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增加了相當大的投入在科學研究方面,雖然在國際科技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增長勢頭強勁,評選諾貝爾獎卻絲毫聽不見動靜。其實作為發展中國家,倒也正常。
一、諾貝爾揭曉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授予發現了人體感知溫度、壓力及疼痛的分子機制的2位科學家,物理獎授予在理解複雜物理系統方面有開創性貢獻的3位科學家,化學獎授予對有機小分子不對稱催化作出重要貢獻的2位科學家。10月11日,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3位美國經濟學家共同獲得這一獎項。
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一半授予大衛·卡德(David Card),表彰他對“勞動經濟學的實證”的貢獻。
另一半授予約書亞·安格里斯特(Joshua D.Angrist)和吉多·伊本斯(Guido W.Imbens),表彰他們對“因果關係分析的方法論”貢獻。
2021年諾貝爾獎的獎金為每個獎項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30多萬元)。
從左到右:三位經濟學家分別出生於1956年、1960年、1963年,分別來自加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
二、國內外差距
體現國內外差距的是獲獎評選方法。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既不要自己像乞丐似地把自己科研成果一一上報,也不要填表,更不要自己吹自己的成果有什麼獨創和高明,更不存在拉關係、開後門等等,而是由有關專家提出推薦,且不通知科學家本人,由評委投票後,釋出訊息。
知識分子必須有獨立人格、高尚的人品,特別是骨氣。社會也應該尊重和維護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和高尚人品,至少不能培養知識分子的“低下人格”。
只有清醒認識到我國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水平,看到當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努力突破制約大學現代化治理中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大學創新的活力,才能夠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三、大學排名
世界一流大學的指標很多,有一些是硬指標,那就是至少有10位以上諾貝爾獎得主,據不完全統計,前二十位排列如下:
20. 洛克菲勒大學,獲獎人數:36人,美國
18.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獎人數:37人,美國
18. 紐約大學,獲獎人數:37人,美國
17. 哥本哈根大學,獲獎人數:39人,丹麥
16. 慕尼黑大學,獲獎人數:42人,德國
15. 哥廷根大學,獲獎人數:45人,德國
14. 巴黎大學,獲獎人數:50人,法國
13. 柏林洪堡大學,獲獎人數:55人,德國
12. 康奈爾大學,獲獎人數:58人,美國
11. 耶魯大學,獲獎人數:61人,美國
10. 普林斯頓大學,獲獎人數:65人,美國
9. 牛津大學,獲獎人數:69人,英國
8. 加州理工學院,獲獎人數:73人,美國
7. 斯坦福大學,獲獎人數:83人,美國
6. 麻省理工學院,獲獎人數:93人,美國
5. 哥倫比亞大學,獲獎人數:96人,美國
4. 芝加哥大學,獲獎人數:98人,美國
3. 伯克利加州大學洛杉磯,獲獎人數:107人,美國
2. 劍橋大學,獲獎人數:118人,英國
1. 哈佛大學,獲獎人數:158人,美國
可以看出,基礎研究水平是決定因素。基礎研究是一種實驗或理論研究,目的在於獲得有關現象和可觀察事實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識。基礎研究,一般指側重於探索和認識事物本質特徵、運動規律及發展趨勢的學理性研究。其特點是:意在闡明學理;屬於學術理論研究;通常表現為提出概念、範疇及邏輯體系;重在回答“是什麼”、“為什麼”、“如何變化”;主要作用是推動理論創新和學科發展;具有思辨性和長遠效應。
近年來,我國增加了相當大的投入在科學研究方面,雖然在國際科技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增長勢頭強勁,評選諾貝爾獎卻絲毫聽不見動靜。其實作為發展中國家,倒也正常。只有清醒認識到我國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水平,看到當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努力突破制約大學現代化治理中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大學創新的活力,才能夠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五、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等釋出《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對131個經濟體創新能力進行排名。其中,中國排名第14位,與去年持平,連續兩年位居世界前15行列,在多個領域表現出領先優勢,是躋身綜合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經濟體。
2019年,我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達2.21萬億元,是2012年的2.15倍,為世界第二大研發投入國,R&D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23%,超過歐盟平均水平。R&D人員數量穩居世界第1位,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科技人才隊伍。
2009—2019年,我國高被引論文數為30755篇,佔世界份額為20.0%。從2012—2019年,我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從53.5萬件和14.4萬件增長至124.4萬件和36.1萬件,均居世界首位。
六、官方解釋
問題在於:《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稱,“中國已經確立了作為創新領先者的地位,在專利、實用新型、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和創意產品出口等重要指標上均名列前茅”。看看,我們的創新集中在這些方面。
而諾貝爾科學獎項獲獎者情況看,從2000年到2019年,前五名獲獎大國分別是美國122人,日本19人,英國19人,法國12人,德國8人。美國依然遙遙領先,這和美國有世界領先的研究型大學以及對基礎教育的重視有很大的關係:
諾貝爾科學獎有標誌性。
自1901年首次頒獎以來,120年中,諾貝爾科學獎作為全世界公認的自然科學領域最高榮譽獎,表彰了數百位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上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幾乎囊括了20世紀以來最具原創性的重大成果和突破性進展,代表了現代科學研究的主要趨勢。
看重諾貝爾科學獎,期待更多中國人獲獎,這是好事,能讓我們更關注基礎研究和原創成果,推動中國科技向著更高處發展。但要讓中國人成為諾貝爾科學獎領獎臺上的常客,首先要正視差距,構建更好的科研軟環境,營造更好的創新文化氛圍,讓更多熱愛科學的高素質人才可以安心從事基礎研究。
諾貝爾科學獎有滯後性。
在目前諾貝爾獎的自然科學獎項中,獲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僅有屠呦呦1人。此外,獲獎的華裔科學家還有8人,其中楊振寧已放棄美國國籍轉為中國公民。也就是說,目前中國籍的諾貝爾獎科學家僅有2人。
有人拿日本做對比:日本政府曾經在本世紀初制定過50年拿30個諾貝爾科學獎的計劃,至今21年中,日本已經有20位獲得者。即便排除其中3位獲獎時已入籍美國的科學家,也有17人。
同為亞洲人,為何日本的諾貝爾獎科學家比中國多這麼多?這其實是獎項滯後性和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學術基礎薄弱這兩方面因素疊加造成的。諾貝爾科學獎具有明顯滯後性,獲獎專案通常都是科學家們在幾十年前取得的成果。本世紀日本獲得眾多諾貝爾科學獎的技術源頭,多來自其經濟高速發展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學術研究是需要大量投入的,發展中國家學術基礎薄弱。中國科研經費大幅度提高和科研產出爆發,都是近些年的事情,要像日本那樣成為諾貝爾科學獎常客,恐怕需要靜待花開。
諾貝爾科學獎有侷限性。
諾貝爾科學獎也有給錯的時候,而且並不罕見。最出名的失誤是1949年獲獎的前額葉切除術,這種手術被用於治療精神疾病,造成數十萬人不幸傷亡後,被各國禁止。諾貝爾科學獎的侷限性還體現在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上,獲獎者主要是“穿實驗室白大褂的老白人男士”,有色人種和女性科學家獲獎比例太低,與科研界現狀不符。
官媒認為對待諾貝爾科學獎,我們既不能不屑一顧、狂妄自大,也不能膜拜迷信、無限拔高,而是要有吸收、有鑑別,以科學態度評價它,用科學規律認識它,用平和、超脫的心態看待它,努力促進諾貝爾獎級別的重大原創性成果的產出,讓中國科技事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