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國公尉遲敬德,排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七。可以說尉遲敬德是除了宗室將領李孝恭之外,排名最高的武將了。可是按照戰績,他比不過“軍神”李靖,按照資歷又比不過秦叔寶,程咬金等人,何以排名凌煙閣二十功臣第七呢?尤其是在貞觀初期,要說武將地位尉遲敬德排第一,也是毫不過分的。
為什麼尉遲敬德的地位會如此之高,那就要具體看一看尉遲敬德的一生和他所立下的功勞了。
“出身官官世家,並非打鐵出身”
尉遲敬德本名尉遲融,字敬德,山西朔州人。《新唐書》則記載為尉遲恭。關於尉遲敬德的出身,自古以來就有傳說,他本出身貧寒,靠打鐵為生,可不管是《新唐書》還是《舊唐書》都未曾記載過,尉遲敬德是打鐵的出身,這一點,可能是被民間賦予了傳奇色彩。一個打鐵出身的“窮小子”,最後成為大唐的“開國大將”,這一點更是民間所喜聞樂見的故事。
關於尉遲恭打鐵的出身,也不是無風起浪。《太平廣記》就曾記載過一段小故事,透漏出尉遲恭打鐵出身。
書中記載,山西有一個窮書生居住的地方靠近一座官庫。有一天這個書生偷偷的鑽進了官庫之中,見到許多金銀財寶,一直是窮困潦倒的書生就想偷偷拿走一些。就在這時,一個身穿金甲的神將告訴書生:“這些財寶都是尉遲敬德的,你拿他的文書過來,才能給你錢”。於是書生開始尋找尉遲敬德。結果有一天發現一個蓬頭垢面在打鐵的人,叫尉遲敬德。書生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尉遲敬德。尉遲敬德覺得書生肯定是個傻子,沒有理會他,但拗不過書生的懇求,就寫了文書給書生。
後來尉遲敬德發達以後,唐太宗李世民把家鄉的官庫賞賜給了他。他在清點數量的時候,發現少了五百貫。就在尉遲敬德吩咐手下查詢的時候,房樑上飄下來一直文書,正是當年書生讓他所寫的借錢文書。
隋末,有書生居太原,苦於家貧,以教授為業。所居抵官庫,因穴而入,其內有錢數萬貫,遂欲攜挈。有金甲人持戈曰:“汝要錢,可索取尉遲公帖來,此是尉遲敬德錢也。”書生訪求不見,至鐵冶處,有煅鐵尉遲敬德者,方袒露蓬首。鍛鍊之次,書生伺其歇,乃前拜之。——《太平廣記》
《太平廣記》的記載太過離奇,關於出身,尉遲敬德的墓誌銘記載倒是更為可靠。據《大唐故司徒幷州都督上柱國鄂國忠武公尉遲府君墓誌之銘》記載:尉遲敬德,本名尉遲融,字敬德,鮮卑族。
尉遲敬德的曾祖父,名叫尉遲本真,官拜後魏冠軍將軍。尉遲敬德的祖父,名叫尉遲孟都,此君官拜北齊濟州刺史。尉遲敬德的父親,名叫尉遲咖,官拜大隋儀同。在唐朝之時,又被追封為幽州都督、幽州刺史,常寧安公。
“曾祖本真,後魏西中郎將、冠軍將軍,贈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祖父孟都,齊左兵郎將,賙濟州刺史……父伽,隨儀同,皇朝贈汾陽刺史,幽州都督、幽州刺史,常寧安公。”——《大唐故司徒幷州都督上柱國鄂國忠武公尉遲府君墓誌之銘》
“投靠李唐,單騎救主”
尉遲敬德後來的發達絕不是因為出身官宦世家,而是靠自己本身打出來的。
隋末大亂之時,尉遲敬德投靠劉武周部將宋金剛。在與李世民的戰鬥中,勇猛善戰,以武勇著稱。曾大破永安王李孝基,擒唐將獨孤懷恩、唐儉等人。
