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是指沙質荒漠,大約覆蓋了地球陸地表面的1/3。沙漠在自然景觀上表現為連綿的沙丘,大的沙漠又稱“沙海”,形象地表達了沙漠是由浩瀚的沙子組成。沙漠中那麼多的沙子是從哪兒來的呢?
這一問題至少有四種解釋。其一,地球上的很多沙漠處在高大山脈的背後或者由山脈環繞的盆地之中。如中國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和位於準噶爾盆地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這些沙漠沙子的來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與附近或周圍的高山密切相關。這些高大山脈的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晝夜溫差大,受“熱脹冷縮”的影響,山上的岩石極易破碎,產生巨量的岩石碎屑。如果海拔更高,也就是說巖體進入了冰凍圈,那麼,由於冰川研磨作用的加入,岩石風化後的碎屑物質就產生得更多了。這些碎屑物質最終會被冰川融水或洪水、河流帶出山脈,從而在山前形成大型的、扇狀分佈的岩石碎屑。如果該山脈的山前地帶恰好是乾旱、多風的自然環境,這些粗細混雜的碎屑物質會在長期的風力吹蝕下被分選。較粗的礫石不易被風吹動,滯留在地表形成了戈壁,而能夠被風吹得滾動起來的沙子則聚整合沙丘,越來越多的沙丘則匯聚成沙漠。所以,對上述沙漠而言,來自附近高山的岩石風化破碎,是產生海量沙子的主要原因。
其二,有些沙漠周圍並無高山,但一樣可以形成沙漠,例如中國內蒙古境內的科爾沁沙地。這些地區的沙子來源與地質時期的河流作用密切相關。如果一個地區處在地質時期形成的大型沖積平原上,而氣候又恰好處在乾旱區的話,那麼在長期的風力作用下,組成沖積平原的物質也會發生分選,使越來越多的沙子匯聚地表,形成沙漠。
其三,有些沙漠既不處在高大山脈的背後,也不處在地質時期的大型沖積平原上,那麼上述沙漠的沙子又是從何而來?地質時期本身就存在一些主要由沙子組成的岩石,比如砂岩。砂岩物理風化後極易產生細粒的沙子。中國的鄂爾多斯高原,就存在大範圍的白堊紀的砂丘巖。有一種觀點認為,鄂爾多斯高原的毛烏素沙漠的沙子是由更早的白堊紀砂丘巖風化而來。其次,地球表面的花崗岩也很容易風化產生沙子。如果一個地區的地表主要由砂岩等組成,加之地表為乾旱環境的話,那麼,在長期的岩石物理風化下,上述岩石逐漸破碎,產生大量的沙子,也可以形成沙漠。
其四,地球上在北迴歸線和南迴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也分佈有沙漠,形成沿海沙漠,如南美洲的阿塔卡馬沙漠以及非洲的奈米比沙漠。它們的形成受陸地、洋流和天氣系統的共同影響。當地氣候極為乾旱,沿海沙漠的沙子來源與海浪對基岩海岸的長期沖刷以及當地基岩的物理風化有關。
總之,不管地處何地、何時形成的沙漠,歸根結底,沙子的最終來源與地球上岩石的破碎產生的碎屑物質有關。
萬州區科協 姚世衡整理
【來源:三峽都市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