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十一長假,我和老公給常年帶娃的老人放了假,7*24小時帶娃,這才發現娃進入"Horrible Three”的階段,脾氣見長,各種擰巴。最讓我們頭痛的就是心口不一,明明嘴裡說著A,心裡要的卻是B,需要大人一次次猜她的心思,猜錯了還要大發雷霆。
例如,大人們在飯店裡聊天時沒有關注到她,她便生氣地趴到一個小角落裡不做聲。等大人反應過來去哄她時,她便無論如何也不搭理人,要求“不要打擾她,讓她安靜一下”。這時候要是真的放任她一個人蹲牆角,那麼一定會迎來一場暴風驟雨似的哭鬧。正確的做法是鍥而不捨地哄她、溫言軟語地寬慰她,這個三歲的小人才會慢慢舒展開緊鎖的眉頭,重新高興起來跟大家玩耍。
再比如,她習慣喝牛奶時讓大人給她講故事。心情好的時候,她會直接找出要聽的故事書遞到大人手上。要是遇上心情不佳,那可就糟糕了,拿出一本故事書,她搖頭:"不要這本”,再找出另一本,她乾脆扔掉:“不聽這個”,如此迴圈往復,不肯直接告訴你要聽哪本,非要搬出家裡的近百本故事書,直到找到她心目中的那本作罷。
好不容易安撫好小傢伙,女兒在我的懷裡安然入睡。抵著她那毛茸茸小腦袋,回想著她剛剛那一幕胡攪蠻纏,我又好氣又好笑,卻突然頓悟:年輕女孩戀愛時的所謂的“作”,不也是如此嗎?
譬如,男朋友做出了什麼讓自己不高興的事,不會當場清晰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喜歡搞冷戰,用情緒化的應激反應引起男友的重視,在男友一連幾天低三下四地哄、低聲下氣地當舔狗後,再施施然指出:是因為你上次說的什麼什麼話、做的什麼什麼動作,讓我不開心了。
又或者,面對一件事,自己想要什麼、希望男友怎樣做,又不願直截了當地訴諸於口,希望跟男朋友玩“猜猜猜”的遊戲,猜得中說明你愛我,猜不中則說明你一點也瞭解我,於是愈發作天作地。
想起年輕時,自己和朋友多多少少有過這樣的舉動,有些女孩還不錯的戀情,就是這麼”作“沒的。於是有些汗顏——原來戀愛時的種種擰巴的表現,其底層邏輯竟與三歲小兒無異——因為沒有安全感,不能放心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訴求、抑或是對自己的需求有一種本能的羞恥,於是以一種戲劇化的方式表達不滿,希望藉此引起他人的重視並滿足自己的需求。可是如果一開始就能心平氣和、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需求,能省下多少口舌、避免多少溝通成本啊?
問題是,對於一個鬧彆扭的小朋友,為人父母者也許會有足夠的耐心去安撫、去寬慰,去幫助幼兒逐漸學會合理地表達自己的訴。而在兩個成年人的戀情中,你怎麼能期待另一半肩負如此的重任,去養育你不成熟的人格呢?畢竟,那是你並肩作戰的生活伴侶,不是負責教養你的父母啊。
有些女孩很幸運,遇到了一個願意無限遷就她的男人,用博大的胸襟包容治癒了她;大多數如你我一般的平凡女孩,在經歷了失敗的戀情、生活的磨礪後,會反思、會成長,最終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女人;卻有那麼一些女孩,到了25歲、甚至30歲,在人格發育的某些方面,彷彿永遠地停留在了幼兒的水平線上裹足不前,終其一生都在感情中無止境地討要情緒價值,永遠試圖從另一個人身上一次次地去確認自身的重要性。
也許,最幸運的情形是,一個孩子在她童年時便得到充分的愛,在一個令她覺得安全感十足的家庭環境中,學會與人溝通、學會心平氣和地提要求並滿足自己的合理需求,從而逐漸發展出足夠成熟的人格。那麼,她早在孩提時代或許就能輕鬆越過了這道坎,而不必等到成年後還一次次陷在無果的戀情中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
所謂“贏在起跑線”上,也許不是識了多少字、會了多少算術題,而是家長努力去創造出一個充溢著愛與自由的家庭氛圍, 讓孩子自在舒展地成長。
這麼胡思亂想的時候,家中的老人推開房門,邊搖頭邊數落起我和老公來:“可不能像你們這麼寵孩子,得給他立規矩。”
我和娃爸相視一笑,聽過算過。我們下定決心:長假過後,儘量多花點時間陪女兒,萬事順著女兒來。畢竟,愛與自由才是一個人鮮活生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