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經將進入新解放的北平城比喻為進京趕考,如何搞好國家建設是我黨面臨的嚴峻考驗,在戰場上能取得勝利卻並不意味著建設也能搞得好。很多領導幹部都是在實踐中一點一點摸索經驗,葛士英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01
葛士英是河北人,1920年出生,當時正是軍閥橫行的年代,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葛士英,從小就感受到官僚、地主等勢力對普通民眾的層層壓迫,也就立志要為窮苦百姓改變現狀,讓百姓過上好生活。
在求學期間,他開始接觸到進步思想,葛士英漸漸明白了造成百姓生活困苦的根源,也就下定決心參加革命,爭取國家解放和民族的獨立。
1937年,年輕的葛士英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他的工作熱情很高,人又勤快好學,不久就從當地的宣傳部門負責人升為縣委書記。
抗戰時期,葛士英雖然沒有上到前線與日寇真刀真槍地拼命,但他對抗戰的貢獻卻是毋庸置疑的,正是因為他們這些後方人員的努力,才有效地保證了人民軍隊對敵作戰時的物資供應。
他們積極地在群眾中宣傳我黨的方針目標,在這種愛國思想的感召下,才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加入到抗戰隊伍中。葛士英這些後方人員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02
1945年,抗戰結束後,葛士英先是被組織上安排到晉察冀工作,後來又調任到華野四縱任職,根據多年積累的經驗,他做起物資調運和人員募集方面的工作很得心應手。
華野的後勤工作在他的帶動下,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後勤做得好,軍隊打起仗來才無後顧之憂。
新中國成立後,葛士英因為在統籌方面出色的表現被調任到甘肅省工作。他從縣長做起,一步步晉升,一直做到了省計劃委員會副主任。
不管面對的工作內容是什麼,葛士英始終用兢兢業業的態度去面對。在甘肅工作的那些年,他做出了許多創舉,他將該地區的農業發展作為工作重點,農業發展得好,人民有糧,社會才會穩定。葛士英從農業經濟為切入點,對甘肅地區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特殊時期時,葛士英也受到了衝擊,但他始終堅定信念,相信黨和國家,到1973年時,他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到甘肅省任職。
當時的甘肅省經濟相對不發達,群眾生活比較困難,葛士英認為自己既然擔任一省領導,就要為本省的人民生活負責。
他將自己的全部熱情都投入到工作中。受特殊時期影響,甘肅的經濟發展幾乎處於停滯狀態,他上任後首先下到基層去了解實際情況,之後他相信自己當初的判斷是正確的,根據本省情況,還是要從農業經濟發展入手改善群眾生活。
03
改革開放之後,葛士英振興甘肅經濟的想法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他將帶領甘肅人民脫貧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下基層搞調研成了葛士英的家常便飯。
他常跟工作人員說,不下到基層去,不瞭解情況,如何保證制定的政策不是空中樓閣是行之有效的呢?
他的辛苦沒有白費,經過多次調研,他針對甘肅省的情況,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扶貧方案。他為扶貧幹部安排了給每戶分一畝農田和一畝果園,爭取每戶轉年能出售一頭牲畜的目標。
這樣簡單明瞭方便理解的目標,執行起來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在當地扶貧幹部和群眾的努力下,甘肅落後地區的經濟得到了顯著改善。2004年,葛士英獲得了十大扶貧狀元的稱號。
從1997年起,葛士英離開了工作崗位頤養天年,但他的心始終惦記著國家建設,直到去世前還積極地參與到各種扶貧活動中去,這就是一名共產黨員對於國家和人民最樸素的情感。
2007年,87歲的葛士英離開了我們,可甘肅人民至今仍記著他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