大業末,從軍於高陽,討捕群賊,以武勇稱,累授朝 散大夫。劉武周起,以為偏將,與宋金剛南侵,陷晉、澮二州。敬德深入,至夏縣, 應接呂崇茂,襲破永安王孝基,執獨孤懷恩、唐儉等。——《舊唐書》
武德三年,李世民大敗宋金剛,宋金剛逃遁匈奴,尉遲敬德收攏宋金剛殘部,退守介休城。李世民命李道宗,宇文士及勸降尉遲恭。尉遲敬德舉城投降,李世民得到尉遲敬德這一員猛將,非常高興,大擺宴席,命尉遲敬德為手下統領軍隊,共同討伐王世充。
太宗大悅, 賜以曲宴,引為右一府統軍,從擊王世充於東都。——《舊唐書》
李世民高興的還為時過早,尉遲敬德真正讓他高興的事,還遠遠不止這些。
李世民出兵討伐王世充之時,河北竇建得受王世充所請,前來增援。竇建德與王世充的人馬加在一起,實力遠超唐軍。唐軍之中,不少將領害怕,紛紛逃走。眾將懷疑尉遲敬德也會反叛,把他囚禁軍中。反而李世民信任尉遲敬德。把尉遲敬德招入帳中,賜予金銀財寶,並告訴尉遲敬德:“大丈夫以意氣相投,怎麼能輕信讒言,陷害忠良呢,現在將軍您走了,我也不會怪您,這是人之常情。這些金銀財寶,就當感謝咱們一起共事的情誼吧”。
行臺左僕射屈突通、尚書殷開山鹹言:“敬德初歸國家, 情志未附。此人勇健非常,縶之又久,既被猜貳,怨望必生。留之恐貽後悔,請即 殺之。”太宗曰:“寡人所見,有異於此。敬德若懷翻背之計,豈在尋相之後耶?” 遽命釋之,引入臥內,賜以金寶,謂曰:“丈夫以意氣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 終不聽讒言以害忠良,公宜體之。必應欲去,今以此物相資,表一時共事之情也。” ——《舊唐書》
李世民的寬厚的胸懷感動了尉遲敬德。尉遲敬德沒有走,反而救了李世民。
就在李世民賜予尉遲敬德金銀財寶的第二天,尉遲敬德就報答了李世民的知遇之恩。
李世民與尉遲敬德二人,刺探敵情。遇到了王世充的數萬騎兵,王世充手下大將單雄信直取李世民而來。尉遲敬德躍馬大呼,手執馬槊,朝單雄信殺來,單雄信墜馬倒地。尉遲敬德護佑李世民,衝出重圍。擒敵將陳智略,俘虜六千餘人。
是日,因從獵於榆窠,遇王世充領步騎數萬來戰。世充驍將單雄信領騎直趨太宗, 敬德躍馬大呼,橫刺雄信墜馬。賊徒稍卻,敬德翼太宗以出賊圍。更率騎兵與世充 交戰,數合,其眾大潰,擒偽將陳智略,獲排槊兵六千人。——《舊唐書》
打死李世民也沒想到,福報居然來得那麼快。昨天晚上才剛剛對尉遲敬德展現自己博大的胸懷,今天就被救了。李世民大喜,賞尉遲敬德,此後更加重用尉遲敬德,把尉遲敬德當作心腹。
太宗謂敬德曰:“比眾 人證公必叛,天誘我意,獨保明之,福善有徵,何相報之速也!”特賜金銀一篋, 此後恩眄日隆。——《舊唐書》
此後,跟隨李世民不斷立下大功,破王世充,擒竇建德,滅劉黑闥,拜徐圓朗。累有戰功,授秦王府左二副護軍。
玄武門事變,武將功臣第一
天下基本上已經被平定,但隨著李世民的功勞越來越大。李世民一派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的矛盾,日益激化。
尉遲敬德自己本身,也被齊王李元吉所記恨。齊王李元吉也是一員善用馬槊的高手,聽說尉遲敬德可以空手奪白刃,非要跟尉遲敬德比試比試。三次皆敗於尉遲敬德之手,引以為恥。
元吉執槊躍馬,志在刺之,敬德俄頃三奪其槊。元吉 素驍勇,雖相嘆異,甚以為恥。——《舊唐書》
