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是南北朝時期有名的文學家,庾信出身在一個標準的書香門第,史書記載他的家族是“七世舉秀才”、“五代有文集”,意思是從祖宗八代開始都是比較有名的文人,這就厲害了,在古代,能有書讀的家庭,本身就比一般人家佔有先天優勢,而且智商這個東西,也得靠點遺傳因素。
庾信從小就聰明,又有機會博覽群書,尤其精通《春秋左氏傳》。標準的文二代、富二代,但是上天對他太過恩寵,不僅給他聰明的頭腦,還給他魁梧的外表的,據說他身高八尺,腰長達十圍,擱在現代,絕對可以在影視劇上秀肌肉力量,演個動作大片什麼的。
關鍵他還有個好老爸——庾肩吾,跟太子、皇帝都走得很近,所以十五歲的庾信進入宮中成為太子蕭統的伴讀小書童,成了太子從小的玩伴,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後來蕭統不幸去世,並沒有影響父子二人的美好前程。晉安王蕭綱(梁簡文帝)被立為太子,庾肩吾任太子中庶子(太子的侍從官,鐵桿跟班),主管文書,十九歲的庾信也擔任東宮抄撰博士(給太子、父親負責打打下手,抄抄寫寫)。
庾信年紀輕輕就達到別的文人一輩子都難以達到的高度,因為從小就順風順水,沒有經歷過多少波折,所以寫出來的文章雖然才華橫溢,但是文風特別浮誇豔麗,但當時的文人都爭相模仿他的文體,畢竟他是成功人士嘛,成功人士說的話、寫的文章往往會有更多的人聽跟學。他每寫一篇文章,都能在京城傳誦。
可是南北朝整個大氣候就不穩定,人的命運也跟著如浮萍,隨時不知道飄到哪裡。後來,庾信奉命出使西魏,就在他到達長安(西魏都城在長安)後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殺死了梁朝的皇帝蕭繹,庾信從此有家難回,一是他名聲在外,西魏人也知道他比較有才,二是他長期在梁朝的宮廷任職,深受梁朝皇帝的重用,德高望重,一旦回去,可以一呼百應。於是西魏皇帝把他留在長安,反正國都沒了,家也難回,不如在新的地方發揮才能,造福一方,在找機會回到南方,沒想到,這一呆就是一輩子,官是越做越大。
有人說,他為何不殉國?在南北朝時期,朝代更替頻繁,大家都習慣了,忠誠的觀念沒有那麼強。
後來,西魏被北周取代,北周皇帝宇文覺登基後,又是很重用庾信,做了刺史(相當於現在的市委書記)。
庾信能在各個不同的國家與朝代做官,而且能如此順暢,除了早年在宮中陪太子,熟知官場上的一切規則外,與本身的才學也分不開,如果一個平庸之士再怎麼會拍馬屁,也不可能贏得那麼多皇帝的信任與重用。
庾信通曉舊時的不少典章制度,為政簡要清靜,不喜歡搞政績工程,也不喜歡勞民傷財,管轄範圍內官民都很安寧。有時不為就是最大的有為,搞形式主義、浪漫主義、花架子,只能讓百姓疲於奔命,下屬疲於應付。
庾信的作為贏得皇帝的讚許。
然而有家難回,總是會思念,畢竟南方是他的老家,雖然現在梁朝已經不在。當時南方的陳朝與北周互通友好,寄居他鄉的南北人士,都允許迴歸故里。陳朝就請求放還王褒、庾信等十餘人,周武帝宇文邕只放還王克、殷不害等人,留住庾信、王褒不肯放。不久後,庾信被徵調為司宗中大夫(掌管朝廷禮儀的制定與執行)。
北周武帝宇文邕很喜好文學,庾信更是受到特殊的恩寵禮遇。當時北周諸位王爺都跟庾信有深厚的友誼,估計是北方的那些野蠻民族,對文學功底深厚的庾信非常仰慕,北周王公大臣的墓碑墓誌,大多拜託庾信撰寫。當時在北周只有王褒與庾信文才相當,其餘的文人,沒有能比得上他們。
但是庾信身居高位,又備受推崇,他活成了人人想要的樣子,可是庾信在夜深人靜之時,望著明月,時常感嘆:寶寶心裡苦啊!
因為他常有思鄉之情,便作很多詩詞歌賦來寄託情感。
《徵調曲》就是其中一個作品,《徵調曲》一共六首,第六首中寫道:“黎人耕植於義圃,君子翶翔於禮園。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意思是吃到樹上結的果實,便想到了結果實的樹,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頭。這就是成語“飲水思源”的由來。喝水的時候想起水是從哪兒來的,比喻不忘本。
庾信身處異國他鄉,雖然過上了每個文人都想要的生活,但畢竟不在故土,自己的文才本領都是在自己的家鄉習得,每次寫起文章,總能想起在故鄉學習讀書的事情,那裡有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風景,熟悉的家人。他始終都沒能回去,最後在六十九歲的時候病死,北周外戚楊堅(後來的隋文帝)建立隋朝以後,庾信的兒子庾立世襲爵位。(如果你喜歡我的作品,請給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