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10月10號,山西博物院的臨展——永樂宮特展落下帷幕,據說下一站要去深圳,真是聚散兩依依。
說兩件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展品吧。
一、鴟[chī]吻
第一件是永樂宮三清殿上的鴟[chī]吻。
鴟[chī]吻(早期稱鴟[chī]尾)是古代建築上正脊兩端的構件,結構上有配重穩定的作用,兼做裝飾。
最早在戰國時期的銅鑑上可以看到屋脊上的三叉形裝飾。
典籍記載,鴟尾最早漢代已有,但考古資料尚不能證實。《唐會要》中記載:“漢柏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qiú]尾似鴟[chī],激浪則降雨。遂作像於屋,以厭火災。”
漢代柏梁殿發生火災後,越地的巫者說:東海有一種魚,長著虯[qiú]龍尾巴,樣子象鴟[chī]鳥,尾巴激起波浪,就會下雨,於是在屋脊上做它的形像,來防止火災。
晉代明確有鴟尾,為上翹的魚尾形象,式樣比較簡單樸素。
北魏九原崗壁畫墓《門樓圖》上有鴟尾的形象。
到唐代中晚期,由“鴟尾”變成“鴟吻”,前端改成獸首,張口吞脊,是一大變化。
宋代,在鴟吻背後又加一小獸,此後成為定製。
金代的鴟吻,演變成龍的形象,或應稱之為“龍吻”,山西朔州崇福寺彌陀殿建於金皇統三年(1143年),其上的龍形鴟吻為龍身,唇後出前爪,尾部出後爪抓住尾尖,形成一個洞,打破了傳統式樣。
本次展覽的元代永樂宮三清殿的鴟吻就是這個形象。
此後明清都是龍形的鴟吻,製作的更加華麗。
三清殿的鴟吻,是1959年永樂宮拆遷時卸下的,現永樂宮殿頂的是複製品,這是真品首次離開芮城展出。巨大的鴟吻高達3米,身披漂亮的孔雀藍釉色,是整體燒成的,足以體現古人技藝之精湛。
鴟吻上還裝飾有胡人獻寶、雷公、風伯等圖案,值得細細品位。
二、《朝元圖》
第二件是三清殿的《朝元圖》壁畫。
永樂宮1247年始建,1358年完成,原址在晉南芮城永樂鎮,傳為呂洞賓的誕生地,是全真教的三大祖庭之一。
三清殿是永樂宮的主殿,壁畫面積430平方米,由馬君祥、馬七等人繪製於元泰定二年(1325年),表現了六帝二後率領二百九十位神仙朝拜三清的浩蕩場面,命名為《朝元圖》,是我國壁畫工筆重彩的巔峰之作。
此次展覽的壁畫是高畫質掃描後列印的,可近距離觀摩,其實比去實地看的更清楚。
壁畫線條精煉,有長3米的天河帶,一氣貫通,設色以石青、石綠為主,色調冷豔,群像排列有致,氣勢宏大,可比肩於1508年義大利米開朗琪羅所繪製的《西斯廷教堂天頂畫》。
三、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真正最讓我感動的是一些山博的志願者小夥伴,開展以來,念念在茲,又是聽講座,又是看展,又是做繪畫教育,幫助小朋友感受藝術的魅力。
10月6號,幷州城秋雨綿綿,和大家再看永樂宮特展,算是做了一次告別。
誰知此後S不辭辛苦,從晉中又驅車來看。
W素習美術,曾在永樂宮住了40天,臨摹《朝元圖》的託爐玉女,說起來就眉飛色舞,那份從心底流出的熱愛是藏不住的。
Q在展覽的最後一天,又去旁聽了策展人講永樂宮的故事,被布展的艱辛和策展人的苦心所感動,感想就洋洋灑灑寫了十一條。
W和Q是永樂宮特展的最後兩名觀眾,彷彿要去做個最後的道別,她們在展廳不期而遇,閉館時間已到還依依不捨,被保安趕出展廳。
美是人生中最值得追尋的,它就在凝視者的眼睛裡。永樂宮七百年前所創造的美,歷經歲月的流轉,仍然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借用Q朋友圈的一句話:傳承保護,是締造者、擁有者與保護者愛的傳遞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