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心中,玉是集結一切美好的象徵。它可以在儀式典禮上顯露磅礴威嚴的氣勢,也可以在美人髮鬢衣衫處託襯花顏靡麗,還是君子奮鬥終生的人格化身,玉,跨越了生死和時代的鴻溝,寄託了國人對一切美好的想象。
中國人使用玉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石器時代的玉在先民眼裡不是凡物,是巫師上達天聽的媒介。而封建王朝中,玉又成為貴族的心頭好,以不同形式附庸於貴族生活之中,成為等級和身份的象徵。
觀察玉器時,我們還常常會看到一些帶玉字部首的字,譬如【琮】、【玦】,從造字就可以看出它們和玉密切相關。其實一個字,就代表著玉的一種形態;不同的形態,亦有著不同的含義,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中國的玉文化,認清玉的七十二變。
玉璧
據《爾雅·釋器》記載: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好”就是中孔的直徑,“肉”是由內廓到外廓的尺寸。根據肉和好的大小關係,可以把玉器分為玉璧、玉瑗、玉環三種。
它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也是六器中出現最早的玉器。據《周禮·春秋·大宗伯》記載:“以蒼璧禮天。”可知玉璧是禮天之器,意義非凡。《荀子·大略》中又稱:“問士以璧。”可見玉璧還是天子虛心請教的憑證。
它在良渚文化中最為多見,在墓葬中玉璧和玉琮多環繞或墊壓在屍骨下,可知其也用於殮屍。因為漢代葬玉風尚大盛,玉璧還出現在棺槨、玉衣、墓室等地,但比起禮器中使用的玉璧,這種玉璧材質差,工藝糙,不可相提並論。
戰國 玉谷紋璧 故宮博物院藏
提起玉璧,我們還能想到一件傳說中的寶貝——和氏璧。《韓非子·和氏》中記載,楚人卞和在山中得到了一塊璞玉,將其獻給楚厲王。玉人卻說這只是一塊石頭,於是厲王生氣地砍掉了卞和的左腳。武王即位後卞和再次獻玉,卻又被砍去右腳。
文王即位後,卞和抱著璞玉在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淚水流盡後眼裡流出了鮮血,文王遣人問詢,卞和說並不是因為遭受兩次酷刑而悲傷,而是悲傷美玉無人賞識,文王讓人開啟璞玉,發現裡邊正是一塊稀世美玉,命名為“和氏璧”。
和氏璧的故事並未在此終結,楚王以和氏璧向趙國求婚,趙王便擁有了這塊美玉。秦昭襄王聽說了這件事,提出用15座城池交換。秦強趙弱,秦國的許諾趙王不敢答應,也不敢不答應,於是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去談判,藺相如一面談判一面派人將寶玉運送回國,這便是【完璧歸趙】的典故。
清 翡翠玉璧(點選瞭解更多資訊)
這樣看來,和氏璧雖美,卻屢屢招致禍患,就像《泰坦尼克號》中的“海洋之心”,越是如此,越使得它聲名大噪成為一個傳奇。結合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典故,似乎擁有絕世珍寶是一種不幸。
但其實,海洋之心最後的主人大珠寶商溫斯頓屢屢帶著它飛越大西洋,最終都平安無事,後來溫斯頓將其捐獻給國家,海洋之心最終被珍藏在華盛頓的史密森研究所。可見珍寶上並無詛咒,天災是一種巧合,人禍則是因人慾作祟,珍寶無罪。
玉瑗
依前言,孔小於邊的是玉璧,孔大於邊的就是玉瑗,《說文》中則稱其為“大孔璧”。
瑗在先秦文獻中屢被提及,《荀子·大略》中稱:“召人以瑗。”可見瑗是天子召見臣子所用之物。
在璧、瑗、環三種工藝類似的玉器中,用料越多的地位越高,故而孔小的玉璧在其中最為尊崇,玉瑗次之。
戰國 玉絞絲紋瑗 故宮博物院藏
玉環
孔等於邊的則是玉環,但現在玉環已經成為了大孔圓形玉器的統稱。
