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於“辛亥革命”的諸多描述中,很多人一直將重點放在革命軍和北洋軍的較量上,似乎清帝除了遜位之外沒有第2條路可走。但實際上在“武昌起義”後,清廷一直想辦法調兵鎮壓,國庫存銀不足時讓各地督撫出面協餉,還試圖向外國銀行借款,甚至不惜發行公債籌集軍費。只是清廷這次沒能成功借到鉅款,財政完全崩潰之後才被迫選擇遜位。
小農經濟下的封建王朝,長期以土地稅、茶稅、鹽稅為主要收入來源,一旦中央對地方控制力下降,內部迴圈失效財政就會崩潰。明朝末年官僚們只顧自己撈錢,崇禎帝節衣縮食求他們出錢剿匪卻沒能成功,結果李自成打進北京城後一下子就抄出至少3700萬兩。因此如何讓民間資本在國家危難時出錢出力,對任何正走下坡路的政府來講都是不小的考驗。
“鴉片戰爭”後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廷對內增設厘金和公債,對外又有關稅和外資作為支撐,軍費來源增多讓其在幾次大規模民變中成功自保。從1867年4月到1881年5月,光是胡雪巖為左宗棠西征籌措的款項中,來自國外銀行的借款本金就有6筆共1595萬兩。外國資金到來大大緩解了清廷的財政負擔,為左宗棠平定內亂、收復新疆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不少借款是拿海關、修路等權益做抵押,清廷實際上已淪為外國在中國的代理人。而超前消費的後果,就是債務越堆越多直到崩潰。“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之後,賠款壓力陡增讓清廷喘不過氣。
1907年,清廷決定參考袁世凱組建的北洋6鎮,在全國範圍內編練36鎮新軍,而且新軍編練計劃要在2到5年內完成。1908年3月,度支部下令各省清查賬單,準備為實施西式財政做準備。西式財政就是根據國家財政情況,結合政府各種計劃,再製定每年的預算,一切都按照預算來。清廷實施新式預算也是走向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但新式預算勢必會擋住各地督撫的發財路。即便是已經開展賬目清查工作,1909年11月各地仍拖欠474萬兩稅款。1909年底,為防止官員藉機私徵濫捐,各省應徵稅目和數量會在報紙上進行公開。但隨著賬目清查以及西式預算的推動,地方和中央在稅務上產生巨大分歧,直到1911年7月,國家稅和地方稅的專案、支出等才得以確定下來。
▲5年內編成36鎮新軍過於操切,導致新軍成為了國家財政的負擔。
編練新軍工作的啟動,讓原本就緊張的財政雪上加霜。1911年全國財政實際收入為2.63億兩,實際支出為2.69億兩,而同年陸軍軍費預算就高達1.1億兩,各省新軍軍費預算5400萬兩,旗營和綠營軍費預算2200萬兩,暴增的軍費開支給國家財政造成沉重負擔。按常理來講,新軍編練與裁撤舊軍應該同步進行,但清廷卻在1911年決定延緩舊軍裁撤,財政緊張程度進一步加劇。長期面臨財政問題的困擾,清廷才決定抵押鐵路修築權給外國進行借款,沒想到對川漢鐵路的回收間接引發了“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爆發後清廷原有的財政預算已無法完成,隨即轉入戰時預算。10月14日,度支部撥款100萬兩作為軍費讓蔭昌帶兵鎮壓起義。袁世凱10月27日出山,但條件之一是要求再拿400萬兩作為軍費,清廷迫不得已將造幣總廠、寧廠、粵廠的儲本現銀拿出來滿足袁世凱的要求。12月28日,國庫僅剩存銀28萬兩,這點錢連政府日常的運作都無法維持,更不用說用來應付各地起義軍。清廷此時已不信任新軍,但又得靠北洋6鎮鎮壓起義,擴充150個巡防營還需至少1700萬兩,只能多方籌措才可能再續國祚。
此時清廷還想向西方國家借款打仗,不過包括美國、英國、法國等多個國家均表示中立,原則上不同意向交戰雙方提供借款。但清廷還是在法國銀行找到了突破口,度支部先後2次同法國勾堆男爵簽訂借款協議,借款金額高達1.6億法郎,年息6釐,分60年還清。由於事態緊急,度支部先斬後奏在擬定協議之後直接簽字,然後才交給資政院稽核。法國看到其他國家紛紛保持中立後,最終沒有透過清廷的借款需求。多個省份也藉機向外國銀行甚至是商人借款補充軍費,終因西方國家保持中立或相關省份宣佈獨立只借到100萬英鎊(約合白銀750萬兩)。
