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在每日的生活中,無論是在學校或是家裡,獎懲的使用總會帶來不計其數的麻煩;儘管無論是家長或是老師,當他們想要透過獎懲來控制孩子時總會遭遇失敗;儘管有充足的研究已經證實基於權力的管教是無效且有破壞性的,可是許多家長、老師及教育者們都會執著於一個信念——一定要管教孩子。甚至有為數不少的“人性化教育”和“以孩子為中心的養育”等先進理念的倡導者也會為獎懲做辯護,認為獎懲在孩子們的健康發育過程中是必需的。而且實際上,我很難找到心理學家或者教育家會將管教看作是低效、過時並且是一種有傷害性的養育方式,即便是想找到小部分這樣的人也不那麼容易,但是在過去四分之一世紀裡我一直在倡導這個理念。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心理學聯合會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指出,多數心理學家會打自己孩子的屁股,同時有半數人認為學校可以選擇使用棍棒。
下面這個來自雷登與雷洛茲的研究報告提供了學校裡相關人員支援使用體罰的資料。
#孩子會被“慣壞”的信念#
很多人都相信,如果大人總是協助孩子滿足需求那麼孩子就會被“慣壞”。持此態度的大人會認為孩子們會無限制並且貪婪地索取。“慣壞”意味著孩子們變得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不考慮他人、無紀律、貪得無厭、無法承受沮喪,以及許許多多你能夠想到的那些與“溺愛”有關的負面詞彙。
當深陷會慣壞孩子的焦慮與恐懼中,家長和老師們就開始傾向不去滿足孩子們的需要。一項研究資料表明,在紐西蘭有69%的媽媽認為孩子是有可能被“慣壞”的。正是出於這樣的恐懼,參與這項調查的媽媽們都會壓制住發自內心的愛與溫暖,並且會壓抑自己想要幫助孩子成長與發展的熱情。
顯然,家長們並不瞭解,孩子們對親情等親密關係的渴望與生理需求(飢餓、口渴等)並無兩樣,都有要滿足的時候。許多大人也並不知道,當需求被滿足後,一個人更有可能迎來健康、美滿的人生。
# 驕縱是一個神話 #
有一種普遍存在的認識,認為今日孩子們所有的錯都源於父母的過度驕縱。我稱之為“對驕縱的誤解”。這讓人們將所有孩子們身上出現的壞事都歸因於驕縱,諸如青少年犯罪、濫用毒品、暴力、婚前性行為、酗酒、輟學、破壞公共設施、反抗權威等。
並且這種對驕縱型養育方式的責備也被強加於本傑明·斯波克博士身上,斯波克博士是《斯波克育兒經》的作者。我認為這非常不公平,斯波克博士的理念被大眾歪曲了。仔細閱讀斯波克博士的書及其發表的文章,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斯波克博士贊成“制定規則”,並且對“服從型的養育”和“無法堅定”的方式提出警告。他建議家長們“要讓孩子們清楚地知道他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並且要留意孩子看他們是否遵守了規則”。
最終,歷史也會承認斯波克博士為家長們做出的卓越貢獻。他向所有家長們分享了自己作為兒科醫生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這讓父母們擁有了養育孩子的信心、減少了焦慮,更重要的是,隨著家長們對孩子的接納,讓孩子們獲得了身心健康。若用效能訓練中的術語表達,那麼可以說斯波克博士幫助許許多多家長擴大了行為視窗中的無問題區——也就是說,在斯波克博士的幫助下,家長眼中那些孩子們的不可接納行為減少了。隨著家長接納度的增大,他們與孩子們一起的生活也更為愉快,而相互關係也更為融洽。
正是這些卓越的貢獻,我非常尊敬與崇拜斯波克先生。但是,我也希望人們能夠了解斯波克博士是一位富有經驗的兒科醫生,他與讀者們所分享的也主要是醫學知識。這些知識可以幫助父母們有效地解決健康、營養、睡眠、衛生、常見病相關的問題。但同時,也能理解他在心理學方面、諮詢技巧、親子關係、溝通技巧、解決問題技巧、衝突解決技巧、權威與權力、應對機制、價值觀衝突、獎懲及民主養育等方面的侷限。但是斯波克博士的確不應當被貼上“支援驕縱”的標籤。
# 推薦閱讀 #
《P.E.T.父母效能訓練:喚醒孩子的自律》是繼《P.E.T.父母效能訓練》與《P.E.T.父母效能訓練實踐篇》之後,托馬斯·戈登博士在P.E.T.父母效能訓練體系的又一力作。
在本書中,戈登博士貼合現代家庭教育痛點,從管教、獎懲、溝通、傾聽等養育熱門詞彙入手,基於對大量論文及文獻的探究,為父母提出了一個看待親子關係的新視角,處理家庭問題的新方式。不落入家長孩子誰輸誰贏的二元對立,不糾結於管教的尺度與邊界,用新的教育思維方式提高與孩子的溝通效率,適用所有情景,告別按圖索驥。
本書首先對“管教”“自律”“規矩”等現代教育中熱門話題的專業而全面的解析;對傳統教育裡獎勵與懲罰的呈現方式和作用機制進行了探究,並用實際案例揭示了兩種方式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礎上,書中給到家長及老師大量的實操指導,詳解P.E.T.溝通技巧和具體步驟。怎麼說孩子才會聽;如何有效傳遞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積極傾聽”更為廣泛的用途;如何應對沖突實現無輸家等。
P.E.T.父母效能訓練課程由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博士於1962年創辦。是全球第一個父母培訓課程,並歷經時代檢驗,現已成為父母培訓的經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