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真是個很奇怪的物種。進化到現在,人類號稱是現今地球上的主宰。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間還懂人。但是有趣的是,人類一路走來,不知道是記性不好,還是啥原因,居然連自己是如何來的?我們為什麼和其他動物不一樣?我們為什麼要種糧食?為什麼要說話?為什麼要寫字?……,等等現在看來是十分正常、簡單、我們每天在做的事情,卻一直說不清楚,無法形成統一的認識。
於是,這越發激起了人類的好奇心。人類一直試圖透過各種方法找到一切事物的起源。
早在遠古軸心時代,東西方的先哲們就在思考宇宙、生命、人類及語言的起源問題。比如:東方的老子、孔子、墨子,印度的釋迦摩,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大哲們均在自己著作中多有論述。到近代,人們已經開始嘗試用科學理論和實證方法解釋這些事物的起源問題。
比如人類最關心的宇宙、生命、人類和語言的四大起源問題。現代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人類學家、考古學家等集合多種學科知識形成的大資訊量,對前三種起源都給出了較為令人信服的解釋,唯獨對語言起源的解釋還在以各種假說作為支撐,並且仍沒有任何一種假說足以從根本上找到語言起源的答案。
迄今為止,各學界關於語言起源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8世紀以前語言起源的神授說,近代語言起源的擬聲說、擬象說、人類本源說、感嘆說、契約說、進化說、約定俗成說等等。
從前人對語言起源問題研究的發展可以看出,各個時期的學術大家在思考語言問題時關注的往往是人類本身,對語言問題的研究也就是對人的本質的研究。
到了現代西方哲學時期,哲學家明確表示對語言的研究就是對人的研究。換句話說,大家都認為語言的產生是人類自己的事情,是人類抽象思維自己搞定的。這是典型的唯心主義。
只有到了馬克思、恩格斯時代,才真正提出了唯物主義的語言起源說。這就是現在大家都認可的“勞動起源說”。應該說,這是迄今為止學術大家給出的語言起源問題的最值得信服的答案。
馬克思對語言的思考不僅僅侷限於人本身,而是以整個自然界和人類發展歷史為背景來考察的。馬克思認為:“語言和意識具有同樣長久的歷史,語言是一種實踐的、既為別人存在因而也為我自身而存在的、現實的意識。語言也和意識一樣,是由於需要,由於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產生的”。
馬克思還就哲學意義上的“存在”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意識在任何時候都是被意識到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人們的實際生活過程”。
從以上馬克思的有關語言、意識、存在三者之間的關係論述上,我們可以得出幾個基本的判斷。
- 語言是一種意識;
- 語言和意識都具有歷史性;
- 語言是一種實踐的產物;
- 語言是人類不同個體存在之間的意識;
- 語言是由於人類不同個體存在之間的迫切的交往、交流的需求而產生的;
- 存在就是人們的生活本身;
我們再來看看恩格斯關於語言的論述。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有這樣的論述:“語言是從勞動中並在勞動中一起產生出來的,這是唯一正確的解釋”
什麼意思:就是說“人類的勞動產生語言”!
