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事,死亡是所有生命的終點,沒有人能夠逃脫這條殘酷的自然法則。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死之後大都是採取土葬的方式,遺體被埋入地下,隨著時間慢慢腐化。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突破,人口從20世紀開始爆炸性增長,為了節約土地資源。人死後,遺體普遍都會火化,或是將骨灰埋在地底。還有傳聞說殯儀館只會讓家屬帶走一點骨灰,其餘都都被他們當做肥料。最近有專家呼籲:為對死者的遺體尊重,呼籲恢復原先的土葬,今天老王就帶你們看看真正的骨灰是什麼樣子,可以儲存多久,殯儀館只讓家屬帶走一點骨灰是真是假。
許多人認為,遺體被火化後就會變成粉末,這種想法完全不對,骨灰的原始形態並不是大家見到的粉末,而是一塊兒一塊兒的骨灰是人體骨骼被焚燒後形成。從X射線粉晶衍射中可以看出,骨灰的成分與磷灰石相似,元素成分以鈣、磷、氧碳為主,人體是由多種元素構成。其中氧含量高達65%,其次是18%的碳元素和10%的氫元素,其餘的3%就是一些微量元素。我們體內含有水分、脂肪、蛋白質等有機物。
當遺體被充分燃燒時,這些有機物就會變成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分散在空氣中,剩下的就是鈣、磷、碳這三種元素的無機化合物。就是我們說的骨灰,但它並不像電視劇中那麼細膩,真實的骨灰較為粗糙,就像灰色的沙子。因為骨灰的熔點高達1400攝氏度,而火化爐的最高溫度都不到1000攝氏度。
所以骨灰灰就能保留下來。人死後在火葬場火化時只需1小時就可以燒完。火化後,遺骨會被工作人員拿出冷卻,然後放到監護室。進行檢灰和吸塵火化後,骨灰仍然有比較大的骨頭需要再次處理。然後工作人員會用一個不鏽鋼盤裝著骨頭,讓死者親屬自己敲碎骨頭放進。骨灰袋裡最後再裝進骨灰盒中,因為骨灰盒都比較小,所以如果不將骨頭敲碎,是放不進盒裡的,骨灰被處理時,大部分都是塊狀。只有一點點粉末,也是衣服和果實袋的燃燒物,那些燒不掉的骨頭,就是死者體內的關節和骨頭。
也有人會問,骨灰在多年以後會消失嗎?由於骨灰是由性質穩定的無機物組成,在封閉情況下是可以儲存很久,可是骨灰中的磷元素含量最高,還能當做微生物的養料。但沒有將骨灰儲存好,就會被微生物吸收直至消失在一些潮溼的環境。骨灰盒隨著時間的慢慢溶解,所以當人們將骨灰埋入地下或者撒入江河骨灰盒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漸漸腐朽,骨灰也會被土壤或是海水的微生物轉化變為養分,迴歸自然中。因此,如果儲存不當的話,大概三個月骨灰就會消失。曾經,美國有個企業便從中發現商機,他們將死者的骨灰放到他們自制的膠囊中處理,然後將其變成有一定肥力的土壤,把植物種子放在骨灰膠囊中培育,既環保又能讓死者親屬睹物思人。正是因為骨灰可以作為養料,所以就謠言說,殯儀館只允許死者家屬帶走一部分骨灰。其餘骨灰則為他們賣給化肥廠。這種言論不但可笑,而且沒有常識。殯儀館的主要職責是負責為死者整理儀容,讓他們能體面地離開這個世界。
因此,在沒有得到家屬的同意的情況下,賓館是不會私自對死者骨灰進行任何處理。有些死者家屬覺得骨灰少,很大程度上是心裡無法接受親人變成輕飄飄的骨灰。由於各個家庭觀念不同,他們對骨灰也有著不一樣的處理方式。不過大多數的人會依舊選擇土葬,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會直接放在專門存放骨灰的地方。讓親朋好友可以隨時看望,極個別的,會遵從死者遺願,將骨灰灑入大海。近幾年,基於人們的接受能力越來越強,商家更是研究各種儲存骨灰的方式。為了迎合更多人的喜好,還可以被製作成為水晶項鍊、吊墜等紀念物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將骨灰做成人工鑽石。不過也有人覺得這種方式不尊重死者。對此,你們對此怎麼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