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鐵人先鋒
在天山與崑崙山交界處,有個中國太陽下山最晚的地方,這就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由中國石油東方物探西南分公司山地一隊承擔的烏泊爾地區線束地震採集任務專案工區就地處烏恰縣境內帕米爾高原上,地形西高東低,以山地和戈壁為主。區域性地形高陡,海拔在1650-3650m,垂直落差達1000米,複雜山體區佔比75.5%。
此專案共計部署地震測線2條,部署滿覆蓋長度58.82km,設計炮次合計7304炮,微測井19個。
站在“烏泊爾線束”三維專案工區營地,遙望那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不周山峰頂,雲遮霧繞、神秘莫測,皚皚白雪終年不化,在高原的燦爛陽光照耀下璀璨生輝。
6月的帕米爾高原,是風的世界。風一天到晚從不停歇,4-5級是常態,9-10級大風隔幾天就會來一次,沙塵席捲,在高原上勢不可擋尖利呼嘯著轟隆隆前行。
從雪山腳下開始一路夾裹著紅色泥土奔湧而來的膘爾託闊依河和孜勒蘇河濁浪滾滾,波浪滔天,河道里亂石堆砌車輛難行,有的路段只能5碼勻速前行。“8公里路走了1個半小時。”賓士車駕駛員陳超說。
面對影響施工生產的“攔路虎”,四隊未雨綢繆,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首位,對工區地形地貌進行了數次踏勘,將高陡攀爬、搬遷培訓、防洪演練等工作在開工前就做得穩妥紮實。
“我們要迎難而上,保質保量按期完成鑽井生產任務,為建黨100週年獻禮”。四隊黨支部書記申緒奎在開工動員會上為大家加油鼓勁。
6月14日下午3點過,副隊長汪洪文在直升機吊裝現場,風又開始大了。駐紮在高原工區3個月,汪洪文烏紫乾裂的嘴唇和臉成了一個顏色。“風大了直升機就無法吊裝裝置上井位線,人員上下一次山要7-8個小時,只能在山下乾等,再心急也無法。”他自開工以來每天最掛心的就是風是不是小點了,趕快組織吊裝,常常等在現場晚上10點過才回營地。
“昨天下雨沒吊成,山下小帳篷裡的鋪蓋都打溼了。”鑽井班長張曉彪在旁邊用手使勁擦了下臉悶悶地說。昨天大雨,今天又是陰天,他在山下觀察山頂的厚雲幾個小時了,希望雲散了馬上就進行吊裝作業。
“高陡作業一定要先把個人和臨邊安全防護措施做好才能開工。”與此同時王勇鑽井機組正在樁號1020.52296.5,線號1020.5,海拔2616米處的高陡井位施工作業,在高原的陽光下,積雪已消融無蹤。
頭天晚上他就對王聰和冉波再三叮囑,隊里根據鑽井施工影片進行了全程安全和質量監控,一點都馬虎不得。
陡窄的施工井位,由石塊壘的小平臺基本只容得下一臺鑽機和司鑽站立,鑽工就只能側身而立進行輔助。抬著鑽機,光溜溜的山壁上手根本無法借力,一腳寬的山道上不能換肩,王聰拉著保險繩,咬牙堅持著緊顧著走在後面的冉波,他被鑽機擋著看不見腳下的路,只好一步挨一步試探著向前走。
晚上九點半,他倆終於回到營地吃上了熱乎晚飯。“今天完成的兩口井整得巴適,施工現場的影片和照片發到隊上的微信工作群裡,大家看了都豎大拇指,隊領導當場拍板要獎勵。”王勇高興地對兩人說。
在這個專案四隊共投入GT SD30AW型山地空氣鑽機41臺,鐵馬鑽機1臺,各型車輛20臺左右,施工人員200多名。截至6月15日,已完成99%的施工任務。目前,四隊正組織專案二期的鑽井施工。
本文來自【鐵人先鋒】,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及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