鑑於馬克思、恩格斯就《自然辯證法》而言,是一種繼承、發揚的關係。我們可以把二位偉人就語言的產生的思想論述做一個歸納、合併。
語言是人類不同個體之間在漫長的進化史中,因生存、生產、生活的迫切需要,而逐漸產生的、日趨強烈、日漸成熟的溝通、交流的意識和實踐。
馬克思、恩格斯的偉大在於他們的這一觀點與以往所有關於語言起源的觀點都不同。他們第一次將語言起源問題引入到了歷史唯物主義中,他們對於語言的理解不是從抽象、而是從現實的人、從現實的人產生的需要、從人的感性活動去理解,第一次用實踐性和現實性為語言冠名。也是至今為止在語言的起源上唯一能夠得到共識的說法。
好,我們下面就嘗試從哲學、社會學、標準化學等多學科的角度上細細說說人類語言的產生和起源。
一、人的內心主觀與外部自然界的客觀
從哲學的現有基本結論上講,什麼是外部自然界呢?就是我們現在生活周圍的這樣一個客觀世界。它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是獨立存在的,因而它是客觀的。而人的內心世界則是人透過自己的感覺器官(眼耳鼻舌口身體四肢)與意識器官(大腦)所感覺和意識到的全部有關主體和客體的資訊內容。也就是說,人透過自身的感覺器官感知一些來自外部世界的客觀事物。隨後這些客觀事物與人腦中的意識相結合,這樣就形成了人的內部世界。因此。人的內部世界是人的感覺器官與意識器官感覺過、意識過或者正在感覺、正在意識的外部世界在人們頭腦中的資訊互動融合的產物。
比如:我們看到一個蘋果,對於“蘋果是什麼”這個問題,要做出一個明確的回答,就必須清楚這個問題中的“蘋果”是指外部世界中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物還是存在於人的內部世界中的事物。若指客觀實物,則它是一種客觀存在,存在於外部世界中;若指人的世界中的“蘋果”,那麼它存在於人的大腦裡。即人的內部世界裡,是透過感覺器官和意識器官互動、內化過的客觀實物(比如:這個蘋果顏色鮮豔、好吃、有營養、可以栽培……)。因此是主觀的。
總結上述,可以得出幾個個基本的結論:
- 外部世界(自然界)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 意識是人的內心世界透過感覺器官和意識器官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外部世界資訊在人的內心中的一種互動、內化結果;
- 意識不能等同於客觀世界,意識不能真實反映客觀世界;
二、人類語言產生的主觀動因
透過前面對外部世界及人的意識概念及兩者之間關係的闡釋。我們知道人所感覺到的客觀實物往往是透過人的感覺器官內化過的事物,人所要認識的物件都是正在感覺或者已經感覺過的事物,人所掌握的一切有關外部世界的內容都是透過感覺器官和意識器官過濾、處理之後得到的那個世界的映像。也就是說,人的感覺器官和意識器官的侷限性,決定了人對於客觀世界的認識必然是侷限的。所以,人眼中沒有客觀,起碼遠遠沒有達到完整、真實的客觀。人看似活在客觀世界裡,實際上永遠都活在自己的感覺世界裡,對自己感覺以外的東西往往都是無知和淺薄的。
比如:盛行於16世紀之前達1300年之久的地心說,後被16世紀的哥白尼的日心說所取代,到了20世紀就被宇宙大爆炸起源說所取代。顯而易見,人類對於外部客觀世界的認識是隨著知識、資訊量的不斷增加而逐漸變得清晰的,但是離真正完全認識清楚,還差得很遠。也正是因為知識、資訊量的不斷增加,我們原來認為永遠正確的科學原理、定律都在不斷的修正,甚至是被顛覆。
既然所有的人都活在主觀世界裡。所以不同的人在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和範圍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就是正常的。進而在處理外部世界輸入到腦內的資訊的方式和能力,也肯定會因人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異。人與人之間的這些差異就會造成一個本來的、唯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的外部世界,在不同的人腦中變成了許多個不同的內部世界。
隨著人類對外部世界的不斷認識,人類意識逐漸豐富,視野開闊了,由此人的內心世界中的內容變得越來越豐富。不同個體之間本就不相同的內部世界的差異就會變得越來越大。
而人類作為一個物種,因為意識的高度進化帶來的原始能力的逐漸退化和遞減,作為個體已經很難和其他的大型動物進行生存競爭和抗衡了。別無他途,人類只有團結起來,才有可能形成物種整體的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因此人類物種生存的需要,客觀上倒逼人類彼此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逐漸形成在一定區域生活的人們就會自覺聚整合一個個族群、團體中來。這種現象其實不光是人類獨有,好多其他物種都有這種現象出現。而且從生物鏈來講,越是趨向生物鏈末端的物種,這種現象趨勢越突出。從標準化的角度上講,物種族群內的團結統一,是物種生存的首要條件。越是團結、統一搞的好的物種,其生存、發展的能力就越強,物種就越能壯大。
