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孫瑜
老照片裡,三位科研人員正在極簡陋的防護條件下,手工進行炸藥部件的研製操作。
時任北京九所二室二組炸藥成型工藝技術組長的劉振東,沒有出現在這張老照片中,但炸藥研製正是他所從事的工作。
現年91歲的他在採訪過程中屢次告訴記者:“能參與第一顆原子彈的製造,我倍感榮幸!”
炸藥部件是原子彈製造的重要環節。
高能炸藥被喻為引爆原子彈的“扳機”,爆轟試驗是原子彈能否成功的第一步。
20世紀50年代末,中蘇關係惡化,蘇聯撤走了援助專家,帶走了大部分資料。我國下定決心自力更生,早日研發出“爭氣彈”。
奉命於危難之間,北京九所(今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成立二室負責爆轟物理,任命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的工程物理學家、後來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陳能寬為室主任。
在河北省古長城腳下,炸藥部件研製的帷幕正式拉開了。
打響爆轟試驗第一炮
拉開帷幕的地方有一個代號,叫做“十七號工地”。它指位於河北懷來縣軍都山和官廳水庫之間、古長城腳下的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爆轟試驗場。這片土地孕育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雛形。
如今,這裡鬱鬱蔥蔥,曾經的移動沙丘上樹木成林,隱約可見數條小路。
時間倒流回1960年。
十七號工地地處風口,冬春季節,塞外南下的強勢氣流灌進這片區域,捲起漫天風沙。
一大批科研人員和工人來到了這塊土地。
冬天的試驗場裡,並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張床。木板架成一個通鋪,鋪上草墊子,幾十個人就一個個睡在上面。房內未裝暖氣管路,只能自己燒煤爐取暖。
寒風瑟瑟、條件艱苦,依然抵擋不住他們熱火朝天的幹勁。
沒有先進的儀器裝置,大家就搞“土法上馬”,想點子、找路子,用鋁鍋、鋁勺充當熔鑄炸藥的容器,用鋁焊接出雙層的桶來融化炸藥。
二室工人用鋁桶、鋁鏟等簡陋工具加工炸藥。圖片來源:《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中收錄,劉振東提供
劉振東告訴科技日報記者,“1960年4月28日,五一節前夕,我們正式打響了爆轟試驗的第一炮,大家士氣都非常高漲。”
理論與試驗結合,找到最佳配比
第一炮打響後,原子彈炸藥部件研製工作更加緊鑼密鼓地展開。
“十七號工地一年四季都在打炮,最多的時候一天爆了22次。”劉振東說,為了提高爆轟效果,必須頻繁試驗找到混合炸藥的最佳配比。
製作炸藥然後爆炸,聽起來是很簡單的事情。可實際上,它包含了無比複雜的流程。
當時,炸藥主要由TNT和黑索金兩種成分構成。首先需要對炸藥進行拆裝、檢查成分並用天平稱重。透過高爆速組、低爆速組發料,檢查模具,測烘乾箱溫度等步驟,才能進入澆注、護理、攪拌、護理、再攪拌的炸藥製作環節。最後,還有炸藥的正常化處理、打冒口開模、取樣切割、理化分析等工序。
每個工序背後的實際操作都是精細活。
融化炸藥的過程需要工人用木棒攪拌。當時還有句戲稱,叫做“棒子底下出尖端”。
“就好像醫生動手術、廚師炒菜似的,攪拌炸藥時必須全神貫注,還得保持一定的溫度,否則會影響炸藥元件的質量,甚至導致炸藥無法澆注。”劉振東說。
17號工地工人澆注原子彈炸藥部件。圖片來源:《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中收錄,劉振東提供
劉振東所帶的小組還負責炸藥澆注成型。
他說:“澆注炸藥一般小的藥柱一天可以成型,大的則需要三天。打炮幾微秒就完了,而製作可能需要三天,操作時間差太多。所以,我們組都是加班加點地幹,沒有換休,只能互相倒班,才能配合上打炮組的速度。”
透過一次次的摸索試驗,技術工人和科研人員學習陳能寬、王淦昌等人教的理論,與爆轟試驗資料互相支撐,共同找到了炸藥研製的最佳配比,突破了炸藥部件研製的各個技術難關。
重返十七號工地,在爆轟試驗場紀念碑前合照(右三為陳能寬,右二為劉振東)。劉振東供圖
吃柳樹葉也要早日製出炸藥部件
在17號工地那段日子裡,正值國民經濟三年困難時期,主副食都供應不上,大家每日都飢腸轆轆。肚子實在餓得難耐,只能衝點醬油膏水充飢。
為抵抗飢餓,大家還進行“精神會餐”。你說你曾經吃過什麼,我形容我吃過的美味。聊會天,彷彿飢餓就不再那麼難以忍受。
劉振東笑著告訴記者:“我是組長,要帶頭做示範,因此幹活比別人都賣力。有人稱我是‘拼命三郎’。但無奈我胃口也比別人大,困難時期,路邊的柳樹葉還沒長大,就已經成我的盤中餐了。”
春天吃柳樹葉,夏秋之際吃野菜,秋天去果園撿落在地上的沙果吃。
攪拌炸藥時,人嘴裡是苦的。攪拌時氣體向外揮發,戴著口罩不太管用,可不戴會更嚴重。
“工人都非常能吃苦,防護手套和防護服不足,也照樣工作。”劉振東動情地說:“他們任勞任怨幹最危險的活,確實把自己的一生獻給國家,獻給核武器事業。”
就是在這樣極簡陋的條件下,科研人員與工人們不斷記錄每個炸藥部件製作的相關資料,開會討論,分析問題和瑕疵,找解決辦法,最終一步步提高炸藥部件的製作質量和爆轟效果。
“這是集體的勞動結晶。”劉振東說。
1963年,在十七號工地上成功研製出原子彈炸藥成型相關資料的九所二室遷往青海省二二一廠。在那裡,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炸藥部件完成組裝。
在二二一廠二分廠218研究室從事新型炸藥研製的技術員楊篤對記者說:“我們就是去祖國需要的地方。祖國需要,我們就來了。”
黃沙吹不去歷史的印痕。對每個參與“兩彈一星”建設的人而言,那都是他們最為榮耀的事業。
隱姓埋名三十載,終身報國不言悔。
編輯:張爽
稽核: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