太子李建成,也知道尉遲敬德的勇猛,想要拉攏尉遲敬德。尉遲敬德不從。李元吉又密謀行刺,尉遲敬德安然而睡,刺客忌憚尉遲敬德的勇猛,不敢行刺。既然得不到,那就毀了他。李元吉誣陷尉遲敬德,要殺掉尉遲敬德,李世民求情,才保住了性命。
無論從自己,還是替李世民著想,都應該勸李世民要做決斷。尤其是李建成等人,密謀支開李世民手下謀臣武將。尉遲敬德勸李世民,李世民也決定不再隱忍。
武德九年,李世民命尉遲敬德,招房玄齡,杜如晦二人入秦王府,共同謀劃玄武門事變。
六月四日,長孫無忌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十人,跟隨李世民進入玄武門。直接參與玄武門事變。
也就在這次,尉遲敬德又救了李世民一命。
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死,正要追殺李元吉之時,樹枝掛住了李世民的衣服。李元吉想要趁機幹掉李世民,尉遲敬德大喝一聲,嚇退李元吉。李元吉棄馬,飛奔武德殿,尋求老爹李淵庇佑。尉遲敬德飛馬上前,射死李元吉。
李建成,李元吉是死了。可玄武門之外,太子部將薛萬徹,馮立等人,還在猛攻玄武門。又是尉遲恭,手持建成,元吉首級,傳示諸將,太子手下士兵才散去。
六月四日,建成既死,敬德領七十騎躡踵繼至,元吉走馬東奔,左右射之墜馬。 太宗所乘馬又逸於林下,橫被所繣,墜不能興。元吉遽來奪弓,垂欲相扼,敬德躍 馬叱之,於是步走,欲歸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殺之。其宮府諸將薛萬徹、謝叔方、 馮立等率兵大至,屯於玄武門,殺屯營將軍。敬德持建成、元吉首以示之,宮府兵 遂散。——《舊唐書》
太子和齊王是被幹掉了,但事情還沒有結束。李世民上面還有一個李淵呢,既然做了,那就一鼓作氣,幹下去。還是尉遲敬德領兵面見李淵。李淵無奈,封李世民為太子,處置太子,齊王。並且封賞尉遲敬德。
一身殺氣手持兵器的尉遲敬德,突然跑到李淵面前,李淵敢說什麼嗎?只能接受既成事實。關於這一段,舊唐書描述得尤為精彩。
是時,高祖泛舟於海池。太宗命敬德侍衛高祖。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 高祖大驚,問曰:“今日作亂是誰?卿來此何也?”對曰:“秦王以太子、齊王作 亂,舉兵誅之,恐陛下驚動,遣臣來宿衛。”高祖意乃安。南衙、北門兵馬及二宮 左右猶相拒戰,敬德奏請降手敕,令諸軍兵並受秦王處分,於是內外遂定。高祖勞 敬德曰:“卿於國有安社稷之功。”賜珍物甚眾。太宗升春宮,授太子左衛率。
玄武門事變之後,眾將請求處置太子和齊王舊部。尉遲敬德卻認為太子與齊王俱已伏誅,應該寬大處理這些人。像魏徵薛萬徹人,也因此得以保全,後來也均被重用。
居功自傲,心灰意冷
想要獲得多大的回報,就要投入多大的本錢。玄武門事變不僅是李世民的一場博弈,更是尉遲敬德的博弈。但所幸的是尉遲敬德賭對了。
李世民繼位後,封尉遲敬德累遷右武候大將軍、吳國公。貞觀十一年拜上柱國、鄂國公。
雖然是半路加入李世民手下,但幾次大功,已經讓尉遲敬德成為武將之中,最大的功臣了。超越了秦叔寶,李靖,程咬金等人。
