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其發生地目前全國有幾十處,有的地方建成旅遊景點,有的地方不擇手段的爭取名人效應提高當地知名度。倒底哪一處是真實發生地,長期以來一直眾說紛雲。最近,筆者透過對大量的文獻資料進行篩選,無意中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卻發現了這個故事的真正發源地。可以確切地說,這是唯一的真實發原地,除此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牽強附會。
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記載在《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裡:齊侯(莊公)還自晉,不入。遂襲莒,門於且於,傷股而退。明日,將復戰,期於壽舒。明日,先遇莒子蒲侯氏。莒子重賂之,使無死,曰:‘請有盟’。華周對曰:‘貪貨棄命,亦君所惡也,昏而受命,日未中而棄之,何以事君?’莒子親鼓之,從而伐之獲杞梁。莒人行成。齊侯歸,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吊之,辭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罪,優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吊,齊侯吊諸其室”。意思是周靈王二十二年(齊莊公四年,公元前550年)秋,齊莊公姜光伐衛、晉,一度奪取了衛國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縣)。公元前549年,齊莊公從朝歌回師,沒有返回齊都臨淄,便突襲莒國(今山東莒縣)。在襲莒的戰鬥中,齊國將領杞梁、華周英勇戰死,為國捐軀。後來齊、莒講和罷戰,齊人載杞梁屍回臨淄。杞梁妻哭迎丈夫的靈柩於郊外的道路。齊莊公派人弔唁。杞梁妻認為自己的丈夫有功於國,齊莊公派人在郊外弔唁,既缺乏誠意,又倉促草率,對烈士不夠尊重,便回絕了齊莊公的郊外弔唁。後來,齊莊公親自到杞梁家中弔唁,並把杞梁安葬在齊都郊外。
《左傳》相傳為左丘明著,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我們沒有理由否定《左傳》關於杞梁妻要求齊侯按規範的禮儀吊念杞梁的事件。只是《左傳》中沒有提到哭的事,更沒有提到哭長城的事。沒有在《左傳》中記錄杞梁妻哭夫,不等於杞梁戰死後,杞梁妻沒哭她丈夫。其實在後來《禮記·檀弓》裡曾子說 “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這樣以來,就使《左傳》中的史實“杞梁妻拒齊莊公郊外弔唁”的內容更豐富了。由杞梁妻不僅讓齊侯弔唁杞梁,還有了“杞梁妻哭夫”的形象描寫,這種描寫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從《左傳》到《禮記》,我們已經弄清楚了杞梁確有其人,並在莒國之戰中戰死,戰死的時間是齊莊公五年(公元前549年)。
杞梁戰死後,其妻非常愛夫,悲痛萬分。但是仍然沒有哭長城的記載。後來出現的卻是哭杞城的記載。首先是西漢劉向的《說苑·善說篇》中說:“昔華周、杞梁戰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為之崩,城為之阨。”東漢王充的《論衡》中多次提到杞梁妻哭杞城的事。中國書法傑作東漢《曹娥碑》中“哀姜哭市,杞崩城隅”也說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
可見在漢代以前, “杞妻哭杞城”的說法已廣為留傳。需要說明的是《左傳》記載的杞梁是齊國將領,他戰死後“杞妻吊夫"在齊都臨淄也好,《禮記》記載的杞妻在臨淄哭也好,都不影響杞梁妻在杞國都城也哭過。既然古代最著名的歷史學都認為杞梁妻也哭過杞城,那我們就只能認為杞梁妻哭過杞城後,又回到齊都臨淄弔唁安葬。
現在的問題是杞城倒底在哪裡?杞梁屍首從莒國運回齊都臨淄是否經過杞城?
杞城自然是杞國的都城。杞國周初封於河南杞縣,史書罕有記載,《史記》中雖有《陳、杞世家》記載陳國、杞國兩國的歷史,但對杞國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而且還特別說到:“杞國微小,其事蹟不值得記載。”這就給後人研究杞國曆史造成很大障礙。北魏地理風物學家酈道元也認為杞梁妻哭杞城是可信的,但他在當時情況下不了解杞國的遷移情況,誤認為杞城在河南。如果杞城在河南,那杞梁妻是絕對不可能跑到河南去哭的。因此,他竟然把杞梁戰死的地方莒城,在《水經注》中註明是杞梁哭杞城的地方。這種註解是當時缺少歷史資抖的情況下沒有辦法的辦法。我們現代人對酈道元錯誤的註解應該予以諒解。
到了清朝康熙年間著名學者張貞先生晚年隱居安丘杞城村,他花費巨大的心血,撰成《杞紀》二十二卷,併入編《四庫全書》。從此,我們對杞國的歷史有了全新的認識。解放後,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和歷史學家們的不斷努,目前杞國曆史越來越清晰。公開資料顯示:公元前647年,由於淮夷與宋國的入侵,杞國被迫繼續向東遷徙。杞成公在位時期,將杞國遷到緣陵。到公元前544年,杞文公再把杞國遷到淳于(今濰坊市坊子區黃旗堡街道杞城村)。
下面我把《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裡。周靈王二十二年秋,齊莊公四年(公元前550年) 姜光伐衛、晉,奪取朝歌。公元前549年,齊莊公從朝歌回師,沒有回齊都臨淄便突襲莒國。在襲莒的戰鬥中,齊國將領杞梁、華周英勇戰死這段時間的杞國國君、在位時間、在位年數截圖如下: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從杞成公時(公元前654年)杞國遷到緣陵,歷經杞桓公、杞孝公後,到公元前544年,杞文公將杞城遷到淳于(今濰坊市坊子區黃旗堡街道杞城村)這一百多年時間裡,杞國的都城都在緣陵。杞梁於齊莊公五年,即公元前549年在莒戰中陣亡,杞梁妻哭杞城時,正是杞文公元年,即公元前549年,當時的都城正是杞國的都城從緣陵向淳于遷移前的第五年。也就是說杞梁妻哭的杞城就是緣陵。
那麼緣陵在什麼地方?《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緣陵即營陵,古城在今山東省昌樂縣東南五十里。”這地方就在昌樂縣營丘鎮的齊國故城遺址附近。這裡正處在莒國與臨淄之間,杞國或許就是杞梁的祖先所在地,杞梁作為齊國將領是帶隨軍家屬還是杞梁戰死後其妻去杞城迎柩,我們不得而知,但杞妻哭緣陵杞城是能讓人信服的。另外,具有唯物主義思想的王充在《論衡》中認可杞梁妻哭杞城,但不認為杞城是由杞梁妻因哭而崩。崩塌的原因可能是年久失修等原因造成,王充的觀點是正確的。杞文公即位時,杞國在緣陵已有一百多年,受當時建築條件的限制,又加上戰爭不斷,城牆一定也處於岌岌可危的程度。要不杞文公為何很快就遷都到淳于了。因此,杞梁妻哭城時,杞城牆崩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