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多年後,60歲林女士終於受不了了,她來到病房的窗戶邊,一條腿跨到了外面想要往下跳;72歲的老張身體一直不錯,平時一直照顧臥病在床的老伴,但最近總是在家裡無故大喊大叫,一查血壓血糖竟都已超過臨界值。
她為什麼要往下跳?他為什麼要大喊大叫?近日,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大資料健康科學系博導徐小林團隊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或許能解釋:患2種以上慢病的老人更容易得抑鬱症,而抑鬱症的老人得慢病的風險也更高。
2.05倍vs1.84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相互影響大資料來實證
我們常說“身心健康”,也就是軀體和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但是,軀體性疾病和心理性疾病兩者之間的關係到底是怎樣的呢?
老年人往往會同時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也就是臨床上所說的多種慢病共患;而中老年人群也是心理性疾病的高發人群。
近日,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及浙大二院徐小林研究員團隊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雜誌線上發表了題為“中國老年人多種慢病共患與亞臨床抑鬱的雙向關聯性:基於前瞻性隊研究”。
研究揭示了中國老年人軀體共患病與亞臨床抑鬱之間的雙向關聯性。
徐小林教授告訴天目新聞記者,該研究利用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資料,時間跨度從2011~2018年,14次隨訪記錄覆蓋了1.7萬45歲及以上中老年人。
在該項資料中,徐小林團隊將軀體共患病定義為同時患有兩種或以上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或高血糖、癌症或惡性腫瘤、慢性肺病、肝病、心臟病、中風、腎病、胃病或其他消化系統疾病、關節炎或風溼病和哮喘;
而亞臨床抑鬱症則使用“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抑鬱水平評定10條目量表”(CESD-10),將量表評分≥12分的調查者被認為處於亞臨床抑鬱的狀態。
經過近一年對大資料的分析和整理,團隊發現:患有多種慢性病的老年人更容易抑鬱,而且患的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數量越多,發生抑鬱的可能性就越高;
同時抑鬱也會誘發和加重各種慢性病,具體來講,老年抑鬱症患者患上多種慢性病的可能性是同齡人的 1.84 倍。
正視慢病的常態化:我們可以做什麼?
中國目前約有1億老年人,隨著人口老齡化,預計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數量將增加到4億。
隨著年齡增長,中老年人發生高血壓、糖尿病、癌症、關節炎等軀體性慢性病的風險增加,這些慢性病也是我國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負擔來源。
“關注到這個選題,也是因為觀察到身邊的長輩們不少都有了慢性病,而他們的心理也都似乎出現了一些問題。”
什麼樣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受“身心健康”的影響?透過對8年1.7萬45歲以上中老年人的14次隨訪記錄進行大資料分析,徐小林團隊發現:年齡大、居住在城市、肥胖和體力活動較少的人更容易患多種慢性病;年齡大、女性、單身、居住在農村、受教育程度低、肥胖、家庭支出少、身體素質差、社交活動少以及較少參與社會活動的人更容易發生抑鬱。
“我們的大資料分析不僅是為慢性病找誘因,也是為之後的慢病管理找對策。”徐小林提醒:“睡眠不好、感到孤獨、因小事而煩惱……當身體健康的中老年人出現這些狀況時就應該警惕自己是否處於抑鬱狀態,在精神科就醫時也要關注自己的一些慢病的指標;而反過來,慢病共患的中老年人如果有以上的心理問題出現,也要注意及時向心理醫生求助,避免嚴重心理問題的出現。”
同樣的,透過對隨訪記錄進行大資料分析也為醫療工作者提供了疾病防治的新視角。一方面醫護工作者應提高對患有多種慢性病或抑鬱的老年人的重視,防止健康狀況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依託現在社群中老年人健康體檢專案,儘早對高危人群採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降低慢性病和抑鬱的發生率,減輕整個醫療服務體系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