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1月28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崗村寧次,緊急致電剛剛佔領廣西宜山的日本第11軍軍長橫山勇。命令他停止繼續追擊中國軍隊,不得進入貴州,將防線設定在宜山至柳州一線。
日軍第11軍又被稱為“旭軍”是日本精銳部隊,第一任司令官就是崗村寧次。由於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沒能達到作戰目的,佔領長沙,崗村寧次被調離部隊。不過,岡村並沒有因為作戰不力而遭到裁撤,反而步步高昇,最終成為了侵華日軍最高司令官。
1944年,此時的11軍的司令官是橫山勇,此人和崗村多少也算有些機緣,他的成名之戰恰恰就是崗村挫敗之地,長沙。
崗村之後連續三任司令官都沒能拿下長沙,他們都成就了薛嶽的戰神稱號,但橫山勇接任之後,一反常態趁薛嶽驕傲輕敵之機,一舉攻下長沙,一戰成名。
心高氣傲的橫山勇多多少少有些看不上崗村寧次,但是二人的級別相差太遠,橫山勇不可能直接違抗軍令。
不過這次,橫山勇決定找藉口擴大戰果,給崗村寧次打個擦邊球。當時橫山勇剛剛和自己的參謀們制定好出兵進入貴州的計劃,就收到了總指揮部的急電,命令他們立即回撤。
橫山勇和眾參謀決定繼續執行自己的計劃,他們給總指揮部回電:部隊已經向貴州南部地區出發,先頭部隊已經追上了部分敵人並和他們交火了,一時無法撤出戰鬥。
崗村寧次畢竟是站在全域性的高度來指揮戰鬥,比橫山勇只顧自己的戰功要高出許多。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的目的就是打通自北向南的鐵路交通線,把東南亞地區的石油和礦產資源運出來。
當時日軍已經控制了最南端的粵漢鐵路,基本達到了戰略目標,剩下的任務就是保障鐵路安全執行。這段鐵路還有一段直線從廣西進入貴州南部地區,但對日軍來說並沒有意義,完全沒有必要去爭奪。
但在橫山勇看來則不然,鐵路既然已經奪下來了,剩下的事情就是些警察、保安乾的低階工作。他們主力部隊必須殲滅更多的中國軍隊,佔領中國更多的領土才能有真正的戰功。
而當時中國潰敗的軍隊都紛紛向西、向北逃入貴州境內,所以橫山勇命令部隊開始追擊國軍。當時很多廣西一帶的難民也和國軍一起向貴州方向逃難,因此這一路上非常的擁擠、混亂。
橫山勇也沒有想到,自己一時的貪功冒進,竟成了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的轉折點。
日軍從廣西向貴州進攻,立即震動了坐鎮重慶的蔣介石。貴州是重慶的西南屏障,如果日軍一路北進攻下貴陽,那麼不但大後方雲南危急,並且可直接威脅到重慶。最讓蔣介石著急的是,日軍進攻速度太快,貴州本來兵力就不多,雲貴川地區地形複雜,交通不便,短時間內難以調集大軍阻敵北進。
危急時刻,蔣介石命令駐守四川的29軍立即支援貴州獨山。
獨山是一處戰略要地,這裡不僅儲備這國軍大批的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而且還有美軍的一個軍用機場,戰略意義極為重大。
巧合的是,這支29軍正是1937年與日軍在盧溝橋激戰的那支部隊。29軍先頭部隊91師在師長王鐵麟的帶領下向獨山縣疾行,於11月28日搶在日本人之前趕到獨山。
