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白落梅說:
“世間諸法無常,看淡一切,迴歸自然,方是徹悟,方為乾淨。”
浮生一夢,幾度清歡。
人到中年,看淡得失,放下名利,獨處閒情。
看淡關係,獨來獨往
《孤獨力》這本書寫道:
“獨處,是我們認識自己最好的機會。你從熱鬧中失去的,會在孤獨中找回來。”
圈子雖大,人心複雜。
為了生活,疲於奔命,厭倦人際關係,乾脆獨來獨往。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本書,一壺酒,一溪雲。
很羨慕詩人林逋的境界。
他四處遊歷,隱居於杭州西湖,住在山腳下。
與高僧詩友來往,身穿布衣,養鶴種梅。
林逋曾經20餘年沒去過城市,以湖山為伴。
宋真宗欣賞他的才會,想要賜他官位,他婉言拒絕。
林逋終身未娶,唯獨喜歡梅花和白鶴,留下了千古詠梅絕唱: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他自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林逋去世後,有盜墓賊認為他是大名士,墓冢中必定許多珍寶。結果開啟一看,其中只有一隻端硯和一支玉簪。
林逋在《小隱自題》中寫道:
“吾志之所適,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
人情深似海,梅花幾度開,不如歸去。
孤而不獨,簡單的圈子,純粹的生活。
餘生,獨來獨往,做一個逍遊自在的人。
看淡得失,隨緣而至
南北朝詩人契此寫道: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人活一世,得失難量,名利是過眼雲煙。
曾經失去的,會以另外一種形式回來。
記得俞敏洪的故事。
他出身農村,高考失利,考了三次才考上大學。
第一次高考,俞敏洪的目標是江蘇省某師範學院,沒考上。
第二次高考,他還是沒考上。
第三年,俞敏洪繼續報考,結果進了北京大學。
那時候他才明白,前兩年不斷失敗,是因為冥冥之中有一個更好的選擇在等他。
畢業後,俞敏洪在北大教英語,被處罰。最後在不斷突破中,他創立了新東方。
俞敏洪很喜歡老子這句話:“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得到不代表幸運,失去不意味著災難。
福氣中孕育災禍,災禍中會誕生好運。
作家亦舒說:“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忌忿忿不平。”
生活處於變化中,不要被當下的得失迷住了雙眼。
人到中年,不如看淡一切,隨緣而至。
看淡苦難,自在人生
青山七惠說:
“我既不悲觀,也不樂觀,只是每天早上睜開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個人努力過下去。”
如果苦難不可避免,那就在苦難中開出一朵花來。
作家沈從文離開湖南農村,來到大城市北京,一心想去燕京大學讀書。
然而他家裡很窮,租房子的錢都沒有,窩在一間由雜物間而改成的小屋裡。
小屋裡只有一張床,潮溼,生滿黴斑,沈從文稱它為“窄而黴小齋”。
找工作被拒,投稿被退,沈從文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即使如此,他還是堅持寫作。最終被郁達夫、徐志摩所欣賞,獲得《晨報副刊》稿費,成為了職業作家。
沈從文在自傳中說:“當你看淡得失,就會發現,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賜。”
命運很神奇,它會給你苦難,也會給你驚喜。
你內心有萬般無奈、委屈,只能自己嚥下去,最終認清生活的真相。
作者嚴歌苓說:“聰明是最靠不住的東西,一個人最優越的素質是:頑強、堅韌。”
任何時候,能把你從深淵中拉出來的,只有你自己。
心寬一寸,路寬一丈。
看淡世事滄桑,內心安然無恙。
豐子愷曾經寫道: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
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
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三千煩惱,不如淡然一笑。
餘生,看淡一切,做最好的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