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沙晚報
數字孿生技術如何賦能物聯網?類腦計算晶片研究還存在哪些挑戰?17日,2021世界計算大會國際青年“菁英薈”論壇在中南大學舉行,計算領域優秀青年學者齊聚,以“演算法·算力·算據”為主題,站在國際視野,分享技術創新和前沿研究。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鄭緯民在主題演講中認為,很多系統軟體設計都是基於傳統硬體,加上新型儲存器件的出現,現在正是從頭開發先進的系統軟體的時候。“外國年輕人能做到的,中國年輕人也能做到,關鍵是現在就開始做,湧現一批沒事就寫個作業系統的年輕人。”他總結說。
“數字孿生是極具潛力的戰略性技術,目前大部分研究工作集中在智慧製造領域。”歐洲科學院院士張彥介紹,物聯網面臨海量連線、可信安全互動、超低延遲約束、資源消耗大等新挑戰,數字孿生賦能物聯網具有數字-物理雙向互動、突破時空和資源限制、自我更新與持續演進等六大優勢。他深入剖析了數字孿生賦能物聯網的發展趨勢和應用,諸如在邊緣網路、無人機巡航、6G、車聯網等典型場景時所面臨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資訊與智慧學部常務副部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執行院長李向陽認為,工業網際網路作為下一代工業基礎設施,將重塑整個工業生產製造體系,形成裝置上網、企業上雲、遠端管控的新型智慧製造體系。他提出工業網際網路迫切需要新“四化”,即裝置、人、環境、生產過程等的體系化、融合化、標準化和平臺化。
中國人民大學資訊學院院長、高瓴人工智慧學院執行院長文繼榮在“超大規模多模態預訓練改變了什麼”主題演講中,探索了AI在多模態環境中學習語言的可能性。其團隊利用網際網路產生的上億對圖文研發的通用多模態預訓練模型,正在聯手相關企業打造“AI心情電臺”,透過一張照片可以找到對應的歌曲。多模態預訓練後的神經網路甚至能“理解”古詩句的意境,透過一句話就能自動畫出一幅畫甚或是生成連環畫。這一幕幕奇妙場景引發青年學子濃厚興趣。
北京大學資訊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兼微納電子學系主任蔡一茂、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陳偉能、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吳帆、阿里巴巴達摩院醫學人工智慧負責人呂樂等分別作主題演講。
本次論壇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工業和資訊化部主辦,湖南省工業和資訊化廳、長沙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共同承辦,中南大學協辦。全媒體記者 徐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