王鐵麟發現日軍距離獨山已經不遠了,於是命令部隊不得修整立即搶佔獨山縣以南的黑石關、白蠟坡和甲撈河等防禦陣地,同時對日軍進攻的必經之路炸燬阻敵程序。
91師當時只有3個團和一個炮營趕到了獨山陣地,王鐵麟一面命令部隊加緊構築工事,另一面又命人抓緊收攏從前線潰退下來的逃兵,組成臨時縱隊,支援獨山陣地。
當時獨山的情況非常緊急,大批難民正在從南向北不斷的湧來,沿途的道路早已被國軍炸燬,使得一路上更加擁擠不堪。
而在難民之中還混入了一些日本人的偵察兵,一旦這些人成規模的混入國軍後方,在開戰之後,就會對國軍造成致命威脅。11月30日,日軍先頭部隊緊隨難民其後,不停的朝難民開槍射擊,催促難民拼了命向黑石關奔跑。
此時正值貴州地區最寒冷的季節,夜間又開始下起了小雪,道路泥濘不堪,極為難走,後方又有日軍追殺,難民一路之上被打死、餓死甚至踩踏而死者不計其數,其狀極慘。
12月1日凌晨,王鐵麟親臨黑石關檢視,發現日軍是想趁難民大批湧入之際發起進攻,於是命令封閉關口,不得放難民進入。
駐守在黑石關陣地上的國軍看到如此眾多的同胞被日軍驅趕,因擁擠、踩踏而死者不計其數,心中無比悲痛,但軍令如山,一旦放難民進入,緊隨其後的日寇就會朝我方軍民發起猛攻。到那時,不僅獨山守不住,國軍同難民都會慘遭日軍毒手。
因此,國軍也不停地朝天鳴槍驅趕難民,上萬難民一時之間進退兩難。日軍見國軍方面始終嚴陣以待,寧可見難民自相踩踏也不肯放行,於是在遠處開炮,黑石關守軍隨即開炮還擊。
雙方在中遠距離上進行了炮擊,損失並不大,但處於中間部位的難民卻死傷慘重。
聚集在黑石關陣地前的難民非常擁擠混亂,日軍趁亂派出多支小股部隊向黑石關悄悄前進。天亮之前,日軍多支突擊部隊向黑石關發起突然襲擊,國軍猝不及防,黑石關很快被開啟一個缺口。
聚集在關前的難民發現有路口被開啟,於是不顧槍林彈雨一擁而入,黑石關陣地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日軍大部隊見到這種狀況於是發起總攻,王鐵麟是久經戰陣的老將,這種情況下已經不可能再進行堅守了。於是立即命令部隊趕快向後方撤退,拂曉時分,黑石關失守。
黑石關之後的國軍陣地就是白蠟坡前的矮關,顧名思義此處地勢低矮,並沒有居高臨下的優勢。不過既然在此處設定關隘,自然就有易守的道理。因為就這個矮關是處於白虎頭山中間的一處通道,它的兩側正好是兩座居高臨下的山峰,正面山勢陡峭,視野極其開闊,可以對矮關前方戰場進行無死角射擊。
矮關左右兩側的山峰上分別由91師的271團和273團把守,黑石關的難民湧入之後便四散而逃,矮關之前並未形成黑石關那種混亂情況。駐守黑石關的國軍潰退至271團陣地。
日軍佔領黑石關之後,緊接著沿黔桂公路繼續北上,一路上對潰逃的國軍和難民肆意殺戮,鮮血染紅了整條公路。
當日軍攻至白蠟坡前,發現大部分國軍潰兵都跑上了271團陣地,於是對這裡發起了攻擊。271團居高臨下,憑藉早已修築好的工事,以逸待勞,對日軍發起猛烈反擊。
日軍氣勢正盛,儘管遭遇到山上守軍的猛烈射擊,傷亡慘重,但日軍依舊不斷向上發起衝鋒。
在一側的273團陣地發現日軍朝兄弟部隊猛攻,於是集中火力向集結在開闊地和山坡上正在進攻的日軍發起側面攻擊。
日軍沒有想到另外一個山頭上也有國軍部隊,突然之間腹背受敵,一時之間有些措手不及,只能倉皇撤退。
下午時分,日軍的後援部隊陸續趕到,還有部分小型迫擊炮、山炮加入戰鬥,日軍開始重新發起攻擊。
