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未來在於創新實力。中國的每個孩子都知道這一點。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家看到的變化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多。尤其是因為這一點,他們對創新持開放態度,並將創新無縫地融入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使中國公司相對於西方的競爭對手具有明顯的優勢。”
德國《經理人雜誌》(Manager Magazin)12日以“中國的創新驅動力來自哪裡”為題刊文稱,在西方,推動創新的主要是公司。在中國,創新成功的除了國家的政策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人口資源。
中國過去50年創造的生產奇蹟,讓約7億人擺脫了赤貧。“長期以來,中國的經濟繁榮與創新無關。”文章認為,正是模仿戰略結束了中國的經濟困境。戰後嬰兒潮時期出生的數億雄心勃勃的工人生產了無數產品。透過這種方式,該國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內就獲得了世界最先進的製造技術。中國曾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影印機”。
但時代在變。中國的嬰兒潮一代在勞動力市場上正逐漸被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千禧一代和Z 世代所取代。加上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中國也越來越專注於創新。
“中國能夠開發出新的東西嗎?能否與幾十年來經濟繁榮建立在創新基礎上的工業化國家競爭?”許多西方專家對於中國的創新層表示懷疑。2014 年 3 月,《哈佛商業評論》就曾發表了 Regina Abrami、William Kirby 和 Warren McFarlan 的文章《為什麼中國不能創新》。
僅僅兩年後,在全球發展最快的十家公司中,就有八家來自中國。它們的市值都以創紀錄的速度達到了神奇的10 億美元大關。其中六家是在《哈佛商業評論》文章發表的那一年才推出的。對於一個在 2020 年全球創新指數中仍排名第14 位的國家來說,這些數字是驚人的。
那麼是什麼讓中國發展得如此迅速呢?顯然一個事實並沒有體現在創新指標上。“我們喜歡關注產生大創意的人和公司。最重要的是,富有魅力的英雄人物以勇敢的方式將我們吸引到他們的魔咒之下。美國的創新生態系統就是以此方式展示的。”文章稱,而中國成功的秘訣似乎並不主要在於創新公司。
在過去五年中,兩個世界大國之間發生了一場類似於“創新冷戰”的事情,其結果是——中國已經趕上了美國。為了理解是什麼推動了中國公司在全球的崛起,這需要意識到中國擁有使其與所有其他國家不同的資源:巨大的人口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並且在應對創新和使用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們為自己。不僅如此:中國人的速度也比其他國家的人快得多,而且更穩定。
數以億計的消費者以及他們對新事物的非凡接受意願,使中國形成創新生態系統,並在全球競爭中取得成功。畢竟,創新能否盛行最終取決於人們使用它們的意願。在這方面,中國是無與倫比的。
智慧手機進行無現金支付的故事很有啟發性。這種底層技術幾乎同時在美國和中國傳播。Apple Pay 於 2014 年在美國推出,一年後三星 Pay 和 Android Pay 緊隨其後,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同時在中國推出。
但結果呢?2018年的微信支付每天處理 12 億筆交易,而 Apple Pay 每月才處理 10 億筆交易。2019 年中國手機應用的總支出為 54 萬億美元,是美國總支出的 551 倍左右。這一切最終由人口決定:中國 9 億多網際網路使用者迅速接受創新並調整他們的行為,併成為顛覆全球競爭的經濟力量。
中國創新的特殊方式與人的經驗有關,這是其他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經歷變化的指數顯示,根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發展,過去30年人口經歷了哪些經濟動盪。簡而言之:中國的變化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快。人們已經看到了。
看看一些具體的細節,讓這個程度更加生動。在短短三年內——從 2011 年到 2013 年——中國使用的混凝土比美國在整個20世紀使用的還多。1990 年,中國農村每 100 戶家庭中只有 1 戶擁有冰箱,現在這一比例達到 96%。 1990年,中國道路上只有550萬輛汽車;今天有2.7億輛。其中 340 萬輛是電動汽車,佔全球所有註冊電動汽車的 47%。1990 年,四分之三的中國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今天,幾乎三分之二的人居住在城市。
西方公司要想自己的的創新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必須把最優秀、最聰明的員工派到中國,讓他們接觸新的想法,學習當地的數字生態系統,拓寬視野,並將新獲得的知識帶回家。就像一些來自美國、德國等國的頂級高管說的,“過去六個月沒有去過中國的人,都算沒有去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