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的角落堆滿了油菜植株樣本,罐頭瓶水杯“隱藏”在一摞一摞的書籍資料中,記者見到孫萬倉時,他剛換上白色實驗服,準備去實驗室指導學生。這位“甘肅科技功臣”走路帶風、眼中有光,並不像已過花甲之年。
“冬油菜是寶啊。它不僅是我國、我省的重要油料作物,含油率高、產量高,且冬季能覆蓋土壤、減弱土壤風蝕、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和肥力,油菜花還能養蜂,引得四方遊客來。”
伯樂相馬,甘肅農業大學教授孫萬倉識冬油菜。
一株抗寒冬油菜,打破了冬油菜的生長界限,孫萬倉把論文寫在了大地上,也把自己的“農學路”越走越寬。10月11日,甘肅省科學技術(專利)獎勵大會召開,隆重表彰獎勵為全省科學技術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孫萬倉榮膺甘肅省科技功臣獎這項我省科技領域最高大獎。談及個人感受,他只說了一句:“農業科學研究沒有捷徑,圍繞解決種業‘卡脖子’技術攻堅克難才能有所作為、不負年華。”
孫萬倉與油菜的緣,從上世紀90年代延續至今。
我國油菜生產分為冬油菜和春油菜兩大產區。北緯35°曾是一條冬油菜難以跨越的界限,此條線以北地區,氣候嚴寒、乾旱,冬油菜難以過冬,只能種植春油菜。但春播油菜,又要面臨病蟲害危害、春季難保苗、產量低、土地利用率低等諸多問題。
孫萬倉1982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農學系,之後數年,先後在景泰縣委、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工作。其間,他一直關注農業科技相關報道,瞭解我省冬作物種植情況,“當時,幾乎沒有人關注和研究冬油菜,因為科技力量弱,幫它抵抗嚴寒實在難!”
一番思索後,先從春油菜入手。
以孫萬倉為主的科研團隊,率先利用加拿大引進的奧羅、托爾等品種,開展了甘藍型春油菜品質育種。1988年,他們育成了國內首個高油分、低芥酸甘藍型春油菜品種隴油1號,填補了我省及我國北方春油菜高油分優質品種的空白。
1992年,孫萬倉主持育成我省第一個雙低甘藍型春油菜品種隴油2號;1998年至2005年,又先後育成隴油3號、隴油4號及三系雜交種隴油5號等甘藍型春油菜優質品種,奠定了孫萬倉在國內油菜育種行業的地位。
從此,我省油菜產量大幅提高,扭轉了當時我省胡麻和早熟小油菜占主導地位的油料作物生產局面,優質甘藍型春油菜取代了低產的芥菜型油菜、白菜型小油菜,油菜播種面積、經濟效益大幅增加,成為我省第一大油料作物與第四大農作物,我省也跨入北方油菜生產大省行列。
“1996年,我和同事跑了一趟河西,看到不少地區冬小麥長勢喜人。於是我想,冬小麥能在西北越冬,油菜為什麼不能?”自那時起,冬油菜越冬問題就“長”在了孫萬倉的“心尖兒”上。
到底怎樣才能提高冬油菜越冬率,提高種植油菜的產量與效益?