這次日軍參與攻擊的部隊大大增多,並且還有炮火支援,271團和273團的壓力大增。隨即向師部請求支援。
此時29軍軍長孫元良也已隨97軍一部撤至獨山與王鐵麟一起指揮阻擊日軍。
王鐵麟收到矮關方面的求援電報之後,立即命令預備隊272團投入戰鬥,同時向美軍發出求援訊號。
272團隨即向矮關增援,雙方在矮關之前展開激戰,戰況極為慘烈。日軍人數眾多,火力強大,而國軍佔據地利優勢,並且同仇敵愾誓與日寇血戰到底。
國軍居高臨下,視野極其開闊,並且白天能見度極好,即便火力方面不如日軍,但堅守陣地戳戳有餘,並且還在陣地之前擊斃眾多日軍。
日軍自進入貴州以來,一路之上無論是對國軍守軍、逃兵,還是對逃難之難民,都是任意屠殺。不曾想今日在白蠟坡前竟然遭受如此重創,多次進攻不但未能攻克矮關,自己反倒傷亡慘重。
日軍指揮官怒不可遏,於是命令部隊再次組織敢死隊,不惜一切代價必須攻下白虎頭山陣地。
正當日軍再次集結,併發起大規模衝鋒之際,美軍飛虎隊空軍突然趕到,配合矮關守軍發出的準確座標,對日軍實施精準轟炸,日軍再次遭受重大傷亡。
在接連遭受打擊的情況下,擔任主攻任務的日軍104聯隊隊長認為如果再繼續正面進攻,不僅難以攻克國軍陣地,日軍的傷亡還會繼續增加。所以他調整部署,正面對國軍保持壓力,同時派一個大隊從側面迂迴到國軍陣地之後發起突襲。
另外,他又派出了一個後續部隊,繞開白蠟坡沿著鐵路線步行向獨山縣城靠近,讓矮關守軍首尾不能相顧。
104聯隊的計劃需要在夜色的掩護下進行,因此他們便撤出戰場,靜靜地等待夜幕的降臨。
而在白虎山頭的陣地上,91師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況,他們與正在獨山縣的軍部失去了聯絡。戰鬥中,他們的通訊線路被多處炸斷,一時之間難以恢復通訊。
王鐵麟和日軍打過不少仗,他明白日軍在天黑之前突然安靜了下來,絕對不是要休息一夜之後再戰。這些日本鬼子不僅打仗不要命,而且還特別能吃苦。
鬼子打仗並不怎麼愛取巧,大部分是強攻硬衝,如果真的打不下來,那就是迂迴包抄,沒什麼新招。但是現在王鐵麟手下的兵力並不多,雖說是一個師的編制,可實際上也就一千多人,還要分兵把守幾處要塞,並且現在國軍已經非常疲憊。
一旦鬼子繞到後邊發起突襲,前面的日軍大部隊肯定立即響應實施前後夾擊。那樣的話,不僅白蠟坡、矮關守不住,連這千把號弟兄也得折到這裡。後續的援軍還在趕來的路上,不能讓日本鬼子繼續北上,如過白蠟坡守不住,還可以去守甲撈河,甲撈河守不住還可以去城北的深河橋繼續守。
最為關鍵的是白蠟坡雖然易守難攻,但是這裡並不是通往獨山縣的唯一道路,鬼子完全可以繞到去獨山。考慮再三之後,王鐵麟下達命令,於當晚趁夜色悄然撤出白蠟坡陣地。
是夜,日軍偵查部隊很快就發現白蠟坡的國軍有撤退跡象,但不清楚是誘敵深入還是真的撤退。104聯隊這裡也等來了後續部隊,但是當天夜裡氣溫驟然下降,日軍沒有準備禦寒衣物,紛紛躲進帳篷抱團取暖。
凌晨時分,當地又突降冰雹,日軍索性決定天亮之前不再發起進攻,待天亮之後再相機行事。繞到白蠟坡以後的日軍在當夜也沒有發起進攻,快天亮的時候他們發現白蠟坡已無國軍蹤影。隨後,他們便立即北上向獨山縣城方向疾行。
91師271團和272團已經先行先獨山縣城以北方向撤退,273團為後衛,以甲撈河陣地為核心對日軍104聯隊主力進行阻擊,以掩護91師主力撤退。
甲撈河陣地一側便是金鐘坡,由都勻炮校練習營把守,兩個過軍陣地相互策應,輕重火力梯次配比對日軍展開強力阻擊。
