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圈,有一種人最令人佩服,那就是堅持跑步的老人們,他們比你年長几十歲,有的人跑得比你還遠,有的人跑得比你還瘋狂,有的人跑得還比你快,他們的精神和意志令人感動,真可謂老當益壯,讓年輕人所佩服,瞬間讓人不禁感嘆: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82歲張懷敏半馬2小時38分完賽
在10月10日舉辦的保定馬拉松比賽中,有一位特殊的選手,他是來自山西省臨汾市的張懷敏,張老先生以82歲高齡完成半程馬拉松比賽,最終用時2小時38分,再一次證明,運動不分年紀,它能給予每個人更多蓬勃的生機。
他跑過的地方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無數參賽者和觀眾都情不自禁的為他歡呼鼓掌,他樂觀的笑容和精神矍鑠的狀態鼓舞著每一個人,這也讓現場不少參賽者感嘆:“太厲害!希望我也能堅持跑到82歲。”
#70歲勵建安7天跑7場全馬
70歲的勵建安不僅是名資深跑者,同時是醫學院士,科學家、醫學家,也是我國康復醫學事業的奠基者之一、是知識淵博的跑步群體中最能跑的老齡跑者。
勵建安教授去年曾完成了7天7個半馬挑戰,今年國慶節,他又在無錫太湖之濱完成了環太湖7天7個全馬挑戰,賽前他為自己制訂了穩紮穩打的策略:一般勵教授全馬用時在400-430水平之間的,此次挑戰他將自己的全馬用時降至500-530之間,其中只有一天跑進500以內,事實也證明了這一策略的正確性。
或許有些人會對勵教授這個瘋狂挑戰提出質疑,認為7天7個全馬可能屬於過量運動,精神值得鼓勵,但做法不值得效仿,勵教授給出了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見解。
勵教授認為:每個科學實驗都是挑戰未知和不可能,他就是用他自己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他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具備一定的探索精神。一個積極的心態,彼此鼓勵,合理使用身體,是能夠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運用科學,因人而異,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一直以來都是勵教授在運動方面努力踐行的基本原則。他是在身體可以承受的情況下不斷試探自己身體的極限,要說一點肌肉反應沒有,那肯定是假話,但總體來說,每天肌肉反應比較輕微,並不會對繼續奔跑產生影響,更沒有發生一些跑者跑完全馬後無法下樓、行走不便的情況。
他說肌肉如果只是酸,那麼這樣的反應是正常的,而如果到了痛的程度,說明負荷真的就是有點大了。
#61歲施密特芝馬255完賽
史蒂夫·施密特生於1960年9月28日,前不久剛剛度過了自己61歲的生日。在這場比賽中,他以2:55:52的成績完賽。半程1:27:40,這前後段體能分配真是老道,完全沒有掉速。
來看看施大爺的分段用時:
每5公里用時都控制在21分上下,每英里配速控制在6:40到6:47之間,跑得真穩!
在去年1月的休斯頓馬拉松中,大爺以2:58:07的成績完賽。經歷了疫情,歲數也長了1歲,但大爺的速度卻快了2分鐘,實在是太厲害了!
大爺的全馬PB則是在1984年的彭薩科拉馬拉松上創造的,2:37:03。30多年過去了,大爺的完賽時間只慢了10幾分鐘,佩服。
上面的這些主人公,都是白髮蒼蒼的大爺們,但是他們身材結實硬朗,精氣十足,都是不折不扣的跑步愛好者。
而正是這些“硬核”的老人們,也更能讓跑步作用和意義,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跑步不僅讓他擁有了健康體魄,同時對於人生也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
對於我們這些普通跑者來說,跑步的過程並沒有伴隨著打破記錄、神奇故事,但看似平凡的堅持,在數年後就會成為不斷獲取活力和自信的源泉。
向這些厲害的高齡大爺們致敬,祝福他們在這條熱愛的賽道上,跑的更久、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