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又名新安江水庫,是國內有名的深水人工湖,也是長三角地區最大的戰略水源地。1959年,新安江水庫正式下閘蓄水,當水位達到108米時,庫區面積為583平方公里,相應庫容為178億m³。湖面島嶼眾多,面積在3畝以上的島嶼就有1078個,這也是千島湖名稱的由來。
關於千島湖在1998~1999年連續兩年爆發藍藻“水華”一事,大家可能都已有所耳聞。但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千島湖自建成以來就是一座重點“魚庫”,漁場在成庫當年就投放了大量的鰱鱅魚種。時至今日,湖區的鰱鱅放養已有60年曆史,良好的水文條件、充沛的餌料使得鮮魚產量逐年增長,如今年產超過250萬公斤。
千島湖憑什麼成為“魚庫”?
千島湖是錢塘江流域的重要水源點,魚類結構、生態環境無一不根植於錢塘江。在認識千島湖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錢塘江。
錢塘江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江,也被稱為浙江、羅剎江、之江。錢塘江發源於安徽省休寧縣西南部的懷玉山,全長588公里,流域面積5.56萬平方公里。自幹流相繼建成新安江和富春江兩大水利樞紐後,錢塘江就自然被劃分成了上、中、下三個階段,分別對應新安江、富春江以及錢塘江河口段。
新安江水庫儲藏的水量佔錢塘江流域總量的30%左右,巨大而優良的水資源是一筆極為可觀的財富,發展漁業的優勢可謂是得天獨厚。千島湖之所以能成為全國著名的“魚庫”,與這裡的自然條件有很大關係。
首先是魚多。根據1984年的漁業調查,千島湖共有83種不同的魚類,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鰱魚和鱅魚以外,水庫中還有鱖魚、鱤魚、鮊魚、銀飄、密鯝等多種經濟魚類,品種豐富。
當然,鰱鱅始終是重點的發展物件。早在1981~1991年,當地漁場投放的鰱鱅魚種就達到了616萬公斤,平均每年投放56萬公斤。大致換算下來,平均每畝水面放養0.85公斤(10尾左右)。在人為管理下,湖區70%以上的產量都是由鰱鱅貢獻,單一化趨勢明顯。
其次是餌料足。作為典型的山谷型水庫,千島湖平均水深30米,最深處有100多米,水量充沛,餌料豐富。透過對生物量進行監測,有專家認為:千島湖平均每畝水面可生產1000~1500公斤的浮游植物,按照30%的利用率、40的餌料係數來估算,那麼每畝水面能生產7.5~12公斤的有機鰱鱅!
最後就是環境複雜,產卵場眾多。庫區水面廣闊,小島和沙洲數不勝數,為魚類的生存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棲息環境。自1959年蓄水以來,湖水和山體之間的淹沒線達到了1400多公里,由於季節變化,水位會出現9米的落差,水草型別多,為魚類的繁殖提供了絕佳的產卵場。另外,漁場保有的親魚培育池每年也能貢獻可觀的苗種量,甚至成為了增殖的主流渠道。
千島湖的“兩大難”
毋庸置疑,千島湖的有機鰱鱅為淳安縣帶來了鉅額財富,也拉動了旅遊業的發展,但同樣也帶來了兩大難題:第一是捕撈,第二是如何確定放流比例。
有人可能會問了,湖裡的魚那麼多,捕撈還不簡單嗎?這裡要澄清一下,捕魚看似容易,其實不然!尤其是在上世紀60至90年代,千島湖的捕魚體系還在摸索當中,複雜的地理和地貌環境給捕魚作業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上個世紀,千島湖捕撈隊共有107人,設有正隊長1人,副隊長2人,生產班組5個。其中,一班是張網、攔網班,共有29人;2~5班為刺網班,各班定員14人;另有運輸班11人,後勤8人。值得一提的是,刺網分為單層刺網和三層刺網兩種,配有船隻12艘,是當時數量最多的捕撈網具。
曾參與過捕魚的一位老漁民透露,庫區採用的是聯合捕魚法,先利用刺網和攔網對魚群進行包圍、截堵,期間伴有船隻進行驅趕,將魚群趕到放置好的張網中。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失誤,都會影響到後續的捕撈,甚至可能導致捕撈失敗。憑藉魚群偵查和緊密合作,捕魚隊在20年間共捕獲了3500萬公斤鮮魚,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成績!
經過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新時代的捕魚隊已經摸索出一套非常純熟的捕魚流程,大大提高了回捕率。捕魚的問題解決了,但一個更加嚴峻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從過去到現在,千島湖放流鰱鱅的力度越來越大,但是比例和數量該如何把控一直是個問題。
資料顯示,千島湖放流的大規格魚種在100克左右,每年投放重量多達60萬公斤,其中鰱魚佔50%,鱅魚佔48%,草魚和青魚僅佔2%。人工放流鰱鱅向來被認為是“生態文章”,還一度幫忙解決了90年代末的藍藻“水華”危機,但進入新時代以來,鰱鱅的放流比例是不是也應該“與時俱進”呢?
要知道,千島湖自2006年以來就進入了中度富營養化的行列,湖區束絲藻、曲殼藻等異常增殖的現象時有發生。在1998年,全湖浮游植物的密度只有108萬細胞單位/升,但到了2010年,這一數值就提高到了1152萬細胞單位/升,十幾年間增加了10倍多!
如果不對鰱鱅的放流比例進行調整,不在源頭上控制氮磷的排放,湖區的藻類就有可能進一步增多,甚至產生新的危機。這並非聳人聽聞。大家都知道,鰱魚主要以浮游植物為食,鱅魚主要以浮游動物為食,而“水華”現象的罪魁禍首正是藍藻等有害的浮游植物。因此,可以考慮適當增加鰱魚的放養比例,比如提高到60%或70%,並將鱅魚的比例縮減到30%~40%。
至於二者的比例究竟該定為多少,每年放流的規格和數量又該如何確定,這都應該經過科學評估,對湖區的水質情況、現有生物量進行考察後再做決定。總之,為控制住水庫中的浮游植物、防止“水華”現象再度發生,升級版的放流方案亟待研究。
“保水魚”保住了什麼?
千島湖有機魚的發展模式被稱為“保水漁業”,是全國大水面漁業的發展典範。湖裡的鰱魚、鱅魚也因為濾食浮游生物、改善水質而成為了“保水魚”、“淨水魚”。據消費者反映,千島湖的有機魚肉質緊實、味道鮮美,絲毫嘗不出土腥味,堪稱“魚中上品”。大眾市場對千島湖有機魚的認可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一般而言,鰱魚和鱅魚每增重1公斤,大約要消耗40公斤的浮游藻類,是國內公認的“除藻能手”,淨水效果有目共睹。武漢東湖、雲南滇池以及江蘇太湖,其調水的主力軍全是鰱鱅!可以說,國內至今還找不到第三條能完全取代鰱鱅的魚類。
國內的老一輩的水產專家謝平還曾專門寫過相關的著作:《鰱、鱅與藻類水華控制》,此書獲得了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專案的資助,還被列入了當代傑出青年科學文庫,是經典中的經典!此類著作為“保水漁業”打下了理論根基,應用非常廣泛,值得大力推廣。
如果要問“保水魚”到底保住了什麼?答案當然是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但正如前文所言,這裡的“效益”還有進一步最佳化的空間。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推進,千島湖的鰱鱅放養肯定能實現最佳化升級,成功控制住有害藻類,徹底打斷“水華”的抬頭勢頭!
對於千島湖的“保水魚”,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