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選右上角加'關注'】
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長期從事水資源和生態修復方面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在水資源演變及其生態效應、水質性缺水評價和河流生態修復等方面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成果。在Nature、Scienc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Climate Change等刊物發表論文130 餘篇,出版中英文著作6部。發表文章被Nature、Science等期刊文章引用5100 餘次。
土壤與人類福祉休慼相關。土壤支撐著人類糧食安全。全球約95%的食物直接或間接產於土壤。土壤儲存了1.5萬億噸有機碳並調節著溫室氣體排放,對於減緩全球變暖起著重要作用。健康的土壤能夠涵養水源、淨化水質,具有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土壤中的生物多樣性佔地球生物多樣性總量25%以上,是未來生物技術發展的重要基因庫。
土壤退化是人類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全球33%的土地因侵蝕、鹽鹼化、酸化和化學汙染而出現中度到高度退化。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土壤汙染治理和修復工作。2016年,國務院印發《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拉開了土壤汙染治理飛躍式發展的帷幕。2019年《土壤汙染防治法》正式實施,標誌著土壤治理與修復進入了有法可依的階段。截至2020年末,全國各省、自治區、市已公佈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中,涉及需修復地塊500餘塊。土壤汙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生態修復取得了顯著成績。土壤治理與修復從理論到技術再到實踐,都有了很好的創新和快速的發展。
目前,“美麗中國”和生態文明建設對土壤修復的綠色可持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有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筆者建議:
第一,用漸進式生態修復理論指導土壤汙染治理,即分階段、分步驟地採取“環境治理、生態修復、自然恢復”的策略,對受損生態系統進行循序漸進的修復。“環境治理”是針對遭重度破壞的生態系統而採取的預防與治理措施。環境治理包括去除土壤中的有毒汙染物、清除固體廢棄物、改良土壤以提高土壤的生產力等。“生態修復”是針對嚴重受損的生態系統採取人工措施,將生態系統修復到某一參照狀態的過程。“自然恢復”是指在輕度退化或經修復得到很大改善的情況下,生態系統依靠自身恢復能力,朝著健康方向發展的策略。土壤具有生態彈性,在受到干擾後會迅速地自我恢復。漸進式生態修復理論的重點在於“對症下藥”,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修復模式和路徑,達到恢復土壤健康和生態功能的目的。
第二,重視土壤生態系統調查和監測。生態系統調查和監測是實施漸進式生態修復的基礎。在土壤修復專案初期需要編制基準條件資料庫,以確定土壤受損程度以及人類干擾的程度,並明確修復目標,為修復後效果提供對照。在土壤修復專案開始時,需要有可量化的修復目標和可監測的具體指標。在開展土壤修復期間甚至專案完成後,仍需要定期監測以確保土壤修復效果的持續性。
第三,充分發揮新技術在土壤汙染治理中的作用。與地面監測相比,衛星遙感可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更容易獲得範圍廣泛的監測結果。無人機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資料獲取便捷、搭載平臺多樣、資料質量高等優勢。建議充分發揮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新技術作用,開展更大範圍的、動態的土壤監測,輔助土壤治理與修復工程的實施。
第四,探索生態修復與生計改善的雙贏模式。有研究表明在生態脆弱地區,修復工程也可能會導致失業率增加以及居民收入減少。因此,在開展土壤修復時,需要特別注意選擇合適的生態修復模式,結合綠色產業發展,實現生態修復效益最大化,造福於民。只有探索出了生態修復和居民生計改善的雙贏模式,才能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實現人土和諧。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轉載自生態修復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資訊平臺聯絡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