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黨建網
江蘇無錫盪口古鎮三公祠中的步弓石,步弓是古代丈量土地的工具,丈量前在步弓石上校準步弓開口的弧度,使丈量標準取得一致。
江南水鄉的許多古鎮,不獨風物宜人、景色秀美,亦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著稱於世,江蘇省無錫市的盪口古鎮便是這樣一座古鎮。
古鎮中有一座始建於明代的“三公祠”,這座祠是明代翰林院侍讀學士華察,為紀念因量田清賦得罪豪門被革職處分的孫慎、翁大立、王其勤三位廉官所建。
“三公祠”佔地面積252平方米,祠中有思泉亭、學海書院、望月樓、致齋所、衍慶道院,設遺愛堂,列三公像,歲時瞻拜。遺愛堂外的西牆上,鑲嵌有三塊疊置的條石,一支“步弓”鐫刻其上。步弓是古代丈量田畝的器具,形似圓規,呈“大”字形,兩足通高92釐米,肩寬53.5釐米,兩足長107釐米,兩足間距171釐米。這塊“步弓石”是當年為校準步弓尺寸而特製的器具,全國罕見。
要說它的由來,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明代中後期,土地兼併問題日漸嚴重,鉅富豪紳據有大量土地,卻有諸多手段匿田逃稅,“田主不納稅米,無田卻納糧賦”的現象很普遍。豪強兼併土地,“虎噬蠶食,坐享無糧之利,而推其害於人,逞其無厭之慾”。嘉靖年間,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顧鼎臣先後三次上疏朝廷,建議對糧賦主要來源的蘇、松、常、杭、嘉、湖地區進行清糧。此後,朝廷頒旨對舊有賦稅制度進行改革,史稱“一條鞭法”的賦稅新政應運而生,即田賦徭役等合為一條,均以銀兩計算,按畝折算繳納,不再根據人丁數徵收糧稅,這項舉措有效抑制了土地過快兼併,保護了無田少田平民的利益。
“一條鞭法”要順利實施,關鍵在於精準丈量土地,掌握各家各戶田畝真實資料。而當時,經常有巨族富戶採取各種作弊手段(比如私改步弓角度),藏匿田產、逃避賦稅,田畝丈量面臨諸多困難。在這樣的背景下,巡按蘇松監察御史孫慎、山東布政司右參政翁大立奉旨到無錫,會同知縣王其勤,在告老還鄉的華察全力配合支援下,開始了量田清賦。
他們很快商定量田清賦的方案,“設總耆民10人、區耆民52人、圖正弓手和算手各414人,逐級按魚鱗冊統計丈量數”,由知縣王其勤現場負責抽查、複核,以防作弊。“魚鱗冊”列有各戶土地四至、面積、土地質量等情況,因為狀似魚鱗而得名,它與記載各戶人口資料的“黃冊”搭配使用,使明朝中央和地方政府能夠較為精準把握地方人口增長、土地變更的資料,但它的維護成本很大,到明朝中後期,紙上資料和實際資料已有出入。
同時,為確保土地丈量的公平,他們又製作“步弓石”作為校準器,規定所有步弓量田前必須先在此石上校準,以確保各項尺寸對照標準分毫不差。
就這樣,歷經三個月核查丈量,共查出漏稅的無糧田16萬多畝,剔除無田糧稅7000多石,一時間江南民心大振,那些因交不起糧賦而被迫出逃的佃戶也陸續返回故土。然而,量田清賦卻損害了地方豪紳富戶的利益,他們暗中聯絡朝中親貴,聯名誣告華察賄賂勾結官員欺上瞞下。
後來,朝廷派人南下私訪,雖查無實證,但孫慎仍被調離職位,翁大立被革職,王其勤被明升暗降調任南京戶部主事。華察為三人的遭遇忿忿不平,於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在盪口鎮修建“三公祠”,以頌揚孫慎、翁大立、王其勤三位廉官丈量土地、清釐田賦、造福一方的功德。祠堂建成後,華察還撰寫了《無錫縣延祥鄉首建三公祠記》,宣揚正義,抨擊邪惡。
“三公祠”的故事雖已遠去,但那些清正廉明的官員形象卻被人們久久記住,那校準的“步弓石”早已化作“義善天下”“崇德倡廉”的象徵,成為了丈量官德的尺度。(莊若江 過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