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重慶江北觀音橋公社,社員劉定全在勞作時,挖出一塊奇怪的印章。經文物專家鑑定,這是一枚極為珍貴的漢代黃金印章,價值千金,無法再用金錢衡量。但作為文物的發現者,劉定全只得了一張獎狀,350元的獎勵。
時至今日,距離劉定全上交文物已經過去30多年,但在2008年,他又接到一個來自重慶博物館的電話。莫非國家要額外追加獎勵?劉定全一家的生活,會因為這枚黃金印章,就此走運發家,少奮鬥幾年嗎?
雖然26年過去了,這次電話還是喚醒了劉定全當初挖到金印的久遠回憶。當時他還以為金印只是一塊普通的黃石頭,起先並不在意。直到在陽光的照耀下,“黃石頭”發出了炫目的金光。出於獵奇心理,劉定全湊上前看,這才發現了黃金印章。
獲得至寶,劉定全放下農活,揣著寶貝金印,馬不停蹄地趕回家中。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剛回到家中,他就對妻子說,“咱家要發大財了!”不等妻子反應,劉定全就掏出了金印。
這枚金印整體由上下兩部分構成,上部分狀似神龜,下半部分呈方形,通身金黃。劉定全的妻子還細心發現,金印的底部有紅色雕刻的字跡,雖不知寫的什麼,但一看就知道不是現在的字型。夫妻二人圍著金印觀摩半天,雖然金印存在相像文物的特徵,心情平復後,他們還是得出一個截然相反的結論:金印是假貨。劉定全鬧了“烏龍”。
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就在金印上面。我們都知道,黃金很硬,一般不會輕易留下劃痕。許多人在驗證黃金真假時,都喜歡用牙齒把關。牙齒咬上去,要是沒有牙印,說明黃金就是真金。劉定全和妻子用的也是這個檢驗方法。遺憾的是,金印上面出現了牙印,而且劉定全的妻子還沒有用力咬。
發財夢落空,妻子時不時會拿這事打趣劉定全。平時家長裡短,和鄰居扯閒話,劉定全的妻子也會把這事當作笑料,講給鄰居聽。一來二去,金印就在村裡慢慢傳開。有些鄰居出於好奇,還會特地上門來看看這枚“假金印”。
劉定全也很會安慰自己,雖然金印現在是假貨,要是當作傳家寶貝,一直傳下去,說不定日後就是文物了。抱著這個想法,劉定全還是一口咬定,“假金印”就是文物。謊言重複幾千遍,就成了真理。時間久了,大家都跟著劉定全說“假金印”是文物。
村裡的人知道文物是“假”,沒把金印當回事,但不知實情的文物販子聞風而來,更有甚者,願意出高價購買。在與文物販子交涉的過程,劉定全漲了不少知識,比如,對於黃金而言,有軟硬黃金之分。軟黃金純度更高,相比一般的硬黃金而言,更具收藏價值。一般市面上的黃金飾品,都是軟黃金新增其他成分所制。
這一點極大地點醒了劉定全,莫非自己的金印就是軟黃金,所以才缺乏硬度。劉定全又聯想到,古代的金器因為鍊金技術不成熟,黃金制物都是高純度的軟黃金。所以,劉定全更加堅定,可能自己手中的這枚金印就是貨真價實的古代文物。
有了底氣,劉定全轟走了文物販子,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查詢和金印相關的文獻資料。由於農村地帶在文物方面資訊封閉,加上繁重的農活,一段時間下來,劉定全一無所獲。但他沒有輕易放棄,想到了一個更為可取的方法,直接去博物館裡面,看看有沒有與自己金印相類似的文物展品。
這次博物館之行,劉定全大有所獲,他在重慶博物館展廳內發現了一枚漢代金印“朔寧王太后璽”。這塊金璽也是龜形,底部刻有字跡。劉定全細細觀察金璽各個區域性圖片,再根據圖片下方的介紹,他驚奇地發現,自己家中的金印在鈕式、印體、色澤方面,都和“朔寧王太后璽”如出一轍。劉定全認定,十有八九,自己手中的金印也是這個時期的文物。
這時候劉定全為難了,他雖然不懂文物法,但他知道撿到東西要上交的道理。可金印在手,誰又輕易捨得割捨呢?上交國家,一時捨不得;不交,內心又煎熬,過意不去。一下劉定全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
劉定全藏不住心事,金印又在村子裡引起了軒然大波,這次還驚動了當地的文物部門。文物專家登門拜訪,說要看看金印,是真是假。劉定全這下如釋重負,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下來了。天意如此,將金印拿給專家鑑定時,他就做好了上交的決定。
專家告訴劉定全,金印底部篆刻的印文是“偏將軍印章”。據文獻記載,“偏將軍”其名起源先秦,盛行兩漢,是古代的官職,這一官職可追溯到春秋時期。偏將軍一般是皇帝授予,大將軍在得到皇帝的允許後,也可以自行拜授。歷史上有名的偏將軍有關羽、馬超、黃權等人。
至於偏將軍印章,則是漢代的一種官印製度,印章作為權力的象徵,能使用龜形印章者,都是位高權重的長官。中下級的官員只能使用鼻紐,不能使用龜紐。按照這番推論,劉定全撿到的“偏將軍印章”可能就是出自某位漢代將軍之手。至於是哪位將軍,具體詳情,還有待專家考證。
專家提出拿走金印,帶回文物部門繼續研究。見劉定全沉默,專家以為劉定全不願上交文物,只得搬出文物法規,告知劉定全,我國法規明文規定,地下出土文物都是國家財產,個人不得非法私藏佔有。
劉定全露出了一絲羞愧的笑,他告訴專家,自從自己得知金印是文物後,的確有佔有私藏的想法。不過在專家找上門後,他就知道自己留不住金印,已經做好了上交的打算。積極上交文物,劉定全得了一張榮譽證書和350元的物質獎勵。
按現今的經濟水平,350元不值一提。但在當時,這是一筆巨資。1980年,農村的富裕標準是,人均年收入在150元,連續3年就是富裕家庭。國家獎勵的350元已經讓劉定全一家躋身富裕家庭行列。
現在這枚“偏將軍印章”作為重慶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迎接各方遊客。劉定作為金印的第一任主人,2008年,還被邀請到博物館參觀。而金印如今的價值估價已經超過2億。很多人問他有沒有後悔,會不會向國家追要獎勵。
劉定全目光一直停留在展廳裡面的金印,眾人的提問,他並不理會。沉默許久,他突然面帶遺憾,指著金印說,“要是當初剛發現時,知道這是文物,絕對不會讓妻子在文物上,留下牙印。至於上交文物的決定,劉定全表示不後悔,更沒有要追加獎勵的想法。
劉定全向記者展示自己與江北區區長的合影
既然金印現在已經是一級文物了,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金印能被一直妥善儲存下去,讓更多的人能從這一枚金印,走進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物無價,劉定全前後對待的文物的態度同樣無法用金錢換取。這恰恰是文物的魅力所在,以其無價之意義,滋潤人們無私之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