說句本不是題外話的題外話,人類至今唯一延續不斷的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文化的長久統一、多民族的融合大團結是其根本原因。
我們回來繼續。
族群內部不同個體意識的不同使他們對待同一事物定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就會產生分歧。當這些分歧擴大到一定程度時,人為了維持自己與族群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就需要將自己的內心世界中所形成的一些精神意識外化出來,讓其他社團成員知道。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人的內部世界中的精神意識並非全都需要外化,人只需要外化當時環境下對自己與別人交流有幫助的一些精神意識,或者說是那部分已經產生分歧、最需要交流溝通的精神意識。若人們生存在同一個世界,即每個人的內部世界都是相同的,那麼人與人之間就沒有資訊的傳遞與交換,語言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只有個體與個體對外部世界的感覺存在差異。並且彼此之間又因為某些原因緊緊聯絡在一起時。才有資訊溝通與交流的必要,才需要統一認識。這是語言之所以產生的原因。
語言不是為了一個個獨立的個體產生的,而是為了一個個體與另一個個體之間的交流而產生的。
從這種意義上講,語言的誕生本質上就是人們謀求溝通、形成統一意識的工具。語言一定不是人類單個個體的產物,單個個體產生不了語言,語言一定是個體針對別人(別的個體)產生的。語言是為了諸多個體之間溝通分歧、彌補差異而產生的。因為只有差異和分歧彌補了,才能形成統一意識,人們之間才能關係和諧,關係和諧的物種族群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機率才能較大。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馬克思的論述:“語言和意識具有同樣長久的歷史,語言是一種實踐的、既為別人存在因而也為我自身而存在的、現實的意識。語言也和意識一樣,是由於需要,由於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產生的”。
哲學真是個高度提煉、濃縮規律,孕育多學科的母親啊!
三、人類語言產生的客觀條件
人與人之間由於內部世界的不同所引起的資訊溝通與交流的需要是促使語言產生的原因。那麼,我們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既然每個人與其他人的內部世界是不同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會不會因此變得十分困難,甚至無法交流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是人與人之間面臨的世界的客觀本體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說,我們所感知的每一個物件,如我們上述說的蘋果、樹等,都是來自同一個外部世界,是同一個客觀存在。只是由於我們在感知這些事物時經過了自己感覺器官與意識器官的過濾,對這些事物的認識存在差異。因為人們內化的是同一個外部客觀存在,所以彼此的內部世界必然會存在相似性,這些相似性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提供了一定的可能。如果兩個人的內部世界完全不相同。一個人將與自己頭腦中的特定思想內容用語言的形式傳達給另一個人時,這個人的大腦不會啟用並喚起相應的精神意識內容,這樣就實現不了溝通與表達。所以,如果說人與人的內部世界完全一樣是沒有溝通與交流的必要的話,那麼人與人內部世界完全不同則是失去了溝通與交流的條件。只有人與人的內部世界在相似基礎上的不同才有產生溝通與交流的手段的可能。
二是人的感覺器官與意識器官及其工作原理、程式是相似的。我們在前面的論述中已經提到,人的內部世界由人的感覺器官和意識器官內化外部世界中的客觀事物形成。而每個人的感覺器官與意識器官都是相同的,不外乎眼耳鼻舌口和大腦,感知方式也不外乎聽覺、嗅覺、觸覺、視覺。只是人與人之間在感覺器官與意識器官的發育程度上有所差異。在感知外部世界時所採用的感知方式、感覺能力、意識處理能力會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人類之間的感覺器官、感知方式及資訊處理方式具有相似性,這一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們所建構的內部世界的內容和結構具有相似性與一致性,從而為人與人之間的資訊溝通提供了某種可能。