根據我國冬油菜研究狀況,他查閱了大量國內外農作物抗寒研究資料,提出抗寒馴化和突變體篩選可能是獲得抗寒種質的唯一途徑。帶著這個問題,他冒著嚴寒踏遍隴原大地,蒐集了上百份材料,研究它們的抗寒性與農藝性狀。
天水、平涼、慶陽、武威、張掖、酒泉……2005年至2007年的3年間,孫萬倉的冬油菜苗遍佈了我省多地的19個試驗點,也給他添了不少難題,“儘管都在甘肅省,但多個試驗點的冬油菜只要一‘挪窩’,換去其他地區,就難以適應。”省內推廣種植都有困難,更別提一路向北。
還有許多難題要解,孫萬倉不敢停下。自此,他面朝黃土奔波於各試驗點的田間地頭,冬油菜苗也住進了他的辦公室,甚至家裡。寒來暑往,他整天陪伴、呵護著它們,成日忙著培育壯苗,等待油菜返青。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至2009年,孫萬倉逐漸把試驗田開拓到了新疆、青海、寧夏等地,2009年後,又拓展到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等北方廣闊的大地上。
終於,孫萬倉在2008年以抗寒種質DQW-1為母本株成功育成抗-30℃極端低溫的“隴油6號”,“捱過”了2009年和2010年的凍災、倒春寒災害天氣,“隴油6號”穩定在80%以上的越冬率,“硬氣”宣告我國北方旱寒區不能種植冬油菜的歷史徹底結束。
從西北到東北和華北,從“隴油6號”到“隴油7號”,一直到“隴油27號”,孫萬倉育成的冬油菜品種的抗寒性、適應性和豐產性一代比一代強。“以前,河北那邊主要吃花生油,現在,我們的油菜品種推廣過去,他們也開始吃菜油。”不屑名與利,孫萬倉只為他的冬油菜感到自豪。
多年的辛勞付出,孫萬倉收穫了累累碩果:已育成並大面積推廣應用隴油系列冬春油菜品種20個,獲國家發明專利15項,制定行業技術標準2項、地方標準14項;主編出版了《北方冬油菜北移與區劃》《北方旱寒區冬油菜栽培技術》等專著3部;在《中國農業科學》《植物學報》《BMC Plant Biology》等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150餘篇,獲得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0餘項……
下面這一組組與冬油菜更為密切關聯的資料,“講述”著孫萬倉多年來的艱辛付出與收穫——
創制了適宜我國北方寒區生態條件的隴油6號等10餘個抗-30℃極端低溫的超強抗寒冬油菜品種及整合技術,其推廣應用使我國冬油菜種植區域由北緯35°(天水)北移至北緯48°地區(新疆阿勒泰、黑龍江饒河)。
攻克了我國北方強冬性冬油菜品質難題,育成的強冬性甘藍型冬油菜雙低品種隴油88,在我省慶陽、平涼等越冬率達到90%以上,畝產達到200公斤;培育出的我國第一個白菜型雙低品種隴油17號,畝產180公斤以上、越冬率80%以上。這些品種的應用,為我國解決北方冬油菜品質問題提供了種質保障。
育成的強冬性冬油菜抗寒品種,不僅利用冬閒田發展了冬油菜生產,促進我省及我國北方一熟制地區改為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為保障我國糧油增產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還在提高北方冬季農田植被覆蓋、養蜂產業、鄉村旅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經濟與生態效益。近5年累計推廣面積500萬畝以上,新增總經濟效益15億元以上;讓冬油菜對地表覆蓋度達到95%,經測算,每種植1畝冬油菜,每年可減少沙塵量347.1千克,且對節能減排也具有積極意義。
孫萬倉育冬油菜苗,也育才樹人。作為國家油菜產業體系北方寒區冬油菜育種崗位科學家,他組建了我國首個北方寒區冬油菜育種研發團隊,培養彙集科研人員近30人;同時,作為甘肅省特色作物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他一手建起包括油料與特色雜糧的甘肅省特色作物產業技術體系,建成我省油料與特色雜糧研發平臺與交流平臺,帶領40餘人的團隊,讓原來單一的作物產業技術研發,發展成集種質創新、新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控、標準化栽培及加工等為一體的產業技術研發體系。
“我的成就感源自每一株長成的冬油菜,一畝地收穫4萬株冬油菜,我的成就感就被放大4萬倍!”一捧不滅的熱情,讓孫萬倉和冬油菜的“故事”家喻戶曉。該結尾了嗎?不,孫萬倉還要奮筆疾書續作。
“如今,冬油菜抗寒性改良得到突破,接下來,我們還要跟進品質提升、革新種植模式,推進糧油協同增產。”孫萬倉說,他和團隊將著眼於冬油菜多功能價值的開發,推進冬油菜作為我國北方冬季覆蓋作物研發應用,推動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的有機結合。
躬耕隴畝40載,孫萬倉為解決我國北方冬春季農田長時間裸露、土壤風蝕嚴重的問題,以及食用植物油自給率低的現狀,嘔心瀝血,研究成果在全國得到大面積推廣,極大提高了我國北方地區複種指數,也加速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進度。他表示,自己將要把冬油菜事業堅持到底,繼續堅守從事農業科教事業初心,勇擔新時代強農興農的使命,著力解決行業重大現實問題,為助推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來源:新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