玉環最早發現於新石器時代,延至明清仍然受到人們追捧。《荀子·大略》中稱“反絕以環”,這是因為“環”與“還”同音,所以玉環在當時被用作召回被貶在外的臣屬。
而到了後代,玉環則成為了一種配飾。《宋史·輿服志》中有明確記載:“袞冕之制……小授三,結玉環三。”又:“后妃之服,小授三,間施玉環三。”玉環的數量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商代晚期 蟠龍環 上海博物館藏
玉玦
《說文》中稱【玦】是一種佩玉,《左傳》中註解【玦】:如環而缺不連。也就是說,滿者為環,缺者為玦。
玉玦多發現於新石器時期到春秋戰國的墓葬中,常在死者耳部,可知其為耳飾。亦可作王侯配飾,一則因為玦遇滿則缺,王侯佩戴玦可自戒不可自滿;而則玦諧音“絕”,送之於人則表絕交;三則玦還諧音“決”,表示其有決斷不猶豫。
《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鴻門宴的故事,昔年范增說服項羽設鴻門宴除掉劉邦,便在席間“舉所佩玉玦以示者三”,意在催促項羽早下殺手。
新石器時代 興隆窪文化玉玦 故宮博物院藏
除了這些說法,也有人認為玦是一種刑罰的標誌,是一種符節器,表示刑罰未滿;或者是射箭時的一個輔助,戴在右拇指上幫助鉤弦。
玉珏與玉玦同音,也是形如環而帶缺口,區別在於【珏】是成對的耳飾,玦則是獨立存在的。
玉琮
《周禮》中記載“琮之言宗也,八寸所宗故。外八方象地之形,中虛圓以應無窮,象地之德,故以祭地。”可知琮的形狀和它的功用是緊密聯絡的。
琮,外方內圓中空,外方是八方,內圓中空代表無窮,用來祭祀大地,其重要性不亞於玉璧。
琮與璧一樣,既是禮器,又可做葬器,西周墓葬的考古發掘中就有發現擺放在手指或頭髮上的玉琮。良渚文化中的玉琮最為精美,它們高低不等,上面還有鮮明的微雕紋飾,在石器並不精細的當時能將玉雕琢到這般模樣,其工藝可稱是精湛絕倫。
新石器時代 良渚文化玉琮王 浙江省博物館藏
乾隆帝素有愛玉賞玉之名,留下了八百多首詠玉詩文,其中歌頌玉琮的頗多,不過他不識玉琮,將其誤認為漢代時車前裝飾的輞頭,將宮中收藏的玉琮改造成筆筒、香薰,花插等物,還把自己的詩文刻在上面。
新石器時代 良渚文化玉琮 故宮博物院藏
玉圭
玉圭亦稱“玉珪”,《說文解字》中解釋【圭】:“剡上為圭” ,意思是上部尖銳而下端平直的片狀玉器就是圭。但實際上圭並不只是這一種,上端平直的稱“平首圭”,上端尖銳呈三角形的叫“尖首圭”。
圭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使用的工具石鏟和石斧,多為長條形,頂端平首且穿帶。上端尖銳的這種我們普遍認知中的圭始見於商代,盛行於春秋。
《荀子·大略》中稱:“聘人以圭。”可見圭可以作為天子訪問臣屬的一種禮器。而《周禮·春官·大宗伯》中載“以青珪禮東方”,可見圭還是一種祭祀東方的禮器。
夏 玉圭 上海博物館藏
又載“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璧,男執蒲璧。”
何為鎮圭、桓圭,信圭,躬圭?《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載:“鎮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謂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謂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五寸,謂之躬圭,伯守之。”周天子命諸侯等持圭朝覲,圭的尺寸不同,就代表著他們不同的身份等級。
同時,不同的圭還代表著不同的權力。珍圭相當於周天子所派出使臣的身份憑證,用來“恤凶荒”;穀圭即谷紋圭,它是用來求和或嫁娶的;琬圭是指上端渾圓沒有鋒芒的圭,用來行使嘉獎的權力;琰圭與琬圭相對應,它代表著處罰的職能。
明 玉谷紋圭 故宮博物院藏
玉璋
