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8日晚, 蘇聯根據雅爾塔會議精神,忠於同盟國義務,宣佈從次日起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晨,蘇聯元帥華西列夫斯基指揮著157萬蘇聯軍隊對盤踞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日軍發動了進攻。
僅僅一週左右,關東軍就被打得七零八落,除了少部被消滅後,大部分被俘了。
但是說起來,日本在東北的軍事力量並不弱。主力是號稱“皇軍之花”的關東軍,達到了70萬人,還有近20萬的偽滿軍隊。
從牌面上看,日本處於劣勢,這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就是人數上的優勢,至於偽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再說,從武器裝備上,雙方的差距也不小。
蘇聯的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有目共睹的,能夠在如此被動的局面下,頂住德國的入侵,實在是不容易。
但這麼差距竟然如此之大,如此龐大的一支力量,竟然在短短一週就頂不住了,實在是令人咂舌,難道兩軍實力差距這麼大?
首先需要說明一點,如此龐大關東軍,並沒有完全被蘇軍所消滅,大部分還是俘虜了。所以時間很快,如果要徹底消滅這麼一支軍隊,恐怕一週消滅不了。
有人說了,日軍本來就打不過蘇聯,在東北,日本曾多次挑釁過,結果不管是在張鼓峰事件還是在諾門坎事件中,關東軍都沒有佔到什麼便宜。
這也是日本多少次想北上卻猶猶豫豫的原因。
但是,如果單純的認為兩次區域性戰役就把日本唬住了,那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那麼反法西斯反倒簡單了,中國也不用抗日這麼久,失去了那麼多士兵和百姓。美國也不用在太平洋損失幾十萬人,只要讓蘇聯唬一下日本就可以了。
這裡面關鍵問題還在於形勢變了。
日本本身只是一個島國,還需要支撐龐大的戰爭需要,兵力實在是有限。所以在日本南下開闢新的戰場時,關東軍只能南下參與作戰。
雖然日本也一直在為東北的關東軍擴充兵力,但只是一種表面的膨脹,武器裝備和戰鬥素養今非昔比了。換句話,戰鬥力減弱不少。
從日本國的角度看,當時整個戰場形勢都不好,關東軍在南下作戰時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煩,基本上戰略進攻沒有了,更多的只是防禦。
到了1945年,日本就更加被動了。國內也維持不了如此龐大的戰爭機器繼續運轉了。所以關東軍在士氣上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在此消彼長的實力對比下,關東軍自然就變得不堪一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