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天山網
【“三農”今語】
林火燦
自今年8月起,新疆全面推進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此次改革明確提出,要穩步推進供銷合作社、農民合作社、農村信用社在組織形態、服務功能、管理運營上的有機融合。
強調供銷合作社、農民合作社、農村信用社“三位一體”的有機融合,意味著改革不能簡單做加法,也不是簡單進行機構的物理捏合,而是要以改革為契機,構建更符合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產銷體系、金融體系,形成“化學反應”,使改革的“乘數效應”充分釋放。
供銷合作社、農民合作社、農村信用社在新疆“三農”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以農民合作社為例,近年來新疆農民合作社數量持續增加,涵蓋領域從傳統種植養殖向多元業態拓展,已經成為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的穩定渠道之一。隨著新疆農業發展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水平的穩步提升,這些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地位和作用只會越來越突出。不過,我們也要看到,不少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服務功能單一、競爭實力弱小、利益聯結不夠緊密等問題。這既很難適應日益成長起來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迫切需求,也很難適應腰包漸鼓的農民群眾對多層次、多樣化、便利化生活服務的迫切需要。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組建規模更大、覆蓋更廣、層次更高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形成以家庭經營為基礎、以聯合合作為紐帶、以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複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和參與市場競爭的層次和能力,既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
根據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央農辦、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的指導意見》,到2023年6月底,我國將初步構建起區域性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服務平臺。從中央的決策部署和自治區的工作方案看,開展“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改革,既強調發揮好生產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的各自職能功能,又強調形成更高層次的綜合合作,推動“辦成以前各家無法單獨辦成的事”。
在具體實踐中,我們必須持續深化改革,圍繞服務農民增收、服務農業增效、服務農村“增美”,堅持以生產合作為基礎,以供銷合作為主導,以信用合作為支撐,擴大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橫向合作和縱向合作,加快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發展。
生產合作是基礎。強化生產合作,有利於整合農村要素資源,幫助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要進一步引導合作社探索符合當地發展需要和農民需求的發展模式及路徑,特別是繼續圍繞自治區農業產業發展目標,領辦興辦、培育支援一批自身管理能力、市場競爭能力、服務帶動能力較強,且具有當地主導產業代表性的農民合作社;鼓勵同業或產業密切關聯的農民合作社在自願前提下,透過兼併、合併等方式進行組織重構和資源整合。
供銷合作是主導。在生產合作的基礎上,用好供銷合作社這個金字招牌,有利於推動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機銜接。要健全供銷合作社農產品流通網路,暢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通道;繼續領辦創辦農民合作社及其聯合社,辦好供銷合作社企業;大力開展貫穿農業生產全過程的生產性服務以及採購代理、財務記賬、品牌培育、產品營銷等綜合服務;依託新疆特色農產品“兩張網”構建多層次的市場營銷網路,大力推動新疆特色農產品出疆。
信用合作是支撐。要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提升為生產合作、流通合作提供資金融通等服務的水平;完善對供銷合作社社有企業和基層服務組織、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支援;提高小農戶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可得性,使農村信用社資金真正做到“來之於地方、用之於地方”。
總之,在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改革中,必須盯準需求、找準路徑、精準服務,堅持因地制宜、穩步發展,才能使改革在推動農民增收致富、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文來自【天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