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天心村茶農吳在春向有關部門無償捐獻了“祖傳寶貝”——1932年茶葉稅票246張以及3本賬本等資料。暌違八十九載“重見天日”的這批紅色稅票,揭開了閩北蘇區一段鮮為人知的崢嶸“稅”月。
茶葉稅票字跡清晰。
面額種類多、儲存完好
這批稅票寬9.5釐米、長25釐米,票證上文字從右至左豎排書寫。在公開的一張稅票上,“經手人收照”聯上書“茲由經手人劉太寶經手,收到燕仔巖 幫茶商 號營業稅大洋貳元〇角正此照,右照給經手人劉太寶”,“茶商收照”聯則由完稅人收存,落款為“閩北分蘇財委會主席夏興,公歷一九三二年五月廿日”,並蓋有“夏興”私章及“閩北第八齣口稅徵收處”印鑑。其中,地點、數額、日期等多處為毛筆手寫,儲存完好,十分清晰。
“每張稅票具備‘十三有’,即有納稅人姓名、茶廠商號、稅票金額、經手人姓名、領導人姓名、收稅時間、公章和私章、稅單編號,還有經手人收照聯和茶商收照聯,以及流水賬本、分戶賬本。”國家稅務總局武夷山市稅務局辦公室主任陳曉寶介紹說。
武夷山市文管所原所長趙建平說,稅票紙質為閩北特產順太紙,由手工刻蠟版印製,是專用發票,可見茶業是當時的一項大宗稅收來源。
當地黨史專家和稅務部門對這批稅票深入研究後,有了許多新發現:一是茶商多,票面上的納稅茶商共有86家,分屬武夷山60多個著名的峰巖坑澗;二是稅票面額多、色彩好,總金額達二千六百二十八元四角大洋,其中經手人收照聯金額10元的46張、15元的15張、20元的21張、30元的15張、40元的3張,還有其他面額的稅票132張,以及茶山收照聯14張,是已發現的閩北蘇區稅票面額種類最多、色彩最好的一批收藏。
“很佩服革命先輩的創新精神。這批稅票的一大創新,是營業稅的設定。”陳曉寶介紹說,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暫行稅則》經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透過,於12月1日公佈實施,這部法規1932年7月修改後又重新頒佈,“從稅票中可以看出,早在1932年5月,閩北蘇區便已開始徵收營業稅了,當時至少有86家茶商號願意納稅”。
另一大創新,是“委託代徵”模式的施行。因革命戰爭年代形勢特殊,因此蘇維埃政府委託當地有名望的人代徵代繳,更有利於迅速把稅款徵收到位。但在稅票上“大洋貳元〇角”的位置,卻蓋了另外一個人的印章。根據黨史專家的分析,這個人很可能是蘇維埃政府方面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擔負著監督的角色。“這樣做的意義,是將稅額明明白白地告訴老百姓,起到公信的作用。”陳曉寶說。
烽火連天中的“納稅大戶”
歷經89年,246張茶葉稅票能夠完整儲存下來,多虧了吳在春一家四代的悉心保護。
據吳在春的父親吳煊崽回憶,他的父親吳森志曾參加紅軍,因為吳家堂兄弟多在各巖茶廠擔任要職,所以吳森志的另一項秘密工作是協助中間人劉太寶收稅。
1935年2月,吳森志的父親吳浩炳居住在霞濱巖茶廠,那裡既隱蔽又可靠,吳森志於是將稅票等資料交由父親保管。吳浩炳視若珍寶,將這些資料分別用多層的棉布和錫紙包成兩包,小心藏在霞濱巖乾燥的巖洞內。
武夷山市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副研究員張金錠和武夷山市口岸辦原主任王公經等文史專家認為,這批紅色稅票是閩北蘇區特別是崇安當地稅收史的重要見證。
據史料記載,上世紀20年代,茶、紙、木材是閩北三大經濟支柱。1924年,崇安縣有巖茶廠百餘家,年產量達10多萬公斤,尤以大紅袍、巖茶、紅茶最為出名。但連年戰亂,導致大批茶廠倒閉,工人失業,茶葉經濟一落千丈。
1931年7月,閩北分割槽蘇維埃政府在崇安縣洋莊鄉坑口村成立,一個以崇安為中心的閩北蘇區正式形成。閩北分割槽蘇維埃政府設立財政部,也稱閩北分割槽蘇維埃財委會,部長(主席)先後由徐福元、鄧文才、查水旺、夏興擔任。茶葉稅收,是當時蘇區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由蘇維埃政府財政部(財委會)負責統一管理。
其間,在蘇維埃政府國民經濟部的指揮下,崇安縣全面規劃和恢復茶葉經濟,茶葉面積達到1200畝,總產量達1350擔,茶葉收入佔全縣國民經濟收入的32%,成為崇安蘇區國民經濟總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稅票考證而知,1932年,崇安有茶廠近百家,年產量2萬多公斤,按6%的稅率徵收營業稅,總稅額二千六百二十八元四角大洋。”陳曉寶說,這為崇安蘇區從1930年5月到1935年2月,前後5年零3個月的稅收史提供了相應佐證,具有重要的意義。
“茶葉稅票建立了適應戰爭需要的稅收制度,為蘇區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解決紅軍給養和經濟困難,鞏固蘇維埃政權提供‘供血’保障。”張金錠說。(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通訊員 裴禮輝 周獻和 文/圖)
來源: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