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臟疾病為何會在體表有表現呢?
在去年的節目影片當中就講一期關於面板病的問題,從經絡角度上來認識面板病,看一看如果這個皮損的部位發生在人體經絡的特定部位上,具備循經性,那麼我們可以用皮損的這個部位來進行經絡診斷,對我們的臨床診斷和辨證往往有特殊的意義。此時這個面板病就不單單是一個面板病了,而是你身體內臟功能的特異性反應。
臨床當中是否有這樣的案例呢?
有一位63歲的女性患者,她來的時候想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睡眠障礙,即睡得不安穩、入睡困難。同時向我們描述說,感覺頭經常昏昏沉沉的,有腦供血不足的表現,伴有輕微的頭痛、心慌氣短、食慾不振,大便呢也不是特別理想,另外還有一個特異性的症狀,就是她一旦運動之後就會出現明顯的心悸、氣短加劇的現象,甚至出現“鎖喉感”。“鎖喉感”就是氣喘不上來了,憋住了,就像要憋過去一樣這種明顯的症狀。我們推測他應當是一個虛證,心主神志,心血不足,心神失養,那麼這個人很容易睡不安穩。於是呢想透過診脈來判斷是不是屬於這種情況,結果他把手一伸出來一看,我們明顯的發現他手掌上居然出現了明顯的皮損,就是下面這張照片。
有皮損寓意什麼呢?
他手掌的小魚際以及手掌心的地方有非常明顯的皮損、紅色的溼疹。他說這個溼疹已經有好多年了,開始的時候長在手掌心,雖然掌心部位皮損已經明顯好了,但是遺留在掌心這個位置的面板非常的粗糙、乾澀。現在出現皮損的部位是在小魚際靠近手腕根部的位置,兩側都有。這兩個皮損的位置出現的經脈是一種跟心相關的經脈,掌心的部位是手厥陰心包經穿行的位置,手小魚際的根部是手少陰心經走形的部位。這兩條經脈走形路線都是從我們心的外面區域沿著上肢內側走向我們手掌心、小魚際,然後出於我們的中指和小指末端,皮損部位就在這兩條跟心相關的經脈上。
皮損部位為什麼先出現在這個手掌心然後再出現在小魚際這個位置呢?
我們中醫學當中,認為心包經和心經這兩條經脈的作用是極其相似的,但是心作為君主之官,心包代心受邪替心行令,替心去抵禦外邪而也替心去發號施令。所以當外邪侵襲人體的時候,往往是在手厥陰心包經上先出現症狀,所以他皮損的部位也是從手掌心開始出現的。
患者屬心血不足,明顯的虛證,但溼疹應當是個熱症,這個虛證和熱症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我們說虛實,這個虛裡面也有寒和熱,那我們看到這個虛裡面有虛寒證,也有虛熱證,這就是典型的虛熱證,特別是血虛的情況,心血不足的時候,血虛容易生虛熱,而且這種虛熱還非常容易向上擾神智,導致心神失養,心神不寧,出現失眠、多夢煩躁的現象。
看到這種型別的失眠啊,找到了準確的病因,那如何治療呢?
今天呢,我們就根據這種辯證的方式推薦兩個方法。對於心血不足且伴有虛熱上擾神智的情況,因此遵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
何為“標”?
是熱擾心神之症。我們選取少衝和中衝這兩個穴位,他們分別是手厥陰心包經的井穴和手少陰心經的井穴,井主心下滿,特別是對這種神志昏蒙的情況,對睡眠不好、煩躁的表現,都有非常好的瀉心火的作用。我們在這兩個穴位可以點刺出血,用一個測血糖的刺血筆,然後再用一個一次性的刺血針,根據你面板的薄厚程度調整刻度,一般來講三到四左右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比較適合的,然後穴位區域性消毒之後對準穴位彈射一下,出兩到三滴血,這就是穴位刺血的方法。
何為“本”?
本證當然是心血不足的虛證了,此時我們應該用手少陰心經和手厥陰心包經的原穴。原穴是臟腑本源之氣的穴位,在我們的手腕部,手小指的根部這個位置叫神門,正好在這兒有一個圓圓的骨頭,叫做“豌豆骨”,豌豆骨的內下方叫神門穴,然後在我們的手腕的中間,當我們握拳微微屈腕的時候,在我們手腕中間有兩條明顯的肌腱,兩條明顯肌腱之間的縫隙和我們的腕部的橫紋,交界的位置叫做大陵。
如果找不太清楚這個穴位沒有關係,可以透過在手腕部來回擦摩以養心肺的方法達到相類似的效果。這個方法就是用你的手拇指放到你手腕的內側面,然後其餘四指放在你手腕的對側來回擦摩,用你的拇指來回擦摩你手腕內側根部,把這個位置擦熱,擦完一側再擦另外一側,養成一個保健的習慣,經常的刺激這兩條經脈的原穴有助於讓我們的心血得以滋養。
治標、治本的方法都有了,一個病只有透過辯證治療選擇最合適的穴位進行組合搭配形成處方才能真正地解決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