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丁剛看世界微信公眾號
影片《長津湖》上映,志願軍將士的英雄氣概感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我想很多人都會問:他們拼了命地與一個看上去遠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搏殺,究竟是為了什麼?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看過的美國人拍攝的紀錄片《長津湖戰役》,這幾天有不少網民將此片的連結放到了網上。
那部紀錄片一開始就講,1950年11月,上萬美軍被困在長津湖附近的山區,隨後發生的戰鬥成為美國曆史上最重要的戰役之一。話外音還特別強調,這場戰役對冷戰及其之後的美國外交政策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一位經歷過此次戰役的美軍老兵說,這是美國軍隊經歷過的最嚴酷的冬季戰場,“你不僅在身體上被凍僵了,情緒也被凍僵了。你不知道還有多少力氣,但又想活下去。”
對比美國軍隊,防寒和戰鬥裝備極差的中國軍隊則經歷了更為極端的嚴酷。不同的是,中國士兵沒有在情緒上被凍僵,他們不僅要活下去,而且決心戰勝對手。
這是新中國的選擇,也是由這個東方文明國家的歷史、傳統與文化,以及近百年來的遭遇所決定的。
現在大家在網上談論抗美援朝,總有人會根據部分歷史資料談一些假設,似乎中國當時還可以有別的選擇。如果我們把這些假設放到當時的場景中去觀察、分析,就會發現,其實中國沒有別的選擇。新中國決不可能任由某個帝國威脅或支配自己的安全。
美國也一樣。
在朝鮮戰爭的問題上,美國也沒有別的選擇。
一直到今天,維持美國在二戰後主導建立的安全架構,並堅守霸主地位,仍然是這個國家戰略追求的最主要目標。即使東亞並不是美國鄰近的區域。
正是中美兩個大國的不同追求成了導致美國遏制中國的一個原因。
不過,透過長津湖戰役,美國人改變了對朝鮮戰爭結局過於樂觀的預判,同時也開始重新認識新中國,認識中國軍隊和中國人民。
朝鮮戰爭之後,雙方形成了一種將對方設定為對立面的政策,整個東亞的安全機制也一直是冷戰模式。
即使是在中美關係處於穩定發展的時期,這種以冷戰格局來框定的立場也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不同的只是,美國有時會更多地期望透過“接觸”促使中國發生他們所希望的變化。中國周邊的安全格局仍然被限定在冷戰的框架之中。
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同盟體系雖然有所調整,但基本關係沒有變,目標也沒有變。軍事結盟本身就意味著有一個敵對的目標。
在特朗普政府重拾全面遏制中國的政策之後,中美雙方都有不少精英人士警告:一場新的冷戰開始了。
其實,自從朝鮮戰爭發生,東亞就沒有走出過冷戰。只是冷戰的元素有時會更活躍,有時會更沉靜一些而已。
當西方專家們把冷戰結束的日期鎖定在蘇聯解體的1991年,並且急著去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畫上一個句號的時候,他們忘記了朝鮮半島和中國的統一都未完成。
當華盛頓的戰略重心轉向中國,它呼朋喚友,加大軍事投入,中國周邊又成了不穩定的區域,一場選邊站的拉鋸戰也開始了。
周邊態勢的變化提醒我們,在長津湖戰役、朝鮮戰爭中浴血奮戰的志願軍將士追求的國家安全目標,還沒有實現。
中國並沒有想要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霸主,那不過是華盛頓一些人故意製造的話題而已。中國只是不能容忍其他區域的國家按照他們的利益來操縱中國周邊的安全。
試想一下,一個像中國這樣的大國,怎麼可能將國家統一、穩定發展的任務交給別的國家呢?
因此,21世紀中國在東亞的角色建構,在相當大程度上也將取決於能否建立新的安全格局,替代現在由美國人主導的冷戰體制,實現永久和平。這是中國這個大國的歷史命運所決定的。
當然,替代不是將美國踢出亞太,而是不能再由美國來設計主導和操縱。
穩定、和平地實現對東亞安全秩序的權力轉移,也就成為美國正確認識中國,接受中國崛起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