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深深植根於中國古代社會,發源於中國古代文化的宗教。它源遠流長,形成期也特別長,上限極不易認定。目前,史學界和道教學術界一般都認為,“大致可以把《太子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經》三書看成道教信仰和道教理論形成的標誌,把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看成道教活動和道教實體出現的標誌”。武當道教產生的三大原因:一是受古代宗教和荊楚巫俗的影響;二是受古代道家哲學和陰陽五行等思想的影響;三是受東漢以前的神仙信仰和方士方術的影響。
一、受古代宗教和荊楚巫俗的影響
人類的宗教觀念,大約產生於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漸趨成熟。據考古發現,遠在新石器時代,武當山及其周圍地區就已有原始宗教活動發生。1976—1978年,在房縣七里河發現的多人合葬墓,距今已有七八千年,它包含有新石器時代的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似可以三苗的遺蹟視之。從遺骨和陪葬物中發現有“拔牙風俗”和“獵頭風俗”,這表明武當山地區的先民們已經有原始宗教觀念和宗教活動。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原及江漢地區盛行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圖騰崇拜、鬼神崇拜等,它們都是武當道教滋生的溫床。
鄂豫川陝民眾對武當山的崇拜,是武當道教興起的重要原因。道教素重山嶽,以為“山無大小,皆有神靈,山大則神大,山小則神小”。可見,秦漢以前的方士及早期著名道士隱居者已把武當山當作神山崇拜。
江漢地區是荊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商代,殷人稱分佈在其南境的祝融諸部為荊,所以《詩·商頌·殷武》說:“維女(汝)荊楚,居彼南鄉。”所謂南鄉,本來指中原南部地區,後來隨著殷人逐步向南開拓而同步向南展寬,達到伏牛山以南的南陽一帶。宋代李方叔《武當山賦》說:“而均陽乃南鄉之古郡。”說明武當山也屬南鄉郡。商末周初,熊姓季連後人,已西遷到武當山與伏牛山之間的丹水與均水一帶,以丹陽為中心,擁戴鬻熊為酋長,楚文化遂由此而發展起來。至熊繹時,丹陽遷於武當山東南麓今南漳縣城附近。直到楚頃襄王十一年(公元前288年),秦將白起拔郢,楚都東遷,此前很長一段時間,江漢平原及包括武當山在內的豫西南、鄂西北山地都是楚文化的中心。因此,武當山地區的古代宗教活動自然也儲存著楚文化的遺俗。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在記述均州武當郡風俗時說:《漢書·地理志》:“漢中風俗與汝南郡同。有漢江川澤山林,少原隰,多以刀耕火種。人性剛烈躁急。信巫兒,重淫祀,尤所好楚歌”{27}。“楚有江漢川澤山林之饒,江南地廣,或火耕水耨,民食魚稻,以魚獵山伐為業。……信巫鬼,重淫祀”。
武當山周圍各縣也是“俗陶秦楚之風”。如房縣“俗信巫魎,重神祀”;鄖縣“信鬼不藥”、“信鬼尚巫”。這些史料反映了武當山及周圍地區瀰漫的信鬼、崇巫、神祀的社會風尚。
荊楚文化是道教的主要源頭之一。《國語·楚語》觀射父謂“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楚巫善歌舞,用於取悅鬼神,《楚辭·九歌》即源於楚地民間祭神的歌曲。《離騷》中有巫咸降神。《招魂》中有巫陽下招等。楚文化的神道巫風被道教符籙派直接承襲,凡符籙、齋醮、科儀等多取自楚地巫術。元代以前,武當道教活動以符籙、齋醮為其特色,武當山道士以符籙驅邪的本領為社會各階層所青睞,他們的這種本領當是繼承了楚巫以符水符咒驅邪治病的專長。武當道教齋醮儀式中儲存了許多楚文化遺風,如武當道士在“上祖師表”等齋醮法事中,手舉笏板,步罡踏斗,走“禹步”,俗稱“踩八卦”,與楚人遠行出邦門時,“先行禹步”等巫風巫舞有關。
