厚,元神充滿上溢於魚也,其人必壽。若人素無此脈,一旦上魚者,此病脈也。”
清代陳修園《二十八脈綱目》曰:“......或鰥寡思色不遂,心肝兩部則洪長而溢魚際,此是七情為患,而非有邪之脈也。”
清代吳道遠《女科切要·調經門》曰:“......若面黃肌瘦內熱。是謂童癆。診其肝脈弦,出寸口,上魚際,非藥所能治也。急與之成婚則陰陽合,自然經行而疾去矣,否則十死八九。
《金瓶梅》第十八回有這樣一段敘述:“太醫蔣竹山給李瓶兒診病後說,學生適診病源,娘子肝脈弦,出寸口而洪大,厥陰脈出寸口,久上魚際,主六慾七情所致。”
從以上引述看來,多認為上魚際脈是陰陽失調的一種表象,為六慾七情所致,這和現代醫學所說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相似。
根據臨床觀察,凡見上魚際脈者,多具有下列症狀。
頭部症狀:多有頭暈腦脹,記憶力減退,易怒易氣,眠差多夢等。
心部症狀:多有心煩嘈雜,心悸驚恐等。
胃腸部症狀:多有胃脘滿悶,消化不良等。
四肢症狀:多有疲勞無力,甚或小腿肚痛,痠軟,有的可有輕微浮腫等症狀。
以上諸症狀,可以同時都有,也可側重於一個部位,當由病之久短、素體好壞、病情輕重而定。
凡具有溢脈的病人,多為外向性格,常見心煩易怒、頭痛頭暈少寐多夢、惡夢尤多、心慌耳鳴、口苦咽乾、記憶減退等,其症多在上焦。此脈證與現代醫學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症候相似,且以亢奮型見著。多見於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癔症、精神分裂症和高血壓病等。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請關注公眾號 藥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