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國慶假期,對於城裡人或者說有工作的人來說,這是個休息的假期。
長假的幾天,他們可以放下工作上的事情,約朋友一起聚聚,或者就在這幾天裡可以找個“風景名勝”去遊玩幾天。
但是這假期不適用於農民,種地的知道,國慶的幾天會趕上秋收,父母如果是農民,他們也想趁兒女假期,讓兒女在這幾天回家幫父母的忙。有了兒女的伸手,自己也會輕鬆很多。
兒女懂事的,孝順的,知道父母是靠種地“汗滴禾下土”養的他們,趕上國慶假期,他們也不羨慕別人去遊玩,能夠靜下心來,回家幫父母去分擔勞作。
多數人都會是父母的“好孩子”,但有的人就不行了。比如有的人已經參加工作,認為自己已成了“城裡人”,穿著光鮮,他們會“嫌棄”農活,髒、累。對於秋收,他們會對父母撒謊,比如找個加班的理由逃避“勞動”。
然後,過了假期幾天,農活兒也忙完了,父母在家裡閒著,自己有孩子的話可以把孩子送到家裡,讓父母帶著。
這樣的子女讓父母辛苦自己不知道會不會心安?
二
李慧是城裡人,嫁的老公家在農村。
公婆都是農民,家裡種著地。李慧心地好,曾對公婆說:“小剛(李慧老公)和我現在都上著班,我們養著二老。以後就不要種地了。種地多累啊。”
公婆一笑。婆婆說:“不種地以後靠什麼吃……你們在縣城買的房子,還要分期……不用管我們,你們把日子過好,有地就有我們的吃喝了。”
李慧的老公是姐弟倆。大姑姐嫁到了鄰村,雖然後來搬到了縣城住,但兩口文化程度不高沒有正式工作,經常找短暫的零工幹。
大姑姐的孩子比李慧的孩子大一歲。李慧還沒有孩子時,有時回公婆家看到大姑姐把孩子丟在家裡,婆婆抱著,逗著孩子對李慧說:“我不給她帶孩子誰給她帶啊……”
李慧這才知道,大姑姐的老公是兄弟幾個,他父母說誰的孩子也不帶。而且大姑姐的兩口從小都懶,不愛下地幹活兒,自然得不到公婆的歡心。
但大姑姐回到孃家,喊公婆“爸媽”,她有什麼事都能去照顧了。
李慧有了孩子,那時趕上農忙,雖然婆婆要來帶孩子,但她想婆婆家裡還有農活,分不開身,就沒讓她來家。她讓她的媽媽來帶孩子。
每年農忙,如果趕上假期,李慧的老公都會回家出力氣。忙完一天,他回家裡,有時也會說他的姐姐:“我這姐,忙的時候就沒見她露過面。不忙了,她就把她的孩子送來了……我真沒法說她……”
老公說李慧:“還不如讓咱媽帶咱的孩子呢,咱還能心疼父母……”
李慧說什麼呢,只能笑笑。
三
今年國慶假期,家裡農忙要掰玉米,這活兒估計得忙5天。
李慧孩子2歲了,她趁著假期從父母那接過來把他帶在身邊,和老公一起回公婆家幫忙。老公去地裡下力氣,她一邊看著孩子一邊做飯。
和老公到家的第一天,他四處看看就問婆婆:“我姐把孩子接走了?”婆婆說:“嗯……接走了。”
老公哼了下,說句諷刺的話:“我姐還不錯啊,還知道分個農忙。”
婆婆沒接話,她知道兒子對他的姐姐不滿意。李慧知道老公對大姑姐哪裡不滿意,不是不讓爸媽給她帶孩子,是這個姐從來不心疼爹孃,像農忙她從來沒回過家沒伸過手,而且還沒關心過。
五天,家裡的農活忙完,她和老公還沒走,婆婆就接到大姑姐的電話。
“媽,農活忙完了?”
“……忙完了。”
“那我明天把孩子給您送過去。”
這幾天,大姑姐從始至終沒說過用不用幫忙的話,老公是真看不上了,搶過電話,說:“你別送了,我讓咱媽給我帶孩子……嗯,帶到上學。”
四
青敢想說:
李慧的老公最後給他姐說的話是氣話,目的是讓她明白自己有錯。
大姑姐讓父母帶孩子,父母又願意帶,這沒有問題,問題在她不體諒父母的辛苦,田地的勞作這麼勞累,她不但沒有幫忙,連句關心的話也沒有。
她可能就認為父母的付出是應該的。
而李慧和她老公就知道心疼父母,農忙逢假期老公會回家幫父母,李慧體諒公婆農忙辛苦讓自己的爸媽去帶孩子。心靈上的誰高誰低,一比就顯了出來。
可以說大姑姐就是“不孝順”,有人不就說嗎一個人不孝順,到哪裡都會被人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