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電視臺近期推出了六集文獻紀錄片《白山黑水鑄英魂》。該片由知名電視人陳宏擔任總編導、作家薩蘇擔任總撰稿,講述了東北抗聯主要領導人的英雄故事。該片也是首次以紀傳體影像史的方式,準確、全面地展現了羅登賢、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六位東北抗聯領導人的英雄事蹟,在內容選擇和表現角度上取得突破,填補了東北抗聯歷史影像的部分空白。
作為以紀傳體影像史方式創作的東北抗聯題材紀錄片,該片在挖掘、收集、考證人物歷史資料方面做到了豐富多元。影像、檔案、手稿、報紙及口述,不僅還原了諸多歷史現場,也讓抗聯領袖的人格顯得生動可感。為了保證歷史細節的準確,影片在指令碼階段就對每位英雄生平經歷進行了細緻地核實。羅登賢是否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張甲洲紅軍第三十六軍軍長的頭銜是否表述準確……這一系列史學問題不僅是對個人歷史的考證,也反映了歷史文獻紀錄片主創對黨史、軍史的責任和擔當。
此外,在歷史資料和文獻的呈現上,影片做了不少場景化設計,使資料內容和背景環境融為一體,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資料堆疊和前後的畫面產生跳躍感、畫面剪接不流暢的情況,保持了整體視覺風格上的協調統一。
第二集《張甲洲》採用懸念引領式開頭,最終透過深入探訪,挖掘出了這位革命家傳奇的求學歷程。後來被黨組織調回東北抗聯,張甲洲在離別時對妻子說,祖國一定會解放,那時我們再家庭團聚。確實聽到我犧牲了,是你的光榮,也是你的苦難。你還年輕,就另找可心人。本集至此,觀眾眼中的張甲洲已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組織武裝進行抗日的將領,他還是一位清華和北大的“雙料學霸”和一位深愛妻子的丈夫。英雄人物的悲歡離合、英雄事蹟背後的傳奇人生,讓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傳神。
影片注重建構當下與歷史的對話關係,讓當代人參與動態見證、尋找、挖掘、傳承歷史。在第四集中,主創回到了以趙尚志將軍命名的尚志市,並跟隨當地黨史專家的腳步,回訪了珠河東北反日遊擊隊遺址。微微晃動的鏡頭畫面中,當地人和主創共同來到了遺址所在地。在紀念碑前,大家回憶起當年趙尚志和十三位戰士寫下的誓詞——“誓死武裝東北三千萬同胞,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奮鬥到底”。此時音樂和鏡頭一同升起,觀眾得以俯瞰這塊英雄的土地。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一股強烈的愛國情感將觀眾與英雄、當下與歷史連線了起來。
該片紀傳體的創作方式也為故事化帶來了難題。人物紀錄片敘事容易流於時間推動、事件羅列。雖然人物是真實的人物,事件也是真實的事件,但人物和事件之間總是缺乏時空與情感的聯絡,讓觀眾看起來覺得疲倦乏力。如何賦予事件關聯性、賦予人物戲劇性?如何讓事件成為故事,讓人物成為本集歷史敘事中的主角?或許要像這部作品一樣,透過設定懸念、構建戲劇衝突的方式來最佳化紀錄片的敘事表達。此外,因為文獻紀錄片主要描述的是“過去時”,易存在畫面不夠豐富的問題。該片加入二、三維動畫,並適度採用了情景再現的手法,提升畫面衝擊力和節奏感,增強故事敘述的形象性、可看性,但總體上保持了一種嚴謹和剋制的態度,部分以寫意性鏡頭處理,情景再現在拍攝上總體堅持了“不露人臉、不要臺詞”的創作原則,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該片的歷史真實性。
在紀錄片邊界愈發被開拓的當下,“紀實”很難再成為文獻紀錄片單調枯燥的理由。觀眾對文獻紀錄片的專注點,也不再僅限於成堆的歷史文獻,而是更多關注歷史、故事、人物與當下的關聯。作者需要巧妙平衡影片的欣賞價值和文獻價值,讓觀眾找回觀看紀錄片的興趣,以此釋放紀錄片認知、教育、審美的多元功能。
(作者:韓飛,系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講師;李英傑,系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