到1911年12月中旬,清廷已失去對南方諸省的控制,北洋軍和革命軍陷入對峙階段,袁世凱甚在12月28日提出變賣盛京、熱河行宮內瓷器的想法。趙爾豐也致電內閣,請求朝廷允許暫借奉天省貴族的地租應急,因為那些人光地租一項每年進賬至少百萬兩,不過這條意見大機率沒透過,最後還是隆裕太后從內帑中拿出8萬兩黃金(約合白銀300萬兩)解燃眉之急。內帑就是專供皇家支出的錢,慈禧太后在位時每年開銷也有千萬兩,去世時還留下遺產上千萬兩。據估計在“武昌起義”爆發時,清廷內帑尚有存銀900萬兩,此前10月28日已拿出100萬兩讓袁世凱出兵,國內又有各種災患需要賑濟,完全依賴內帑清廷的運作只能維持到1中旬,而各省協餉又杯水車薪,清廷至此已是山窮水盡。恰在這時,北洋軍中傳言皇親國戚存放在外國銀行的資產高達3000萬兩以上,於是15位將領集體出面,請求王公貴族拿出私人財產購買公債支援作戰。
清朝第1次發行公債是在1894年“甲午戰爭”期間,當時清廷財政出現困難,又有外債即將到期,於是在9月發行“息借商款”,此公債共發行8個月,籌款1203.52萬兩。第2次是1898年2月10日為償還“馬關條約”的賠款發行“昭信股票”,發行期限不到1年,籌款不足1000萬兩。1911年12月,清廷第3次公開發行愛國公債3000萬銀元,約定年息6釐,分9年還清,並且要求王公世爵、京外大員、京外各衙門官吏以及公家職務者都有購買公債的義務,但這筆公債到12月底僅售出21萬110元。可見在大多數王公貴族眼裡,清廷已不值得他們去救了。1月3日,隆裕太后再次從內帑中拿出8萬兩黃金救急,皇帝的私人倉庫被掏空。
極少數人不願意放棄到手的榮華富貴,覺得自己能跟起義軍鬥一鬥,良弼、毓朗、載濤、載澤、鐵良等人在1912年1月19日成立“君主立憲維持會”,密謀先打倒新任內閣總理袁世凱奪取兵權,再由鐵良擔任總司令帶兵與革命軍決戰,希望讓君主立憲繼續推行下去。革命不是請客吃飯,而是要透過武裝鬥爭推翻腐朽的統治階級。起義軍在革命思想影響下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還會怕這個沒有實權的維持會?時年23歲的同盟會成員彭家珍決定刺殺良弼,1月26日晚,他趁良弼外出返家時引爆炸彈將其炸傷,2日後良弼重傷不治,從此滿清貴族們再也不提君主立憲了。2月12日宣統遜位,“君主立憲維持會”也隨即解散,中國從此進入共和時代。彭家珍在刺殺過程中不幸犧牲,後被中華民國追認為陸軍大將軍。
1914年4月,日本為策劃滿蒙獨立,重新扶持滿蒙貴族在東京成立“君主立憲維持會”。之後日本人各種聯絡滿蒙貴族,還出錢組織“勤王軍”,1917年張勳復辟的背後就有“勤王軍”的影子,復辟失敗後“君主立憲維持會”名存實亡。
▲度支部成立時官員們的合影,他們共同推動了近代中國財政改革的步伐。
總結:
清末面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但變局在帶來危機的同時也給清廷提供了更多生存機會,“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外資大規模入侵,清廷運作艱難卻還是維持了50年之久,期間還成功平定陝甘內亂並收復新疆。直到“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接連失敗,高額賠款讓清廷財政情況徹底惡化。而耗資巨大的36鎮新軍要在2到5年內完成編練,已無用武之地的八旗、綠營卻延緩裁撤,“武昌起義”爆發後發現國庫根本拿不出錢,匆忙轉入戰時財政。可接下來在2個月裡丟掉半壁江山,清廷信譽值大幅降低,對內對外的借款成效不大,失去談判資本的清廷只能接受共和。
清末稅收和財政方面的改革是資產階級改良派的自我救贖,儘管改革剛完成清廷就滅亡了,但相關制度深刻影響了後世。在清朝滅亡後的軍閥大混戰中,各大軍閥基本上也是靠稅收、協餉、外債、公債等多種手段籌集軍費。
參考文獻:
1. 劉增合.辛亥革命時期清廷的戰時財政運籌【J】《中華文史論叢》.2011.03(總第103期):18-52頁
2. 孫金玲.清末財政整理研究(1908-1911)【D】天津:天津師範大學;2011
這裡是通俗易懂的武器知識/戰爭歷史科普小站,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武器小站(wuqixiaozhan),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