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豆老末兒
一大早,有位媽媽在群裡問:“我一直覺得餐桌上應該有禮節,不說話,但又有一個聲音告訴我餐桌上是輕鬆的地方,可以一家人一起暢所欲言。餐桌上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呀?”
我要說,這真的是一個很有覺察力的家長,能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且能表達出來,尋求幫助,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行為!
我們傳統中有一句話叫“食不語”。其實,不僅我們傳統教育中有這樣的說法,在國外也有這種類似的教育;在電影中經常看到一些畫面,吃飯前要禱告,禱告完之後呢,大家就默默地吃飯,如果孩子在餐桌上說話,會被斥責為不懂規矩。
那麼難道說,吃飯時就真的不能說話了嗎?吃飯時說話就是不懂禮嗎?
我記得佛教中有一個故事,講有一個小和尚問一個大和尚說,“師傅,怎麼叫修行呀?”
大和尚告訴他:“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做事”就是修行。
那麼真的說飯桌上不說話就是“好好吃飯”的修行了嗎?
正如這個媽媽所糾結的:自己覺得餐桌上應該有禮節,可是又覺得餐桌上是輕鬆愉快的地方,一家人在一起可以暢所欲言。這不僅是這位媽媽的糾結,也是很多人的糾結,只不過有的人並沒有感覺到這是一個問題,有的人意識到了並且感覺到了一種困惑,這個問題就呈現了出來。
其實,說話和有禮貌並不矛盾,而是“媽媽”自己心裡的一種認知模糊——什麼是禮節?導致了吃飯說話就是不禮貌的誤會。
什麼樣算是有禮貌呢?
在大眾認可的禮的基礎上,不同人的禮節的標準有一些不同。比如,我家老人在吃飯時就會不停地“讓”,包括自己的兒女,她說這是禮貌。而我感覺到這種“讓”讓我很不舒服,本是一家人,何必這麼不停地“讓”呢,更何況在自己家裡,我自己喜歡吃什麼想吃什麼我完全可以自己做主,自己動手,哪裡又需要讓呢?
於是我和老人對這種“禮”的認知不同。
那麼“禮”是幹嘛用的?
我的理解,“禮”是人在相處中為了讓自己舒適也為了讓他人舒適,也就是同時尊重到自己也尊重到他人的一種相處形式。所以說,“禮”是為人服務的,其宗旨應該是為了彼此雙方一種心理上的——舒適愉悅。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現在的認知,也許以後還會變。
由於以上的一種認知,所以,我覺得吃飯時的“禮”不等於沉默不語、埋頭苦幹飯。因為吃飯是為了什麼?也是為了吃飯人更好地活著、做事等,吃飯也是為吃飯人服務的。這樣想來,我越來感慨曾經讀過的 曾國藩的故事:
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的戰時期間,每天的早飯就會和他的幕僚們一起吃,在吃飯時和大家討論戰事,做出決策,安排一天的內容,或者是今後的方向,所以,早飯也可以說是他召開“軍事會議”的時間。既然是召開會議,自然免不了要說話的,特別是那是個沒有電腦沒有微信和高科技的時代,人只能在大腦的思慮之後,用嘴巴表達出來。可是這並沒有任何人說這是不禮貌的,這是不符合禮節的。
這樣看來,在吃飯的時候說話,不能和不禮貌,沒有禮節劃等號。
吃飯說話≠不禮貌
吃飯說話≠不合禮節
那麼接下來就是說什麼,怎麼說的問題了。
其實具體怎麼說,說什麼,每個人都 不一樣,無法用一文篇字說全了,可是我們可以有一個原則,那麼這個原則是什麼呢?
——我們的目標,讓自己和對方都更舒適,都感覺到心裡愉悅,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正向的感覺。
圍繞自己的目標,具體說話不說話,都是通向這個目標的途徑,具體說什麼怎麼說,或者是不說話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表達,則是個人的方法和能力的問題了。
如果要想把吃飯也作為對孩子的一種好的教育機會來做的話,也是有道理的,也是可行的,不過要想做到,則需要“家長”自己心裡清晰了自己的目標,才會真正地把所想運用到實際中,才會一點點地積累彼此的好感覺,才能逐步地實現彼此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