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王陽明的“四句教”,對我們做人做事有何幫助?

王陽明的“四句教”,對我們做人做事有何幫助?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格言(又稱四句教)出自《傳習錄》卷下錢德洪錄篇。公元1527年9月,王陽明奉命出征前,他的學生錢德洪和王汝中討論先生的學問,就這四句格言,兩人見解不同,因而產生了分歧。

當天晚上,錢德洪、王汝中和先生一起坐在天泉橋上,各自講了自己的觀點。先生對他們的分歧談了自己的看法,最後說:這四句話是我的宗旨,以後你們講學,要以這四句話為宗旨,並囑咐千萬不要忘記。這次講話,被稱為“天泉證道”。

我們知道,王陽明心學的核心理論有三個: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他為什麼又把這四句格言稱為自己的宗旨呢?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天泉證道”一年多後,王陽明就去世了,也就是說,這“四句教”是王陽明先生晚年對自己大半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性論述,其意味是深遠的。

王陽明的“四句教”,對我們做人做事有何幫助?

“四句教”究竟說的是什麼?說法很多,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比較贊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法論的觀點。在此,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無善無噁心之體”說的是世界觀

王陽明先生在這裡的心之體,指的是心性本體。人的心性存在嗎?如果存在的話,人的心性是善的還是惡的,自古以來有三種說法:一是性善說,二是性惡說,三是不善不惡說。王陽明說的是後者。

善惡說是應當說是一種假設,如果說人性是善的,那麼再惡的人也可以原諒。如果說是惡的,那麼人就需要嚴格管理,遏制惡行的出現。

認為人心是無善無惡的,那麼人的心理自由度就會寬容些,這對修心養性是有好處的。如果你認為人心的是善的,那麼你就會放鬆了對別人的警惕;如果認為是惡的,處處提防著別人,那麼心理自由度就受到限制。

王陽明的“四句教”,對我們做人做事有何幫助?

如果認為人心無善惡之分,自己的內心就會和平一些,不用在某些事上糾結。比如說,你認為你老婆是惡人,那麼,天天和一個惡人過日子,你的心情無論如何也好不起來。因此,我造成無善無噁心之本這種說法。

二.“有善有惡意之動”說的是人生觀

心的本體是無善惡之分的,但人畢竟是活物,當受到外界刺激時,當有所選擇時,念頭必然會動。這動的念頭就是意,就是思想、思維等心理活動。

好的有益的就趨之,壞的有害的就避之,是趨之還是避之,就是意之動。意之動就是人生的態度。

心之體說是的無善惡,意之動說的是有善惡。當面對善惡時,動的是意,而不是心。王陽明一生多次平定匪患,並親自平定了寧王朱宸濠叛亂,他的態度都是非常明確的,這都表明了他的政治態度。

王陽明的“四句教”,對我們做人做事有何幫助?

這也說明他的心學主張不是呆板的,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三.“知善知惡是良知”說的是價值觀

人永遠不會生活在真空之中,當一個事物還沒有顯現時,是無善無惡的,當顯現出來之後就有了善惡之分,那麼,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憑什麼判斷呢?這就是良知。

我們一般看待問題是憑自己的主觀判斷的,對自己有利的就以為是善的,對自己不利的就認為是惡的,而事實往往出入很大,因此,王陽明先生提出致良知。

良知是符合天理的,人心有公平的天理才有良知,有良知才能知道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這是價值觀的判斷。如果出於私心,就不是良知,沒有良知,就分辨不清什麼是真善惡。

比如說惻隱之心是良知,當一個落水了,你不作任何考慮去救人,這就是良知指導下的善行。如果考慮去救人有沒有危險,這已經有了私心,就不屬於良知。

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有價值趨向,我以為,良知是價值趨向。

王陽明的“四句教”,對我們做人做事有何幫助?

四.“為善去惡是格物”說的是方法論

如果說以上三點都不好理解,那麼到了“為善去惡是格物”就比較明朗化了。為善去惡是道德化要求,也是方法論。我感到有兩種要區別對待:

一是在個人修養上要為善去惡。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很純粹,往往是即有善的存在也有惡的方面,比如說不良嗜好,怎麼才能去掉不良嗜好呢?這需要格物的功夫。

二是在對待社會事物上,要愛憎分明,對於好的要從善如流,對待醜惡的現象要敢於鬥爭。與惡勢力鬥爭不僅需要勇氣,要有方法策略,不做無謂的犧牲,這就需要有方法,這就是格物。

總之,“四句教”內容非常豐富,極富哲理。每個人的境遇不同,如何運用,就看你是怎麼理解的了。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10-11

相關文章

人性是什麼?王陽明說過,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人性是什麼?王陽明說過,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寫在前面:本文根據一位粉絲朋友的投稿改編而成,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夠有所感觸和領悟到一些人生的哲理.感謝這位粉絲朋友的投稿,同時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 農村中的手藝人 陸雲的出生彌補了這個家庭唯 ...

“王陽明心學”為什麼備受推崇,卻無法成為文化主流?

“王陽明心學”為什麼備受推崇,卻無法成為文化主流?
在上一篇文章:<什麼是"程朱理學"?為什麼說它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中,我講了關於"理學"的誕生髮展史以及它的是是非非.理學的"存天理,滅人 ...