104聯隊為主攻部隊,其他日軍部隊為後援,對甲撈河和金鐘坡陣地發起了猛烈攻擊,這裡已經是獨山縣城最後一道防線了。
日軍後續部隊中裝備了6門大口徑山炮,日軍憑藉著火力優勢向國軍陣地步步逼近。但每當日軍有所進展的時候,美軍轟戰機總能及時地出現,給日軍部隊以沉重打擊。雙方交戰極為猛烈,各有較大損失。
戰至下午,273團得到情報,師主力已經撤至安全區域。日軍一部已經進入獨山縣城,縣城裡的大火已經燃燒了兩天了,守軍早就撤了,現在就剩他們在堅守了。
273團與炮校練習營取得聯絡後,於當日夜間撤出陣地。
104聯隊原本計劃當夜進入獨山縣城,但由於當天夜裡氣溫再次驟降,又下起了大雪,日軍激戰一天,非常疲憊,於是便在山腳寨和山王廟一帶紮營過夜。
繞過白蠟坡直取獨山縣城的這一支日軍行進非常順利,於12月2日就到達了獨山縣城,而且他們並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實際上早在矮關之前進行激戰的12月1日,獨山縣城的警備部隊及所有指揮人員就已經迅速撤出了縣城。他們走之前在縣城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將重要設施和裝備都付之一炬,絕不留給日本人。
日本人進入獨山縣城之後,很快就發現這裡的中美軍隊已經撤退,而他們要佔領的機場和彈藥庫也已經被炸燬。所以,日軍立即向北追擊,因為在那裡好像還有中美軍隊的陣地。
在獨山縣城以北,地形非常特殊,只有一條路可以繼續向北,這條路就是深河大橋。深河,顧名思義,這條河非常深,且水流湍急。深水河之上只有一座傳統的石制拱形橋,橋長37米,其中河面部分僅有12米,但要在這12米之上修橋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
負責防衛深河大橋的是美軍原獨山機場守衛部隊,指揮官是伊文思上尉。他的任務並不是要在深河大橋陣地阻擊日軍,他得到的命令是在機場、油庫等地安裝炸彈,等炸燬深河大橋之後再率部乘飛機離開,並在空中對機場實施引爆。
但伊文思在佈置安裝炸彈的時候發現當時有很多難民正在經過深河大橋向北逃難,難民有從廣西一路跑過來的,也有貴州以及獨山縣城的本地居民。如果提前炸燬大橋,這些難民將被日軍悉數屠戮,因此伊文思決定先行炸燬機場和油庫,最後再炸大橋,給難民以足夠的時間過橋。
12月2日傍晚,日軍追至深河大橋南岸,在他們即將上橋的時候,伊文思下令按下了起爆閥。這座由巨石壘成的大橋,瞬間連同基座被炸成了齏粉,日軍北進的道路被徹底切斷。
橫山勇當時並沒有意識到,侵入貴州的18萬日軍一路勢如破竹,但卻被這短短12米的深水河徹底截斷了北進的道路。並且至此以後,日軍再也沒能越過這裡擴大戰績。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那句“北起盧溝橋,南至深河橋”的說法,並且在這兩座橋與日軍激戰的是同一支部隊,國軍第29軍。
日軍工兵部隊隨後對深水河以及附近地形做了簡單勘測,認為在沒有大型裝置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在這條河上短時間內修橋。由於天氣寒冷,水流湍急,也無法在河上架設浮橋。