總結一下,人類感知物件、感覺器官、意識器官、工作原理、工作程式的一致性或相似性是一種客觀存在。正是這種客觀存在是人類溝通得以成行的物質保證。
四、人類語言產生的標準化因素分析
我們上述已談到,恩格斯在其《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論述:“語言是從勞動中並在勞動中一起產生出來的,這是唯一正確的解釋”。
既然語言是從勞動中產生的,我們就先來看看人類最初的勞動中的行為與語言產生的可能的關係。
學者們現在已證實,人類最初的勞動是以漁撈、狩獵捕食、伴隨簡單的石器、木器、竹器工具的製作為主。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點,人類的勞動行為不是一種天生的行為能力,是後天經傳授和學習獲得的能力。勞動行為的傳授(如用棍子叉魚、木質標槍遠距離投射獵物、特別是石器工具的製作等等),只靠做示範動作傳授是很難準確和有效地傳授的(關於石器製作,我在前面的一片專文《現存人類最古老的工具,為什麼會帶有鮮明的標準化痕跡》中有詳細描述)。因為,狩獵時必然要涉及到獵物物件、地點、時間、方向、角度、用力關係等資訊。工具製作時要涉及到材料的選擇、製作方式、石塊敲擊的力度、最終成品石斧的厚薄、刃面是否鋒利等因素。所有這些因素要做好、有效果,就必須要有最佳的方案追求。哪怕最初的追求是混沌、模糊、差異很大的。但是隨著這些活動的持續、反覆發生,最優的探索、總結、溝通、交流最後就一定會發生。這就驅使人類要尋找一種方式能把這種探索、總結、溝通、交流形成的思想意識傳出去。
最初的發音是人類和許多動物均有的資訊傳遞方式,但它只能表達情緒類資訊。我們都知道,許多動物都有發聲的功能,它們發出的聲音主要用於表達憤怒、抗議、痛苦、高興等感情和用於發出危險警告訊號等等。這是一種感覺表達的語言,不是思考表達的語言,是情緒感覺表達的語言,不是意識交流的語言。這種情緒感覺表達語言是一種低階語言,嚴格意義上不算做真正的語言。人類在建立起自己的高階語言前,在語言能力上與其他動物沒什麼差距,如同現在大猩猩的語言能力。
這是那個時期能夠利用來傳遞資訊的可能方式。因為那個時期所有的動物物種的活動行為都是簡單的、原始的、本能的動作行為,比如:移動、進食、攻擊、躲避、繁殖、休息等。
而人類,後來開始了勞動,勞動絕對是一種複雜的行為!
儘管最初的勞動在今天看來就是簡單的漁撈;狩獵;石器、木器、竹器的加工等等,但是比起本能的動作行為要複雜的多。而且,很顯然許多勞動不是單獨一人能夠完成的,涉及到族群多人的協作,這就必然帶來進一步複雜交流的需求。人類試圖利用聲音來表達更多的意思,以幫助這些勞動技能的傳授。為了交流的需要,人類將用於表達感情和發訊號的吼叫聲向能表達更加豐富資訊的語言轉變,以增加自己新的表達能力。
這裡插一句,當代中國網際網路上層出不窮的新詞、新概念,本質上就是語言表達的不斷創新和豐富。特別強調一下,這種創新和豐富在人類的語言發展史上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我們前面已講過,語言的建立一定是意識的外化表現。那麼,語言內容的豐富一定是和人類意識產生的感覺器官中的感覺資訊,並經過意識器官過濾處理的意識資訊高度關聯的。比如眼睛看到客觀物體存在的(形狀、顏色、距離、大小、時間輪迴、山、河、湖、海、樹木、果實等);鼻子聞到的(香、臭、糊味等);口舌嚐到的(酸、甜、苦、辣、鹹、鮮等);耳朵聽到的(各種動物叫聲、打雷聲、下雨聲、颳風聲、別人的說話等);身體感受的(冷、熱、輕、重、疲勞、輕鬆、疼痛等),很多很多。
人類最初的語言進化的挑戰,一定是要先把這些基本的感受、感覺進行提煉,固化,統一成族群大家都認可的統一意識、概念,進而形成統一的基本概念後,才可能進一步前行。
哲學家講,概念是思想的細胞,說的一點沒錯。。
隨後,人類大概會本著先急後緩、先簡後繁、先易後難的交流需求原則,把這些基本概念應用不同的場景進行不同的組合。
於是,人類能夠交流的資訊越來越多,人類的語言表達也越來越豐富。
於是人類逐漸開始學會講故事了,也就是我們現代人類語言、語法中講的現代時、過去時、將來時等等,就全都出來了。
語言只有能夠表達上述這些基本資訊的關係後,才能成為高階的表達語言。
交流的前提條件,必須是說的人能夠說得明白、清楚,聽的人能夠聽得懂。這就客觀上要求發音、概念、詞義等必須統一。這不光是語言表達結果的統一,就連最初的需求也必須是統一,才能夠達成最終的有效交流和溝通。
人類之間如果沒有細化的、明確的、統一的概念和語言,就無法進行復雜交流,就只能停留在現時和現場情景的淺層次交流。否則,複雜的交流就只會引起誤解和造成混亂概念。
所以說,語言的產生和交流是一個典型的標準化過程!因為沒有這個過程,人類的各個族群根本是無法生活在一起的。
其實,這麼一看,和小孩學說話基本上差不多。
但,小孩說話是被動的學習,是因為周圍有語言環境,還有大人的悉心教授。
可是,古人呢,是語言的創造,是從無到有,從簡到繁的創造。就古人類來講,這個過程應該是很艱難、很漫長的!否則的話,人類怎會想不起最初的說話是怎樣形成的?
