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寧9月18日電 (孫睿)記者18日從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師範大學高原科學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高科院”)獲悉,首套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綜合觀測資料集正式釋出。
據介紹,此次釋出的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綜合監測資料集(2002年-2018年)是中國南京資訊工程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趙林及其研究團隊長期在格爾木站積累的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綜合觀測資料集,探討了氣候變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凍土變化的基本特徵。該資料也是趙林聯合依託於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與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藏北高原冰凍圈國家特殊環境與災害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團隊成員共同首次向全球釋出的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的系統觀測資料。
監測顯示,青藏高原是陸地表面中低緯度地區多年凍土分佈最為廣泛的地區,大量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的存在和變化強烈影響著區域乃至全球的水文、生態和氣候系統。但由於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生存條件惡劣、交通極不便利,資料資源非常貧乏,尤其是在極高海拔的多年凍土區,這種狀態不僅嚴重地限制了對於該區域氣候、環境和凍土等諸多方面的研究和理解,也嚴重限制了適應於該區域遙感反演演算法的研發、各類陸面乃至於地球系統模型的模擬和改進,而且也限制了該區域經濟發展和國家戰略的規劃。
過去近三十年,該研究團隊在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建立了綜合觀測網路,展開了對多年凍土地溫、活動層水熱以及氣象因子的系統監測,形成了能夠基本覆蓋青藏高原高平面的、與多年凍土有關的多要素觀測資料,建成了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的多年凍土綜合監測網路,取得了大量寶貴的監測和第一手調查資料。該資料集主要觀測要素有氣象(氣溫、降水、風速、比溼等)、土壤水熱、活動層厚度及凍土溫度等觀測資料。
該研究團隊表示,該資料集形成了能夠基本覆蓋青藏高原高平面的(包括可可西里無人區和阿爾金山無人區等區域)、與多年凍土有關的多要素觀測資料;各觀測資料在收集和處理過程中都已經過了嚴格的質量控制,可為青藏高原水文模型、陸面過程模型和氣候模型的驗證、發展和改進提供支撐。(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