更要命的是,這裡的上空始終被美軍飛虎隊控制著,儘管日軍在地面上連連獲勝,但是也時常遭到美軍戰機的轟炸,使他們苦不堪言。這是日軍在進入中國戰場之後,從未遇到過的被動局面。
日軍於12月2日完全佔領獨山縣城,不過這只是日軍的先頭部隊,總兵力只有一千餘人。他們進入獨山縣城的時候,這裡已經燃起了熊熊大火,但是主要是軍政設施。
日軍於12月3日在獨山逗留一日之後,發現無法經此處繼續北上,因此這裡也就失去了佔領的意義。
雖然日軍進入貴州的兵力高達18萬人,但畢竟崗村寧次下過命令,要橫山勇留守廣西,確保粵漢鐵路的安全,所以他也不敢讓大部隊貿然深入。實際上負責向北開路的日軍只有不足四千人,如果他們能很快兵臨貴陽城下,崗村寧次還有可能下令增兵。
但現在這支數千人的日軍部隊被截斷在了貴州南部的大山之中,並且天氣寒冷,還不時遭到美軍空軍的轟炸,日本空軍在這一空域根本無力提供保障。此外,由於中國方面實行堅壁清野的策略,日軍的補給全賴後方運送,而氣候、道路等原因導致其補給極為困難。
同時,國軍主力部隊已經在貴陽附近設下重重防禦,另外各路援軍也在星夜支援黔南。這四千餘日軍部隊如果繼續在這裡逗留,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有可能成為甕中之鱉。
因此,橫山勇在12月3日便向黔南日軍第3和第13師團下令,立即撤出貴州。
12月4日傍晚,佔領獨山的日軍第104聯隊隊長海福三千雄下令撤退。海福三千雄在很短的時間內還給工兵部隊下達了命令。聯隊撤出獨山之後,工兵部隊將獨山縣所有的工業設施、彈藥庫、油庫、以及其他重要設施悉數炸燬,並引燃所有燃料,徹底焚燬獨山。
並且在日軍所撤退的沿途,所有發現的彈藥庫、油料庫、公路、鐵路、橋樑、隧道以及重要基礎設施也全部炸燬。
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樣的爆破任務,日本人在獨山區域內大肆強抓壯丁、同時燒殺姦淫無惡不作,盡在短短兩天之內就屠殺我獨山境內同胞兩萬人,犯下累累罪行。
日本人在作惡過程中,無意中進入了國軍一處隱蔽在山洞內的彈藥庫,日本人在不清楚內部所存何物的情況下,持火種進入。結果引爆洞內彈藥,炸死日軍數十人,但這座彈藥庫在日本人的計劃之外,爆炸的時候聲響十分巨大。日本人也不清楚發生了什麼,誤以為是美軍飛機投擲的重型炸彈,因此他們加快了撤退的速度。
日本人不禁放火焚燬了整個獨山縣城,在他們撤退途中凡是經過的村寨全部遭到劫掠、屠殺,除部分村民逃往深山之外,其餘留守老幼婦孺幾乎全部遭到屠戮。日寇在黔南獨山境內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
12月6日,日軍全部退出獨山區域,12月8日,國民政府援軍趕到獨山縣城,但他們所面對的只剩一片火海,獨山大火燒了整整七天七夜!根據國民政府的描述,日寇在黔南獨山境內所造成的悲劇,是僅次於南京大屠殺的一次災難!
儘管獨山戰役之中,中美聯軍並未擊潰日軍,但是卻成功遲滯了日軍的進攻速度,最終炸燬了深河大橋,徹底截斷了日軍北上的通道。深河橋之戰以後,日軍在我國境內的佔領範圍便再未能進行擴張。
也就是說,到1944年12月2日這一天,日軍在華的侵略範圍便劃上了句號,因此有人說日軍侵華始於一橋,終於一橋。
深河橋之戰,也被看做是敲響侵華日軍喪鐘的一場戰鬥!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