靠自己武力上來的尉遲敬德,畢竟性格太過剛直。開始居功自傲。常常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埋怨唐太宗李世民重文輕武。有一次參加宴會之時,因為座次問題,大吵大鬧。任城王李道宗勸架,他一通老拳打上去,差點把李道宗給打瞎。
嘗侍宴慶善宮,時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 宗次其下,因解喻之。敬德勃然,拳毆道宗目,幾至眇。——《新唐書》
唐太宗李世民自然是很不舒服。他對尉遲敬德說:“當初漢高祖劉邦,屠戮功臣,我時常感到很遺憾,自從我當了皇帝以來,無不想著善待功臣,但是今天看來,當初也不能完全怪罪於漢高祖”。太宗不懌而罷,謂敬德曰: “朕覽漢史,見高祖功臣獲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來,常欲保全功臣,令 子孫無絕。然卿居官輒犯憲法,方知韓、彭夷戮,非漢祖之愆。
這個話,就說的很嚴重了。尉遲敬德此後也就收斂了很多,開始慢慢淡出朝政。
讓尉遲敬德寒心的是,唐太宗後來居然聽信讒言,認為尉遲敬德謀反。唐太宗說:“聽說有人告你謀反,你怎麼看”。尉遲敬德聽到後,勃然大怒。他脫下衣服,露出身上的傷疤。流著眼淚對唐太宗說:“是,我是要謀反,當初打天下的時候沒有謀反,現在要謀反”。唐太宗看到他身上的傷疤,也很感動,連忙向尉遲敬德賠不是:“朕也是聽別人說的,將軍受委屈了”。君臣二人抱頭痛哭。
貞觀十七年,上表辭官,授開府儀同三司。同年,圖形繪於凌煙閣之上,名列功臣第七。貞觀十九年,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征討高麗。晚年沉迷修仙煉丹,於唐高宗顯慶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四歲,追贈司徒、幷州都督,諡號忠武,陪葬於昭陵。
傳奇色彩
尉遲敬德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除了“打鐵的傳說”,還有做多故事,可以充分體現出尉遲敬德的性格
糟糠之妻不下堂。
尉遲敬德為李世民立下大功,李世民決心,把公主許配給尉遲敬德,尉遲敬德,對李世民說“我的妻子雖然微賤,但與我同甘共苦好多年。我雖然才疏學淺,聽說過古人富貴了不換妻子,此並非我的本願。糟糠之妻不下堂”。李世民只好作罷。
門神的傳說
傳說李世民在玄武門事變之後,經常做噩夢,夢到建成元吉二人,以至於徹夜難眠,精神恍惚。
尉遲敬德就與秦瓊二人,身披鎧甲,手執兵器。守衛在李世民的宮門之外,徹夜守護李世民。李世民自此以後,就安然入睡。不過尉遲敬德與秦瓊都是朝中大將,讓他們一直守住宮門,也不是辦法。於是李世民命閻立本畫二人戎裝像,貼在門上,代替二人。後來流傳於民間,尉遲敬德與秦瓊也就成了門神的化身。
尉遲敬德靠忠心和勇猛,成就功業,但平定天下以後,開始居功自傲。但在我看來,正是因為尉遲恭的正直,勇猛才讓他在民間廣為流傳。他沒有那麼多的鬼蜮伎倆,更不會曲意逢迎。他更像一個真實的人,一個純粹的人。
作者:大唐守捉郎
參考資料:《舊唐書》、《舊唐書》、《太平廣記》、《大唐故司徒幷州都督上柱國鄂國忠武公尉遲府君墓誌之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