二、受古代道家、陰陽家等思想的影響
道家學說是道教思想的淵源之一。道家崇尚“道”,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使道不僅帶有神秘的色彩,而且是一種超乎形象的宇宙最高法則。道教進一步發展了“道”的超越性、絕對性,把“道”當作該教的最高概念,即具有無限威力的全知全能的至上神。道家的清靜無為的思想;老子的“穀神不死,是為玄牝;玄牝之門,為天地根”的長生久視思想,莊子的“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的神人昇仙思想等,對武當道教的形成均有影響。據舊志記載,武當山歷代道士素重《老子》、《莊子》、《易經》。以五代宋初著名武當道士陳摶為例,不僅其名字來源於《老子》,而且他精於易學。道教以老子為道祖,稱為太上老君。老子作為道教的教主和尊神,也是武當道教供奉的主神———玄天上帝的本體,道經稱玄天上帝是“太上八十二化”。
陰陽五行思想大盛於戰國末期及秦漢時期,為道家、儒家和方士們共同吸收。《呂氏春秋》有十二紀,《禮記》有《月令》,董仲舒大講陰陽災異,而調陰陽,順四時,序五行,以政令配月令等思想,幾乎成了漢代人思想方式的普遍特徵。這種思想被漢末產生的道教所吸取,不僅成為道教內外丹學的重要理論根據,而且還體現在道教的建築、音樂、武術等各方面。在武當道教中,處處可見陰陽五行思想的影響。如“七十二峰”一詞即是五行思想的反映。《玄天上帝啟聖錄》說:“武當山,七十二峰凌聳九霄,氣吞太華,應七十二候。”武當道教音樂中庸、平和、委婉、不見稜角等韻、曲特徵,也自覺不自覺地受到陰陽五行思想的影響,如“武當韻”引北方之羽(水)衝南方之徵(火),羽徵相和,就是五行相生相剋的平衡原則的體現。
三、東漢前的神仙信仰及武當山修道者
“神仙之說,其來甚久,早在戰國時期,不僅漱正陽、含朝露、保神明、入精氣等吐納延壽之術為世人所習慕,彭祖之長壽、三神山之仙闕為世人所向往,且載營魄而登霞、掩浮雲而上升的幻想登仙之說,也已為世人所樂道和探求。”神仙的最大特點是:其一,隱遁山林,貼近自然,不以俗務為念;其二形如常人而能長生不死;其三逍遙自在,神通廣大。《莊子》一書中關於神人、至人、真人、聖人的文字,是對神仙形象最初的生動描述,如《逍遙遊》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齊物論》說:“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
成書於東漢時期的《列仙傳》共載仙人七十一,其中生於楚地的神仙就有谷城平常生,楚狂接輿、陸通、江妃二女,子主,陶安公,呼子先等。所謂“江漢之壤,西接隴蜀,多大山深谷,福地名區,其人亦多高年遺世之士,卓行絕假之流,若老萊子,漢陰丈人,楚狂接輿,要皆莊周,劉禦寇之流亞也”。
從詞源學考證,道家、道教所推崇的神仙之“仙”,本指長生仙去,也指人在山上,即歸隱於山,脫離亂世,以養全生。而位於襄漢間的武當山自然是古代隱居修道者嚮往的“大林丘山”。《後漢書》卷四三載:南陽人趙康,字叔盛,桓帝(147-166年)時“隱於武當山,清靜不化,以經傳授。穆時年五十,乃奉書稱弟子”。《總真集》卷下記載東漢以前的著名隱士共六人,劉道明說:“夫養生之人,多隱其名字,藏其時日,恨山不深、林不密,惟恐閒名落入耳中。是山證道升真者,何可勝計,去古頗遠,劫火屢更,多失其名。”可見能夠在史書上留下名字的學道者不勝寥寥,因此有必要錄其傳說,以見當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