《說文解字》中釋【璋】:半圭為璋,也就是說璋實際上就是一半的圭。其實璋與圭雖相似,也有很明顯的不同之處:璋是扁平的長方體,一端斜刃,另一端帶有穿孔。
《禮記·祭統》中記載:”大宗執璋”,大宗實際上就是春官。《周禮》中又記載,璋分為五種,分別是赤璋、大璋、中璋、邊璋、牙璋。
赤璋用來“禮南方”。大璋、中璋、邊璋則用於天子巡狩時祭山川,根據大小對應關係使用,大山川用大璋,中山川用中璋,小山川用邊璋。若祭山,禮畢就埋玉璋於地下;若祭川,禮畢就將玉璋投到河裡。
牙璋即底部兩側有牙的璋,在原始社會是禮器,但後來常被當成一種兵符用,《周禮·春官·典瑞》:"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 後世也用其指代將領,譬如楊炯的《從軍行》中便有“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
龍山文化牙璋 上海博物館藏
璋主要盛行於夏商,西周時已經非常少見。但璋並未從此退出歷史舞臺,《詩經·小雅·斯干》中還有“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這也是生男孩兒被稱為弄璋之喜的由來。
玉琥
玉琥實際上是後來才加進“六瑞”的,它最初到底指何種玉器眾說紛紜,現在通常認為是一種刻有虎紋或雕成伏虎形的玉器。
《周禮》中記載“以白琥禮西方”,而在古代神話中,天之四靈中的白虎就代表著西方,玉琥的形狀或來源於此。但《說文解字》中稱其為“發兵瑞玉”,作兵符用。
玉琥的存在從商代開始一直延續到了明清。商周的玉琥多呈片狀,裝飾線條相對簡省。
戰國 青玉勾雲紋虎形佩 觀復博物館藏
而在歷代的玉琥或虎紋玉器中,金代“秋山玉”中的玉琥尤多。秋山玉即反映遼金皇帝秋季到山林中狩獵動物題材的玉雕作品,這種玉雕情景交融,就像在玉上作畫,有濃厚的生活意趣和山林野趣。延至明清時,玉琥的工藝不斷精進,已經可以說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玉璜
璜,《說文解字》中的定義是“半壁”,對釋“環,壁也”,可知其造型近似一半的玉璧或玉環。
實際上據學者考證,璜的造型最大可能來自於“虹”,《太平御覽》中曾記載“孔子修《春秋》,制《孝經》。既成,孔子齋戒,向北鬥星而拜,告備於天。乃有赤氣若虹。自上而下,化為玉璜。”
目前出土的璜中,除了壁型和環型,還有魚型、龍型、鳥型,這些形態迥異的璜在社會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周禮·大宗伯》中記載:“以玄璜禮北方。”可見在周代璜是專門用於祭祀北方的器具。
而在良渚文化中,璜常和玉管等一起被發現,它是良渚人胸前配飾的主要組成部分,而能擁有這種配飾的,一定是當時的貴族。可見璜具有祭祀、喪葬和裝飾的功能。
明 雲雷紋玉璜(點選瞭解更多資訊)
玉珩
《說文》中解【珩】:佩上玉也。珩是一種弧形片狀的玉器,在成組的配飾中起平衡作用,通常位於上部橫放。
珩最早出現於西周,它的樣子和玉璜極為相似,區別主要在於兩點。
一個是擺放方式,玉璜通常兩端翹起,凹面向上、凸面朝下;玉珩則形似磬,凸面朝上、凹面向下。
另一點則是穿孔,玉璜要麼不穿孔用於祭祀,要麼兩端穿孔,用於佩戴。而玉璜作為配飾元件,形制較小,且中部和兩端都穿孔。
孔子論玉有“十一德”——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故以君子比之。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玉色澤靜美、質地瑩潤,歷史悠久、沁色柔長,數千年來華夏民族都鍾情於此,從巫到禮,從生到死,從幼童到君子,生命的歷程無不在玉的伴隨下逐漸圓滿完整。
玉質獨一品,與日月兮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