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一位古代羅馬皇帝,寫給自己的書,傳閱到了今天。如果人類還能有2000年的歷史,可以預見,那時,還會有人看這本書。這本書就是《沉思錄》,它是馬可·奧勒留的個人哲學思考。
作為一個帝王哲學家,在位20年。這個龐大帝國戰亂不斷、災難頻發。版圖越大,國內不同信仰、不同種族的人就越多,不安定因素也就越多。他的大部分時間在軍營裡和行軍的路上度過。白天,他是一個殺伐決斷的帝王,以克敵制勝為己任,晚上,他在燈下,手拿書卷,自我反省。
柏拉圖的理想是:哲學家成為帝王,或是帝王學習哲學,會給人間帶來正義、和平與安寧。馬可.奧勒留試圖實現他的理想,但並沒能完全做到。帝王和哲人不只是兩種身份,兩副面孔,也意味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與行事方式。
馬可.奧勒留嚮往和平,但他不能對外敵入侵和軍隊叛變置之不理,他得鍛鍊自己的軍事指揮才能,去有效殺敵。他嚮往安寧,可是洪水、地震和瘟疫等自然災害,多次降臨,也讓他不能安居宮殿,他需要巡視疆域,體察民情。他本人受過良好的教育,是一個很有造就和智慧的帝王,但他的孩子們沒能繼承他的頭腦,都是無能之輩。
他還是一個孩子時,就對哲學懷有濃厚的興趣,從11歲起,開始模仿斯多葛學派簡樸的生活方式,成年以後,致力於發揚斯多葛學派。然而,他個人的樸素與拮据,並不能充盈國庫,連連的內亂與征戰,終於掏空了這個不再鼎盛的帝國。他的睿智、勤勉與自律,也挽救不了即將傾倒的大廈。公元180年,也就是馬可.奧勒留去世那年,羅馬帝國開始逐步走向瓦解。
奧勒留在鞍馬勞頓之餘寫成的《沉思錄》,並不是他的命名,他的手稿沒有書名,也沒有題名,只有“為自己而作”的註腳。從形式上看,這本著作,你可以把它視為箴言集,也可以視為哲思的隨筆。從內容上看,這是他人生感悟與哲學思考的彙編,話題涉及倫理道德、宇宙天體、神靈、愛、處世之道,但很少談論政治、軍事,也幾乎不談論私人生活和當時發生的公共事件。
在中國古代,對帝王的最高要求,就是內聖外王,無疑,奧勒留做到這一點。如果我們把帝王的身份放到一邊,來觀察作為一個斯多葛學派的哲人,看他有多少成就,似乎有一些遺憾,他唯一的代表作《沉思錄》,並沒有多少創造性的哲學主張,他談論的話題,前人早就開始談論了,不過,他有不少自己獨到的見解。
他對斯多葛學派最大的貢獻,就是對這一哲學的實踐,他做到了知行合一。這是很不容易的,這種帶有自虐傾向的苦行僧式生活,幾乎伴隨他一生。這個有條件奢靡的帝王,卻以聖人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
我們瞭解一下斯多葛學派。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於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創立的哲學學派。起源是芝諾的一次旅行。在前往雅典的途中,他乘坐的船沉入了愛琴海,他失去了攜帶的所有財物,但他發現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品質完好無損。於是,他就嘗試過那種極簡的樸素生活。他認為人應該摒棄外在的物質和肉體的享受,去完善自己的靈魂。沒想到這種聖人的哲學,風靡一時。奧勒留也向往這種高尚的生活方式。
《沉思錄》分為12卷,共487則,長的可以視為斷章,短的可以視為箴言。
溫家寶總理曾說:“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 《沉思錄》也是我的枕邊書,我也翻看很多次,只是,至今我也沒能從頭看到尾,都是翻到哪裡就看到哪裡。這本書讀起來有些枯燥和擰巴,我寧願相信自己的理解力有問題,或是本書翻譯有問題,原著應該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有人建議購買梁實秋翻譯的那版,只是我還沒有買到。
儘管這本書很難讀,讀進去後,透過那些晦澀的詞語,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這本書,樸素無華而又真誠無比。書中有思辨,卻沒有那麼深奧莫測;有說教,卻沒有那麼冗長乏味的教條,更像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
奧勒留並不曾努力建立體系化哲學,在《沉思錄》裡我們也不必尋求一套完整的體系。他不是在做哲學的探討,而是對倫理道德有著濃厚的興趣,他也擅長自我反省,並試圖找到一種能夠普世的聖人之道。不過,奇怪的是,本書中的內容,似乎傳達最多的是對世俗和世故的智慧思考。
斯多葛學派對他的影響是深刻的,《沉思錄》被譽為該學派最後一本重要的著作。該學派主張泛神論,神性是世界的主宰,個人只不過是神的整體中的一分子。強調順從天命,要安於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要恬淡寡欲,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幸福。奧勒留對世界和宿命的理解,也是一脈相承。
如果我們撇開這個學派的主張,只看這本書的內容,你就會發現,奧勒留把更多的筆墨用來探討與“人”相關的話題,他的哲學,可以被稱之為人的哲學,或是人生的哲學。他看中果敢、謙遜、仁愛……這些優秀的品質,他希望人們熱愛勞作、瞭解生命的本質和生活的藝術、尊重公共利益併為之努力。
畢竟他不是一個純粹的哲學家,他的帝王身份,也決定了他思考的角度。我們猜想,他多麼希望他的臣民們能夠像自己一樣,踐行這些行事原則,成為人格上受人尊敬的人。可惜世上只有一個奧勒留,也可惜,他的臣民們無緣見到他留下的這些思考成果,不過,幸運的是,我們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