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學史上,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曾鞏、王安石,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也稱“散文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為便於記憶,民間有諸多順口溜流傳:“一韓一柳一歐陽,三蘇曾鞏帶一王”;“韓柳歐三蘇,曾鞏王安石”;“唐有韓柳,宋為歐陽、三蘇和曽王”;“韓柳加歐陽,三蘇並曾王”等。還有聯想記憶法:“一個叫三蘇的人在柳樹下拱石頭,汗如雨下,然後休息。”
簡單地說,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先後掀起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歐陽修、三蘇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曾鞏、王安石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
明朝初,朱右選韓、柳等人文章為《八先生文集》,八家之名遂始於此。明朝中葉,唐順之所纂《文編》中,唐宋文也僅取八家。明朝末,茅坤承二人之說,選輯了《唐宋八大家文鈔》共164卷,流傳甚廣,“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隨之流行。自此,文人寫文章學習的物件就是這八個人,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先看“唐二家”,韓愈和柳宗元。“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這句千古名言,就出自韓愈的《馬說》;“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則是柳宗元《小石潭記》中之言。從中可看出他們“簡而有法,流暢自然”的文章風格。在此之前,文壇以駢文為主,很多經典作品都講求對偶、排比等手法,言辭要華麗、形式要工整,連政府公文也如此。長此以往,導致很多講求形式而忽略內容的作品出現,言之無物,無病呻吟。為此,韓、柳從改變文章形式入手,提出“文以載道”“文以明道”,師法先秦兩漢的古文,拋棄駢文形式,注重質樸語言的表達和文章內容的沉澱,從根本上扭轉了文風。
再說“宋六家”,三蘇和歐曽王。六人皆為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骨幹力量。當時, “西昆體”等浮靡文風大行其道,使文章軟弱無力、言辭華麗、內容空洞。於是,王安石把詩文革新作為推行“新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歐陽修繼承“文道合一”“文以明道”,蘇洵、蘇轍“史論縱橫”,蘇軾提出詩文應“有為而作”,曾鞏弘揚中正平和之氣,他們的文學理論和創作實踐,都對當時的文風產生了極大的衝擊力。
另外,八大家都有政績在身。比如,蘇軾從京城到杭州,再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凡是他去過的地方,都造福一方百姓;再比如,王安石主持變法,致力振興國家頹廢的局面;又如,韓愈在朝為官時,直言進諫,寫下“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的忠言……他們用文章來宣示自己的理想,又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初心。可以說,古代士人修齊治平的理想,他們都做到了,無論是從其不朽的文章來說,還是對文風的變革來講,抑或是對家國貢獻來論,八大家成為士人的楷模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