千古完人王陽明四句教,到底說什麼?

千古完人王陽明四句教,到底說什麼?
聽說關注作者的人,都擦出了心靈的火花! 大家好!王陽明先生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立功立德立言的聖人,在他之前只有兩位半,一個是至聖先師孔子,一個是亞聖孟子,半個是朱熹老夫子.陽明先生一生歷盡磨難,有至暗時 ...

吾心自有光明月 須有恩威化梗頑(下)——記王陽明從“天泉證道”到“廣西成道”

吾心自有光明月 須有恩威化梗頑(下)——記王陽明從“天泉證道”到“廣西成道”
吾心自有光明月 須有恩威化梗頑(下)--記王陽明從"天泉證道"到"廣西成道" 吳孝斌 五. 大興教化覺良知 在王陽明看來,廣西的叛亂橫生,始於"民風不 ...

跟王陽明學做人,向曾國藩學做事

跟王陽明學做人,向曾國藩學做事
古人說:"立德.立功.立言,是為三不朽." 在中國的文化體系中,能做到這"三不朽"者,即為聖人. 梁啟超曾言,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 ...

王陽明: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王陽明: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作者:慕璽,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 一百多年前的一天,在殲滅德國海軍的慶功宴上,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獲贊無數,他卻拿出自己的腰牌讓眾人贊它,只見腰牌上赫然寫著:一生俯首拜陽明. 王陽 ...

王陽明:什麼樣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成大事的孩子?

王陽明:什麼樣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成大事的孩子?
<易經>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個"餘"到底是什麼意思? 今天借用王陽明的家庭背景聊一聊,到底什麼樣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成大事的孩子? 簡單說一下,王陽明,中國五千年 ...

王陽明:遇到惹不起的惡人,學會一件事,贏到最後

王陽明:遇到惹不起的惡人,學會一件事,贏到最後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大概就是"聖人"這兩個字,什麼樣的人才是聖人?資治通鑑裡面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 所以"聖人"在古代,是一種至善至美的人 ...

論語史鑑:正確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論語史鑑:正確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第十五篇第33章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 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及:逮也!從人從又(手) ...

王陽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王陽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處處中秋此月明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是充滿親情的節日. 天上月圓,地上人圓,花好月圓人團圓. 無論平時親人是否分隔兩地,但只要這一天,家人團圓,親人相聚,共享天倫之樂,人們就會感到格外的滿足與歡暢. ...

王陽明: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

王陽明: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
王陽明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說:"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 明武宗時期,王陽明因為得罪宦官劉瑾被貶官至貴州龍場.當時此地為窮鄉僻壤,民智未開,王陽明到任後因俗 ...

從王陽明賦詩看奢香修建驛道之艱辛

從王陽明賦詩看奢香修建驛道之艱辛
作者:高致賢 明代理學大師王守仁--王陽明寫詩為何會與一位彝家婦女--奢香有關?老王曾任過奢香修建的一個驛站的站長--驛丞. 奢香這位彝家少女,14歲從四川古藺嫁與貴州大方縣的藹翠為妻,20歲上守孀, ...

王陽明心學精髓句子

王陽明心學精髓句子
王守仁反對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戒律,反對盲目地服從封建的倫理道德,而強調個人的能動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學命題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論,具有要求 ...

王陽明對易經的解讀

王陽明對易經的解讀
提起易經首先想到就是聖人那句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聖人韋編三絕的時候他已經回到的魯國,這時他的心境早以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因此他老人家對易經的解讀多數還是從不易的角度. 而兩千年後的另一個 ...

做人須做蘇東坡,做事須學王陽明

做人須做蘇東坡,做事須學王陽明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人物不僅家喻戶曉,而且在世界上聲名卓著. 一個是蘇東坡,<法國世界報>曾經評選公元1000年至2000年的千年英雄人物,全世界有凱撒大帝等12位千年英雄當選,蘇東坡是中 ...

從藝40餘年演了50餘部戲,“做人做事,她都是標杆”

從藝40餘年演了50餘部戲,“做人做事,她都是標杆”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 "做人做事,她都是標杆!"10月9日,河南省藝術名家推介工程"風範靜雅·範靜藝術研討會"在鄭州舉行,來自省內外戲曲界的多位專 ...

王陽明的龍場悟道
我最喜歡的古代聖人,就是王陽明,迷他並不是寫了<傳習錄>.而是他在顛沛流離的流放中還堅持用經學要求自己.在龍場悟道,他有句話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我們現代人何嘗不是被& ...

聖人王陽明“談兒童教育”
"書館小童,百人以上,皆以過失袒謫,或以書醜得鞭"! 當時的情況是: 教師和家長粗暴地毆打兒童,不僅是合法的,而且被看作管束嚴格,受到人們普遍推崇. 流行的口頭禪是:"不 ...

矛盾的明朝②|明朝何以陷入財政危機?王陽明如何影響後世?

矛盾的明朝②|明朝何以陷入財政危機?王陽明如何影響後世?
包詩卿 x 澎湃問吧 踏遍四海.八方來朝,明代全盛時遠洋船舶噸位高達1.8萬噸,佔世界總量的18%.然而明朝終世都在開海禁海之間反覆不定,萬國朝聖的背後卻是國庫空虛,重農抑商的策略扼殺了資本主義萌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