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剛,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
來源:第一財經
疫情的到來加速了銀行的數字化轉型。目前,許多銀行都已投入大量資金用於金融科技的開發與應用,尤其是大型銀行。相比之下,中小銀行則由於自身資源有限,在轉型路上面臨不少挑戰。
此前畢馬威聯合騰訊雲釋出的《區域性銀行數字化轉型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在參與調研的46家區域性銀行中,已有91%開展了數字化轉型,但中小銀行數字化建設程序總體較為緩慢,尤其是對公和金融市場領域數字化轉型較為落後。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在近日舉辦的2021年首期金融科技沙龍—“金融科技與資產管理行業發展”上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候也表示,由於不同體量的銀行在自身能力、客戶構成以及業務開展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它們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和路徑也不太相同。
在他看來,當前中小銀行轉型仍面臨著較大挑戰,轉型難點主要集中在人才、資料、機制、對外合作等方面。比如,儘管有的區域性銀行完成了資料的歸集和平臺化建設,但仍存在內外部資料質量不一,資料難以統一對接,產業資料獲取困難等問題;同時,有的銀行對外合作時雖然需求強烈,但效果達不到預期。
“不同於大型銀行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路徑,不少中小銀行會選擇與外部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曾剛對記者稱,這主要是由於,金融科技不僅需要投入資金去構建資料底層,還需要金融機構有運用資料的能力、人才的積聚等,但很多中小銀行在這方面能力不足。
即便是投入跟上了,一些銀行的客群,比如農村金融機構的客戶對線上業務的接受程度可能還有待提高;再加上部分銀行的業務也比較簡單,沒有複雜的產品,因此對於中小銀行而言,“數字化的轉型可能更多是透過外部合作來推進。”曾剛說道。
而在對外合作方面,此前有觀點提到,由於中小銀行自身資源有限,往往會依賴大型科技公司提供的技術和平臺進行客戶維護、信用分析和風險控制,而這可能導致負債端和資產端的獲客能力和產品競爭力減弱。中小銀行應關注對大型科技公司依賴度上升對中小銀行經營活動的影響,以及大型科技公司金融科技服務的集中度過高帶來的操作風險和網路風險。
對此,曾剛表示,目前絕大多數中小銀行與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相對有限,這個領域未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整體來看,只有部分中小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較為緊密,包括從技術到業務(如聯合貸、主貸等)等各個方面,獲得了一定的短期收益,但尚未並未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曾剛認為,總體上看,在數量高達4000餘家的中小銀行中,與外部金融科技公司進行全方位合作的機構佔比並不高,並非普遍現象;此外,部分合作業務(如聯合貸、助貸等),隨著監管趨嚴,正面臨規模壓降或模式轉型的壓力。
另一方面,從市場供應商的角度看,從資料底層治理的能力提升,到資料中臺的建立,再到資料應用能力的提升,賦能金融機構的供應廠商較多,並非頭部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壟斷,市場競爭仍較為激烈。
“因此,我認為,目前還不存在中小銀行對少數大型機構過度依賴的情況。”曾剛稱,但的確存在少數銀行對部分合作模式過度依賴的問題,需要注意這類風險。從本質上講,中小銀行應發揮屬地資源稟賦,在深耕本地的基礎上,以資料洞察和智慧技術為抓手,圍繞客群、產品、服務打造差異化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