有了高階語言,人類才有了表達現場關係的能力,有了講述故事的能力,有了描述未來的能力。
人類的加快進化是始於舊石器時代前一段時期,進化的主要因素應歸功於細化的概念和高階的語言(能細化表達)的產生。
概念和語言是相互促進的。說高階語言,是除人類外,其他生物所不具有的能力。高階語言細化表達了事物的概念,細分了時間、空間、過程、物件、因果等關係,提高了人腦的概念分辨力,支援了人類的複雜關係交流,提升了人的思維水平,使人腦高層次進化。
有了多層次、多關係的高階語言,人們才能在非現時和非現場進行事件的交流,人們才能講故事。達到這種水平的語言,標準化學者麥綠波精準地稱其為“離現語言”。其他動物(牛、馬、雞、鴨、豬、狗等)是沒有“離現語言”能力的,所以,它們在一起時,從來是“無話可說”的,只是默默地待在一起,從未發現過它們在聊天。
人類的“離現語言”可講故事,傳授經驗和知識,使一個人都能獲得多人的經驗和智慧,在一個個人生命週期內可接受幾十或幾百人的經驗知識,使腦部的進化週期被大大壓縮,進化速度加快。這種靠交流積累經驗和知識的方式,隨著交流人群的擴大和一代代的傳承,這種積累在不斷加深和倍增,相當於一個人自己生命週期積累的幾千幾萬倍,成為腦進化的強大引擎,使人腦比其他動物腦有了飛躍式的超快進化。
儘管語言對人腦的進化如此之重要,但它只有在標準化的狀態下才有可交流性,否則,沒有任何意義。儘管其他動物也有語言,但它們的語言只是一些很簡單的訊號語言,不能表達知識和智慧,因此,對大腦的進化沒有太多幫助。
所以說,語言標準化是人類身體器官表達行為的標準化,是意識概念的標準化,是發音和聽力的統一化,是人類內化的意識和外部的客觀世界的統一化,是人類意識的外化最重要的表現形式。語言標準化是輸入和輸出關係統一的標準化,是聲音物件的標準化,它是人類行為的又一個進步,是高程度統一化的最早的標準化形式。
我們人類的大腦(意識器官)就像個規模能力不斷提升的複雜加工廠,輸入的是外部世界客觀存在事物的基本資訊。輸出的呢,是技術、發明、工具製作、產品、語言、文字、文化等巨大的文明成果,進而形成一波又一波的人類文明。
而語言呢,只不過是人類進化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片段基因,只不過這個片段基因對人類來講太重要了,也太神奇、神秘了,整的到現在還是眾說紛紜,難成結論。
本文只不過是站在標準化的角度對於人類語言的產生進行分析,算作是一種另類的解讀吧。
全文完,如果您喜歡,就請點個“贊”或者“在看”吧。如果您喜歡本號,就請新增關注,我們一起來探討。
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