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表於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期刊《ESC心力衰竭》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大約10%發生在中年的冠心病可以透過預防缺鐵加以避免。
“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不能得出缺鐵會導致心臟病的結論。”研究作者、德國漢堡大學心臟和血管中心的Benedikt Schrage說,“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兩者之間存在聯絡,這些發現為進一步研究並證實這一結果奠定了基礎。”
此前研究表明,對患有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缺鐵會導致更糟糕的結果,包括住院和死亡。在FAIR-HF試驗中,靜脈鐵劑治療可改善心力衰竭和鐵缺乏者的症狀、功能和生活質量。基於這些結果,FAIR-HF 2試驗調查了靜脈補充鐵劑對心力衰竭者死亡風險的影響。
目前的研究旨在檢查在普通人群中是否也觀察到缺鐵與預後之間的關聯。該研究涉及來自3個歐洲人口佇列的12164人,平均年齡為59歲,55%為女性。在基線研究訪問期間,透過全面臨床檢查,研究人員評估了心血管危險因素和併發症,如吸菸、肥胖、糖尿病和膽固醇。
參與者被劃分為兩種情況:絕對缺鐵,只包括儲存鐵(鐵蛋白);功能性缺鐵,包括儲存鐵(鐵蛋白)和供身體迴圈使用的鐵(轉鐵蛋白)。Schrage解釋說:“絕對缺鐵是評估鐵狀況的傳統方法,但它忽略了迴圈鐵。功能性定義更為準確,因為它包括兩種測量方法,並採集那些儲存量充足但在迴圈中不足以使身體正常工作的鐵。”
之後,他們對參與者進行了冠心病和中風、心血管疾病致死、全因死亡的隨訪。在調整了年齡、性別、吸菸、膽固醇、血壓、糖尿病、體重指數和炎症影響後,研究人員分析了缺鐵與冠心病、中風、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之間的關係。在基線檢查時有冠心病或中風病史的參與者被排除在分析之外。
在基線檢查時,60%的參與者有絕對缺鐵,64%有功能性缺鐵。在中位隨訪13.3年期間,有2212人(18.2%)死亡。其中,共有573人(4.7%)死於心血管疾病。1033名(8.5%)和766名(6.3%)參與者被診斷為冠心病和中風。
與無功能性缺鐵者相比,功能性缺鐵者冠心病風險增加24%、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26%、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2%。與無絕對缺鐵者相比,絕對缺鐵者冠心病風險增加20%,但與死亡率無關。鐵狀況和中風之間沒有關聯。
研究人員計算了人群歸因比例,根據年齡、性別、吸菸、膽固醇、血壓、糖尿病、體重指數和炎症等因素對模型進行調整,發現在10年期間,5.4%的死亡、11.7%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和10.7%的新發冠心病診斷可歸因於功能性缺鐵。
“這項研究表明,缺鐵在中年人群中非常普遍,近2/3的人患有功能性缺鐵症。”Schrage表示,“這些人更容易患心臟病,而且在未來13年內死亡的可能性也更大。”
Schrage說,未來應該在年輕人群和非歐洲人群中研究這些關聯。“如果這一關係得到證實,下一步將進行一項隨機試驗,調查在普通人群中治療缺鐵症的效果。”(文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