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就在這街上,從小就看著供銷社出攤賣貨,12、3歲時候開始過來幫忙,參加工作也是在供銷社系統,幹到退休,後來供銷社改民營,我把這邊接下來繼續幹,可以說是非常瞭解供銷社從開始到發展的整個過程。農村供銷社是幹啥的?最初宗旨就是搞服務的,幫助農民購買生活物資,銷售農副業產品的這樣一個機構,所以說,我這個店一直還保持著最初的樣子,不管是櫃檯、貨櫃,都沒有動,畢竟時間長了,哪兒有問題,做點小修補,跟70年前也沒啥變化……”
河南省欒川縣白土鎮白土村,站在自家的商店裡,程大叔向作者介紹白土供銷社的風雨70年,儘管現在村子裡已經沒什麼人了,程大叔仍然讓商店保持著最初的樣子,他解釋說:“我們供銷社不是單純為了經濟利益為目標,我們是在經營服務的過程中把經濟管理了,服務麼,就是以做好服務為第一目標……”
原白土鎮供銷社共有瓦房十餘間,分化肥倉庫、銷售門市、收購門市三大塊,如今隨著山區農村常住人口減少,農副產品收購早已經停止,化肥倉庫裡面也沒有了化肥,成了一個存放雜物的倉庫。
供銷社的房屋牆體建造的比較厚實,前牆和立柱都是青磚,中間部分用石塊和泥土填充,厚度達到了50釐米,不僅冬暖夏涼,而且更加結實耐用。程大叔告訴作者:這些房屋都是上世紀60年代初期修建的,屋頂也沒有進行過大的翻修。
這是曾經的化肥倉庫,一連四間,前後各有一扇大門。直至今日進到倉庫裡,仍然感覺非常涼爽,並且有淡淡的氨水味道。
程大叔介紹說:“最早是從偃師拉氨水,後來又到嵩縣、宜陽拉過碳氨、尿素。那時候一到種地季節,這外邊街上天天都跟趕集的一樣,拉著架子車排隊,來得晚就買不到了。甚至有些村子因為天不亮來排隊還動手打架,現在就方便多了,村村都有公路,要得多了,打個電話,化肥經銷部直接開車給你送家裡。那時候不行,什麼都短缺,就得搶了……”
現在空蕩蕩的庫房裡,堆放了很多木頭、雜物。
程大叔指著地上的幾個竹筐,告訴作者:“我是20多歲來上班,那時候往村裡去都是土路,也不平整,幹什麼就完全是用肩膀挑的。一般吃早飯時候,村裡人都在家麼,所以你得起早,準備去哪個村子了,趕飯點時候走到村裡。一般都是前頭筐裡放些雜七雜八的小百貨物資,後面筐裡放白糖、食鹽、醬油一類。那時候年輕,走的時候擔一擔差不多都是120斤左右,到村裡賣一陣兒,要是有雞蛋了什麼農副產品,也收回來。雞蛋換鹽,各不找錢,說的就是俺們,村裡叫啥,對了,叫俺貨郎挑麼。有的村裡有分銷,以前叫代銷點兒,他們需要啥了,提前報貨,過去了給他們留一點兒。比方說鹽了、糖了,就放到代銷點兒,讓他們賣完再結賬,代銷點就是這麼來的……”
“咱白土鄉12個大隊,基本上也就是5天轉一個來回。我記著70年代搞植樹造林工程,我就是挑一擔商品,趕在他們吃飯時候,把手套一類的送過去。那個時候,咱供銷社主要就是搞服務的,也有經濟效益,不像這個時候強,就是說以服務是第一宗旨麼。74年發生自然災害,很多物資都得去洛陽弄回來,你比如說買點菜籽,得專門跑一趟,菜籽才不過200塊錢,採購一趟的成本可就不止這麼多錢了。那個時候,純粹就是搞服務,就不講經濟效益了。”
商店裡的貨架,也都是上世紀供銷社原有的貨架,商品陳列也保持著原來的風格。程大叔說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上了歲數的人,能在這裡找到回憶,找到過去的感覺。
商店的貨櫃是用土坯壘起來的,上面鋪著厚厚的木板,貨櫃沒有開設通道,進出的時候需要從木板上翻過去,因此這一塊兒的木板磨出了厚厚的包漿。
算賬,用算盤,稱重,用機械檯秤,這個店裡面幾乎完全和現代科技脫節。
程大叔告訴作者:做銷售員的第一項職業技能就是心算和打算盤,能夠快速記住顧客購買的商品,心算出大概數字,再用算盤計算核對。
這個角落的貨櫃木板比較寬,別的地方木板在60釐米左右,這邊則約為1米,上面還鋪著塑膠紙。
程大叔告訴作者:這個角落是40年前生意最好的地方。這邊是丈量布匹的區域,後面的貨架改動過了,曾經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布匹,顧客挑中花色了,拿過來,用皮尺量出需要的尺寸。賣布的銷售員還得多少懂一些剪裁知識,能幫助顧客計算做一件衣服所需要的布匹數量。
程大叔介紹說:“那個時候,沒有成衣,大人小孩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布料品種也沒有幾樣,老年人主要用黑條紋,年輕人了會要白的確良,藍斜紋,給小孩子縫棉衣裳,都是用碎花布……你別看這地方不大,布匹帶來的利潤能達到整個銷售的90%左右。到80年代改革開放,就不行了,大家都來搞經濟,供銷社的功能就削弱了。到90年代以後,供銷社基本上就不掙錢了。你想想,人家都是什麼好賣賣什麼,什麼利潤高幹什麼,咱們搞服務的就跟不上經濟形勢發展了,到2000年以後,供銷社也改制,允許私人承包,就是說地面建築還是國家隊,商品盤給你,允許你在這兒自主經營。我現在就是這樣一個情況。”
在商店窗臺下發現一個奇怪的地方,別處的牆體根基都是斜面,只有窗臺下三塊磚的位置,留了一個可以站人的地方,詢問之下,大叔介紹說:“你看這邊的窗戶。別的都是玻璃,只有這一塊是木板,知道為啥不?這是個賣煤油的視窗。以前人都是用煤油燈照明,煤油呢還是緊缺貨,每一次煤油回來,都是好些人排隊。要是都進到屋子裡面,那也站不下呀,所以就在窗戶上開個小視窗,到這兒打煤油。街上地方大,那排隊隨便排。再一個,人都圍著視窗也不行吧,留這個小臺階,就是讓人自覺排隊,誰站到臺階上了,售貨員給誰打煤油,你插隊,那,對不起,不賣給你……”
現在的供銷社門市,只剩下小百貨銷售的功能,程大叔老兩口帶著洋氣的小孫子,在這個沒什麼流動人口,也沒什麼汽車的街道邊,守著上世紀的古董商店,不管外界時光飛逝,他們的生活依然安靜恬然。
程大叔保留下來的,不僅僅是那一代老年人的回憶,也是農村供銷社系統服務三農70年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