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魚亭
在十六、十七世紀,東亞有一支王牌勁旅,他們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不論是對付倭寇、蒙古人,還是日本正規軍,幾乎無一敗績,他們的名字就叫戚家軍。
很多朋友認為,戚家軍最後的絕唱是在渾河血戰,而事實上,在萬曆二十三年,這支部隊已經名存實亡,而下此毒手的,正是大明的朝廷。
朝鮮戰場,戚家軍力拔頭籌
戚繼光死後,戚家軍分成了三營,總數大概3000多人,其指揮官分別為王必迪、駱尚志、吳惟忠。1592年,朝鮮戰爭爆發,戚家軍奉命出兵援朝,援朝戰爭總指揮官是提督李如松。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在圍攻平壤的戰役中,戚家軍立下頭功。是時,李如松一聲令下,明軍開始瘋狂攻城,日軍火力猛烈,明軍卻也死戰不退。吳惟忠指揮部隊猛攻牡丹峰,在激烈的戰場上,吳惟忠本人被鉛彈擊中,即便如此,他仍然帶傷督戰,直至拿下牡丹峰。
副總兵駱尚志同樣進展神速,他一手盾牌,一手持戟,率軍爬梯攻城,即使被炮石擊中,駱尚志也硬是攻上了城頭,接著部隊接連上城,拔下日軍旗幟,插上了明軍大旗。
雖說李如鬆手下的遼寧鐵騎戰力也很強,但總體來講,仍不如戚家軍,這場戰役,戚家軍率先登上城牆,立下頭功,朝鮮人稱之為“南兵不顧生死,一向直前,吳惟忠之功最高。
可見,縱使戚繼光已經去世,戚家軍的戰力也並沒有損失,那麼為何戚家軍在朝鮮戰場如此拼命?戚繼光、張居正已死,戚家軍在朝廷沒了靠山,他們只能依靠自己,想在軍中立足,就要多立功,證明他們的價值。
可是,李如松對此,卻不以為然。
李如松要對此負責
李如松的嫡系部隊,就是遼東鐵騎,如果遼東軍立下頭功,給予多高的賞賜,旁人都沒有話術,可是李如松偏袒北兵,把首功記在了楊元、李如柏身上,這讓戚家軍怨恨頗深。
史料記載“當初南兵先登有功,而李提督不為錄功,是以南兵多怨對者。”
事實上,作為萬曆年間的兩個王牌軍,雙方的矛盾也是由來已久,李如松對戚家軍本就不太服氣,而之後的碧蹄館之役,還讓遼東軍大丟顏面,甚至李如松本人都差點成了日軍的俘虜。
於是,李如松不僅沒有給戚家軍應有的賞賜,連功勞也是一齊抹去。很明顯,戚家軍立下頭功,為何不給賞賜,不記功勞,李如松的不公待遇,給薊州之變埋下了伏筆
為此,王必迪親自找到李如松理論,並當面斥責李如松的偏袒和不公,當時,王必迪官職只是個遊擊將軍,下級指責上級,讓李如松極為被動,但礙於道義,李如松最終還是給了戚家軍部分賞賜,此事算是不了了之,但南北王牌軍的矛盾已經公開化。
眾所周知,萬曆對李如松極為看重,所以才在寧夏之役、朝鮮戰爭中,讓李如松做了前線最高指揮官,一方面,因為李如松的立場,導致朝廷對戚家軍有所不滿,另一方面,由於李如松挑起的衝突,也讓戚家軍成了眾矢之的。
43兩,導致3300名戚家軍慘死當場
在平壤大捷、碧蹄館之戰後,大明和日本達成和議,暫時休戰,戚家軍也撤回了駐地。戚家軍原本的年俸祿是18兩,而為了鼓舞士氣,經略宋應昌曾承諾,勝利之後給軍兵增加俸祿,一年是43兩。
朝廷的承諾按說要算數吧,可是隨著時間流逝,軍餉拖著一直沒有發,這讓戚家軍極為不滿,於是大家找到總兵王保,討要他們的薪水。
戚家軍為了國家浴血奮戰,討要軍餉是理所應當的,不論在和平歲月,還是戰爭亂世,要想招兵,就必須付出相應的軍餉,要不憑什麼讓軍兵為你賣命,畢竟當兵的也是人,也要吃飯,也要養家餬口,戚家軍討薪的做法並不為過。
之所以戚家軍戰力強悍,除了嚴格的訓練,最重要的就是高額的獎金,戚繼光帶兵作戰時,就曾給予極高的獎勵,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加之賞罰分明,戚家軍才有如此戰力。
此時的戚家軍並非當年可比,想必戚家軍的將士們也明白,但他們索要的並非高額的獎賞,而是他們應得的俸祿,這件事就成了戚家軍被殺導火索。戚家軍討要薪水的行為,在朝廷這裡卻變成了“鼓譟,挾增月餉”。
史料記載“平壤南兵撤回時,以王賞不給鼓譟於石門寨。總兵王保與南兵有小忿,遂以激變聳惑軍門,千三百名保盡誘殺之。”
總而言之,朝廷將戚家軍視為不安定因素,從而演變成一場大屠殺。
史料記載“建昌營調南兵三千留養,以備倭之緩急。而十月間,以離家日久,錢糧不給,含忿謀作亂。事覺,殺三千三百餘口。”
萬曆二十三年十月的一天,總兵王保命戚家軍到教軍場集合,在將士們心中,可能認為這次要給他們發工資了,於是3000多人全部整齊列隊。
可是,等待他們的不是工資,而是無數的火槍,和鋒利的馬刀,王保一聲令下,明軍開始對沒有武器的戚家軍展開血腥屠殺。因為此時不是戰時,戚家軍沒有攜帶武器,而且殺他們的不是敵人,而是自己人。
殺戮一番後,王保竟然開始點名,點到一個殺一個,點到一個再殺一個,其殘忍程度令人髮指,最終3300人,慘死在教軍場,戚家軍就此被除名。
此次事件,是在明廷的默許下進行的,事後,戚家軍沒有得到平反,而給他們頭上扣上了謀反的帽子!
如果戚家軍真的要謀反,那些普通士兵是他們的對手嗎?如果戚家軍真的要謀反,難道不會攜帶武器嗎?顯而易見,這都只是明廷的遮羞布罷了,萬曆皇帝的不作為、朝廷的諱莫如深、北軍對其的嫉妒,就是此次事件的兇手。
朝鮮戰爭尚未結束,明廷卻下此毒手,自斷臂膀,著實令人怒髮衝冠,由此可見,大明不亡真可謂天理難容!
參考資料:《兩朝平攘錄》、《朝鮮宣祖實錄》、《明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