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10月4日-10日),繼今年4月阿里巴巴收到182.28億元的天價反壟斷罰單後,另一巨頭美團也因為“二選一”壟斷被罰34.42億元,網際網路反壟斷的趨勢越來越難以阻擋。此外,諾貝爾獎無疑是另一大熱點,六大獎項接連揭曉,不斷將網上的討論推向高潮。
一、美團二選一壟斷被罰34.42億
10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依照《反壟斷法》,對美團在中國境內網路餐飲外賣平臺服務市場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市場監管總局責令美團停止違法行為,全額退還獨家合作保證金12.89億元,並處以其2020年中國境內銷售額1147.48億元3%的罰款,計34.42億元。
市場監管總局此次對美團開出高達34.42億元的罰單,是繼今年4月對阿里巴巴集團作出反壟斷處罰後,在平臺經濟領域採取的又一次重大反壟斷執法行動。
(來源:財經網、新浪財經)
點評:反壟斷需要多方通力合作
美團吃到成立以來最大罰單這事,倒也說不上令人由衷擊節叫好。畢竟,對一家企業,尤其是一家創業明星企業開出這種力度的罰單,似乎對鼓勵創新和促進經濟發展也沒有什麼好處。
但是國家反壟斷的態度已經愈發明晰了,這也是勢不可擋的。
像美團這樣的公司,在商業創意上的確無可挑剔。美團創造出來的壟斷地位,以及消費者、經營者對其生態的依賴,也都是客觀事實。但是,大家不妨捫心自問一句,美團真的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了嗎?比過去更方便,這是可以肯定的,但這種方便又讓我們漸漸失去了什麼?
失去了個性化的消費,失去了街邊巷口諸多有特色的餐飲店和小手工店。所以打擊壟斷,某種程度上是在守護著我們更美好、更多元化的生活。
當然,大平臺與小生態之間不是沒可能找到一條共存之路,但這一定需要國家(監管部門)、平臺方,乃至每一位個體經營者共同樹立一個長期目標,並不是短期依靠資本的力量就能實現的。
二、日本21年狂攬20個諾獎
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將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日裔氣象學家真鍋淑郎、德國海洋學和氣象學家克勞斯·哈塞爾曼和義大利量子物理學家喬治·帕裡西,以表彰其在理解複雜物理系統方面的開創性貢獻。
其中,真鍋淑郎和克勞斯·哈塞爾曼共享一半獎項,他們對於地球氣候進行建模、量化可變性並可靠地預測全球變暖;喬治·帕裡西則獨享另一半獎項,他發現了從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統中無序和擾動的相互作用。
2001年,日本內閣推出了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明確提出在21世紀前50年獲得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20年後的今天,50年時間尚未過半,已有20位日本科學家(含美籍日裔)獲得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
(來源:中國日報、知識分子官博)
點評:科研創新切忌短期主義
日本曾在本世紀初放下“豪言”(日本2001年出臺的“第二次科學技術基本規劃”),要在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當時很多人都以為在吹牛皮。沒想到才過去21年,已經有20位日籍或日裔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獎項,這是相當驚人的進步,儘管很多獲獎成果和這個計劃本身沒有關係。
我們常說,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後進入了“失去的20年(或30年)”。那在這失去的20-30年裡,日本到底失去了什麼?失去了房地產和股市的泡沫,還遭遇了人口老齡化的危機;日本又得到了什麼?得到了實打實的底層科學上的進步。
今天再來看,這不就是我們國家未來幾十年要走的路嗎?不再為了創新而急功近利,不再幻想一夜暴富,而是踏踏實實地透過創造長期價值,實現更美好的未來。
One More Thing
山西洪災已致175萬人受災
據新華社10月10日訊息,山西近期嚴重洪澇災害已致全省11個市76個縣(市、區)175.71萬人受災,12.01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84.96萬畝農作物受災,1.7萬餘間房屋倒塌。
10月2日夜間至6日,山西大部分地區出現極端強降水天氣,彼時正值國慶假期,“山西暴雨”關鍵詞登上熱搜,洪澇災害引發全國關注。
據中國氣象局專家分析,山西此次降水極端性突出,全省59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來同期歷史極值,63個國家氣象觀測站過程累計降水量超過同期歷史極值。
(來源:新華社)
今年房企債務違約金額同比增長159%
10月6日,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的資料顯示,2021年以來已有華夏幸福、藍光發展、陽光100中國、泰禾集團、花樣年控股、新力控股集團、中國恆大等多家開發商出現了流動性緊張的問題。資料顯示,2021年違約債券不論從數量還是金額來看,均遠超2020年同期水平,截至9月27日,2021年房企累計違約債券只數達到39只,較2020年增長25只,累計金額達到467.5億元,較2020年增長159%。
(來源:澎湃新聞)
央行報告:居民投資、消費意願下降
10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釋出第三季度針對城鎮儲戶的問卷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佔 24.1%,比上季減少1.0個百分點;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佔 50.8%,比上季增加1.4個百分點;傾向於“更多投資”的居民佔25.1%,比上季減少0.4個百分點。
居民偏愛的前三位投資方式依次為:“銀行、證券、保險公司理財產品”、“基金信託產品”和“股票”,選擇這三種投資方式的居民佔比分別為46.1%、26.5%和17.5%。
(來源:央行網站)
本期話題
10月8日,央行公佈的第三季度城鎮儲戶調查報告顯示,居民偏愛的前三位投資方式依次為:“銀行、證券、保險公司理財產品”、“基金信託產品”和“股票”,選擇這三種投資方式的居民佔比分別為 46.1%、26.5%和 17.5%。
你怎麼看這個調查結果?你個人傾向於哪種理財或投資方式?
本文編輯:李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