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馬南頻道 曉中
據環球網報道稱,美海軍新戰略指南首次承認“中國和美國的海軍軍力旗鼓相當”。美海軍部長在這份新戰略指南中,把中國列為美國海軍面對的四大挑戰之一。他宣稱:“中國帶來挑戰是長期的,至少一個世代以來,美國首次面對在海軍實力上可匹敵、並積極部署軍力以挑戰美國原則、夥伴關係與繁榮的戰略競爭對手。坦率地說,理想的目標不是與中國交戰,沒有人希望進入一場衝突。”對此,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認為,在面對中國這樣實力對等的對手時,就得想出新方法,不能像對付伊拉克、阿富汗那樣單靠武力蠻幹。
無獨有偶,隨著近期中美高層進行對話,從天津、蘇黎世的直接會談,到各種通話,美國均發出不發生衝突、防止戰爭的聲音,這對於緊張的中美關係來說,無疑是個好訊息。對此,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著重強調,在核武器武裝的大國之間的軍事行動中去衝突化,要處理危機和防止戰爭。不僅如此,近日,美國防部前副助理部長科爾比,也在新書《拒止戰略》中說,臺灣正處於極度危險中,因為美國人不會為臺灣而戰。此外,即便是美國總統拜登也強調,要避免競爭轉向衝突,透過確定合作重點和優先領域,避免誤解誤判和意外衝突,推動美中關係重回正軌。
顯然,美國已意識到與中國爆發衝突或戰爭並不可取,這對於華盛頓來說,弊要遠遠大於利。眾所周知,中美近5年來,一直處於激烈交鋒狀態,從特朗普到拜登,雙方在各領域競爭都處於白熱化狀態,這種情況對於兩國來說,都非常不妙。一方面,大國之間的對抗,基本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作為同樣體量的大國,中美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毫髮無損擊倒對方,因此,鬥而不破才是大國競爭應有的底線。如今中美關係面臨突破底線的危險,華盛頓為中美關係熄火降溫,無疑是明智之舉。另一方面,美國多次在反華問題上吃了閉門羹,不僅很多盟友不支援美國,很多國家更是直接表態,不會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加之北約內訌不斷,德法主張歐盟擺脫美國,實現獨立自主,如果美國一意孤行與中國交惡,只會讓其陷入四面楚歌之中。
事實上,美國根本就沒有與中國對抗到底的資本,更沒有與中國競爭到底的必要,合作才是兩國最好的選擇。當前,美國最大的問題不是中國,而是黨派鬥爭嚴重,種族問題突出,疫情蔓延失控等,這些才是美國最大的危險。如果,美國這個時候非要針對中國,那麼相當於內外都將面臨巨大壓力,一個內部無法保持穩定的美國,自然也不會有多大沖擊力。美國與其給自己樹立一個強大的敵人,不如偃旗息鼓,先把自己的問題處理好。
最重要的是,美國多次對華出手,但結果都以失敗告終。一是美國妄圖使用貿易戰打敗中國,卻遭到中國強力反擊,甚至還促成中歐貿易大幅度增加,削弱了美國市場地位。二是美國妄圖使用技術封鎖阻滯中國發展,這更加堅定了中國自主創新發展之路,透過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中國的北斗系統、人造太陽、量子通訊、隱形戰機等不斷面世,數字應用技術也走在了最前沿。三是美國妄圖拉攏盟友反華,卻引發盟友不滿,德法與中國頻頻連線互動,俄羅斯與中國強化合作,韓國、新加坡、東盟等,直接表態不會選邊站,反華論調儼然不受待見。
因此,如今的美國在對華問題上,可謂是患得患失,更處於騎虎難下的局面。華盛頓既不想被中國超越,但又無法遏制中國發展,既不敢跟中國較真碰硬,還要提防其他國家或組織,坐收中美鬥爭漁翁之利。但是中美之間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合則兩利,鬥則俱損。客觀而言,大國之間可以有磕磕碰碰,也可以有競爭,甚至是鬥爭,但和平是不能逾越的紅線。如果美國違背了這一基本規律,那麼,終將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既遏制不了中國的發展,也會導致自己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