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銘超在製作嗩吶內膛。
林氏嗩吶
開料、開膛、車節位、鑽音孔……38歲的林銘超,已經接過了作為“非遺傳承人”的父親林炳豪的班,成為一名廣式嗩吶的製作匠人,製作嗩吶的每一個步驟,他都熟記於心,遊刃有餘。在13年前,他壓根也沒有想過,身為白領的自己,會從舒服的“空調房”裡來到南海平洲悶熱的車間;但13年之後,他徹底愛上了自己從事的這個“冷門”的行當。身為最年輕的家族接班人,他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外人對嗩吶的刻板印象,同時更好地傳承這個非遺專案,將“林氏嗩吶”的金字招牌發揚光大。
父母的“小心思”
2008年的一天週末,已經70多歲的林炳豪和妻子,又從南海桂城平洲來到廣州找兒子林銘超。雖然年邁的父母嘴裡並沒有多說什麼,但林銘超已經大概猜到了他們的“小心思”。
林炳豪是一名從業60多年的老匠人,而他的“行當”則相當“冷門”——廣式嗩吶製作。這麼多年走過來,廣東從事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時至今日他們的工廠是佛山乃至廣東地區為數不多的嗩吶生產廠家。祖傳的技藝,老父親自然不想失傳,但願意學習嗩吶製作的年輕人並不多,林炳豪於是便打起了他兒女的“主意”,2002年的時候,林銘超的姐姐林佩玲便在父母苦口婆心的勸說下,開始學習這門技藝,減輕父母的身上的擔子。2006年林銘超大學畢業後,在廣州的一家科技公司上班,因為他大學時就讀電子計算機程式設計專業。不過,父母此後便沒少在他耳邊嘀咕著,希望他能回到家族的工廠裡幫忙。
“我從小就跟著父母到工廠裡玩,我知道製作嗩吶的環境並不好,長年的耳濡目染,讓我並不怎麼喜歡這門家族手藝。”林銘超坦言,他當時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會從一名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空調房裡上班的白領,來到悶熱並且充滿著粉塵的環境中製作嗩吶。他之前也明確地拒絕過幾次父親的請求,但是那一天,他看到了已經雙鬢斑白的父親,還有滿臉病容的老母親,他彷彿感覺到了自己與生俱來的責任,最終還是軟下心來。“我想著家族的事業還是要有人繼承的,我先回來試一試,如果實在適應不了,我就趁著年輕再出來找工作唄。”就這樣,25歲的林銘超便回到了南海平洲的工場內,成了一名學徒。
七年的學徒生涯
剛開始,林銘超從最基礎的工序——磨刀做起。在父親一番示範後,林銘超信心滿滿地開始磨刀,沒想到沒一會工夫,他的手指便被鋒利的刀刃劃破了幾道口子,而刀刃還是厚一塊薄一塊,一點都不平整,根本不能用於嗩吶製作。在學磨刀的同時,林銘超還學打磨嗩吶外皮。這個工序看似簡單,但要求手藝人手抵著砂紙,對放置在軸承上高速旋轉的嗩吶外皮進行打磨。“受摩擦生熱影響,砂紙的溫度會急劇升高,手指很疼。”林銘超說,才打磨了一天,手指就起泡了。
在一年多之後,林炳豪看到兒子始終沒有放棄,才開始傳授他廣式嗩吶的核心製作工序——製作內膛。內膛是一支嗩吶音準和音色的關鍵,在20世紀70年代,看到祖輩的純粹用手工刀具開膛傳統方法不但耗時長,而且還難以保證一批嗩吶有統一的音色音準,林炳豪於是自己研發出一套完整的開膛刀。開膛刀一共有3種,一種是刀頭帶有3個尖的,可快速挖空實心木條使其變成管壁較厚的錐形管,即對木條進行初加工;一種是刀身像一把雙刃劍的,可將管壁較厚的錐形管打薄至2到3毫米,即對木條進行深加工;一種是細棍形,可夾上砂紙打磨管壁使之變得光滑圓潤。雖然開膛刀能夠提高製作嗩吶的效率與質量,但學起來需要更加用心用時。
製作內膛用的是其中的“內膛刀”。林銘超表示,內膛刀進入內膛的時候,一定要用巧勁,一旦用力不對,內膛就會非常容易破裂。“做壞了幾百根木料。”林銘超說,製作內膛就是用心去感受嗩吶的過程,這甚至可以說是工匠賦予嗩吶生命的過程。此後,一直在第七個年頭,林銘超才終於“出師”,製作出自己第一支嗩吶,得到了父親的認可。
申請非遺“一路綠燈”
“那時特別有成就感,那種喜悅至今都無法忘記。”一說到自己親手製作的第一支嗩吶,林銘超臉上不禁露出了笑容,“後來自己技藝越來越熟練,有嗩吶老師拿到了我做的嗩吶後,還稱讚這是他用過的最好的嗩吶,這一瞬間,我終於確定我沒有入錯行。”為了讓自己的嗩吶製作更加專業,他甚至還去星海音樂學院報名學習嗩吶演奏。“只有我自己真正懂得了如何吹奏,才能更好地保證嗩吶的音質。”這時的林銘超,已經完全熱愛和沉迷於廣式嗩吶製作技藝中了。
林銘超發現,他們家族的工廠一直以代工為主。為了更好地發揚家族產業,從2015年開始,他註冊了林氏嗩吶,正式從代加工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品牌。此後他便不斷參加上海、廣州、北京等大型樂器展,讓自己品牌的知名度更大。“畢竟訂單量才是我們發展下去的最大動力,我也希望這門手藝在我手上繼續傳承下去。”
在參與了越來越多的展會後,他又發現了人們對嗩吶有兩個誤區,一是認為嗩吶都是北方生產的,與南方無關;二是嗩吶都會是用於白事的,並不“吉利”。“其實嗩吶就是一門中國傳統樂器,除了白事外喜事也會用到,在粵劇等民間表演時也會有嗩吶的身影。”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廣式嗩吶製作,林銘超和妻子在2018年的時候決定申請非遺。
“桂城街道以及當地文化站工作人員得知該情況後,提議我們尋找族譜、舊照片、收集舊工具的同時,還幫助我們拍照了大量的影片和照片。”在當地的大力推動下,2019年他們成功申請了區級非遺後,很快又“一路綠燈”,升級成市級非遺專案。“申請非遺成功後,最明顯的感覺是以前無人問津,現在吸引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林銘超說,現在他們到廣州參展,很多人都會知道他們是南海桂城的企業,知名度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成功申請非遺後,他們又透過政府的“搭臺唱戲”,得到了許多展現的平臺。他和作為“非遺傳承人”的父親林炳豪會在各種場合上宣傳廣式嗩吶製作,當地政府則會請專門的嗩吶演奏家來表演,讓大家更加了解嗩吶。“很慶幸我當年的選擇,因為我知道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一段段如數家珍的記憶,都需要我們年青一代去傳承與創新。”林銘超說。(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藝明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