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云:“是非曲直苦難辯,自有日月道分明。”古往今來,資訊不對等情況導致誤會時有發生,面對誤會情況,若有合理證據作為支援,誤會便能順利化解。
中國歷史博大精深,雖在古代社會發展的程序中,國家整體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但我國古代人民卻以獨特智慧,創造無數珍貴文物。現代考古活動的推進使許多珍貴的文物得以留存下來,並向世人展現古代歷史的真實風貌。
上世紀70年代末期,我國河南地區曾發掘出一座來自2000年前的古墓,而古墓內的一件特殊國寶級文物,更是能夠為中國正名。當這一寶物重現於世後,相關專家均激動到不能自已。這一國寶級文物究竟有著怎樣的背景?對於我國古代歷史的研究而言,它的出土又有著何種意義呢?
1977年的夏天,乾旱情況的出現導致河南丹江水庫水位不斷下降,當水庫下方意外出現一座古墓後,大量的青銅器及玉器暴露在丹江的兩岸,引發當地文物部門的重點關注。在接到群眾報告後,有關專家立刻趕到現場,將散落在外的文物進行全面收集。經過一番考察,考古專家發現此處有著非常密集的墓葬,由於當地正值雨季,發掘工作無法順利推進,關於此地墓葬群的保護性發掘工作只能暫時中止。
1978年,有關文物部門來到丹江水庫附近,對這片墓葬群進行新一輪的發掘。此次考古工作中,共發掘出了二十四座春秋時期的楚墓以及部分漢墓,其中所出土的文物更是價值不菲。在眾多的精美文物中,春秋雲紋銅禁的出現,更是引發無數人的關注。
春秋雲紋銅禁,器身長103釐米、寬46釐米,整體呈現長方形。透過相關史料的研究可知,春秋雲紋銅禁與現代社會中的茶几有著相似的功能,而其精緻的做工更體現著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春秋雲紋銅禁上,攀附著十餘條龍形怪獸,整件雲紋銅禁的霸氣程度可見一斑,其神秘而又鮮明的藝術效果,更將春秋時期的文化風貌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有關專家查閱到春秋雲紋銅禁的建造背景及建造方式後,皆感到激動無比。據史料記載,春秋雲紋銅禁採用失蠟法鑄造而成,在過去的歷史研究中認為,失蠟法最早出現於唐朝初年時期,部分外國學者卻堅持認為,中國地區所使用的失蠟法來自於印度等國。
面對著如此質疑,我國專家雖心有不甘,卻並無真實依據作為反駁。多年曆史研究的程序中,有關專家一直試圖找尋失蠟法緣起於中國的真實證據,在春秋雲紋銅禁正式出土前,專家們的努力始終未得以應有回報。其他國家對中國長時間的誤解令考古專家壓力倍增,春秋雲紋銅禁正式出土前,專家們的努力始終未得以應有回報。其他國家對中國長時間的誤解令考古專家壓力倍增,春秋雲紋銅禁的出現卻證明我國專家從未做出錯誤判斷。
春秋雲紋銅禁的出現,向世界證明了失蠟法的確起源於中國社會,世界歷史發展程序中,中國人民的智慧再度得到肯定。早在2500年前的古代中國,失蠟法便已然出現。相比於印度等國的歷史資料記載,我國失蠟法在時間上佔據著一定的主導地位。
作為中國最早發現的失蠟法鑄件,春秋雲紋銅禁制作過程中利用了蠟的可溶性,以獨特技藝成功鑄造出結構複雜,且不易分離的物件。從春秋雲紋銅禁的製作複雜程度來看,2500年前的中國社會中,失蠟法便已趨於成熟階段,相比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中國匠人對失蠟法的掌控能力有著顯著優勢。
在2018年時,春秋雲紋銅禁被送往北京故宮,參與國家寶藏文物展的展出活動。當國人親眼見過春秋雲紋銅禁後,皆為其精美之處讚歎不已。
結語
春秋雲紋銅禁出土後,中國2500年前的失蠟法技術得以認證。相比於世界範圍內的其他國家,中國文化的優越性不言而喻。現代社會發展的程序中,雖中國曾因戰爭等原因的影響落後於西方世界,但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卻成功走上覆興之路,並實現文化及其他領域內的蓬勃發展。
之所以春秋雲紋銅禁這件國寶級文物被列為禁止出境的物品,也是因其有著較高歷史價值。時至今日,我國有關專家仍未能成功復刻失蠟法的製造工藝,可見,古人的智慧完全能夠凌駕於社會生產力水平之上,為中國文化發展創造別樣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