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太平盛世是無數先烈前仆後繼地犧牲打拼下來的,可以說,沒有他們在革命及解放戰爭中流淌下的血汗,就匯聚不成如今的大好河山。
1955年9月23日,新中國的授銜儀式於北京舉行,此次授銜儀式中,大部分軍人都受到了應有的封賞。
但有一位錯過了授銜的開國元勳,他就是八路軍120師358旅的政委、“三省省委書記”——張平化。
01 星星之火:亂世出英豪
1907年,張平化出生於湖南炎陵,他的父母都是貧寒的農民。
這一年其實並不太平,當時,清政府還沒有覆滅,康有為在這年改保皇會為國民憲政會、梁啟超在主張君主立憲。
12歲的時候,張平化前往衡陽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學習,並在那裡初步接觸了共產主義進步思想,知行合一,他在學習期間還參加了愛國學生運動。
畢業後,張平化決定為救助身陷囹圄的祖國出力。
1926年6月,張平化參加了北伐戰爭,在機緣巧合下,他遇見了一個人,一個啟發他信仰的人——毛澤東。
毛澤東當時發表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和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報告,這在張平化看來,是鋪就了一條拯救中國的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年12月,張平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並出任中共酃縣第二區委書記,此後,他更是將共產主義思想帶回家中,呼籲家人參與革命。
張平化的7位至親也在後來的革命運動、抗日及解放戰爭中逐一壯烈犧牲。
入黨後第二年,張平化開始屢立戰功,他先是成功組織了農民起義,給轄區內的農民分田地,建立了當地的革命政權。
後來在毛澤東的帶領下,領導組建農民武裝部隊、建立了湘贛革命根據地,組建農民武裝部隊後,張平化領兵參與了多次游擊戰爭。
年輕的張平化已戰功累累。他得到組織重用,出任中共酃縣縣委書記、酃縣遊擊大隊黨代表。
02 伯樂相助:王震明察秋毫力保張平化
1932年,張平化受到了誣告,有人將一封舉報信交到了上級,說張平化是反革命分子,因為當時黨內在舉行肅反運動,這個罪名非常嚴重。
這封舉報信最後交給了王震將軍處理,王震時任中國工農紅軍湘東獨立一師團政委、湘贛軍區代司令員。
王震在接到舉報信後感覺十分奇怪,信中的張平化和他所瞭解的張平化形象完全相反。
被上級要求馬上逮捕張平化的王震沒有馬上執行命令,而是決定查清楚來龍去脈,他認為,在這艱難的革命時期,黨內不能無故損失一位優秀的人才。
共產黨人就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王震親自與鄉親們核實瞭解情況後,發現張平化在群眾中的口碑非常好。
張平化清正廉潔、熱心辦實事,根本不可能是一個反革命分子,愛惜人才的王震在明察秋毫後,沒有執行逮捕張平化的命令。
王震只是免去了張平化在縣委擔任書記的職務,並且保留了張平化在赤衛隊的工作。
張平化留在黨內繼續發揮著他的軍事才能,並在後來的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抗日戰爭時期,張平化出任八路軍358旅政委,他領導了晉綏軍民反蠶食、反“掃蕩”行動,負責鞏固、發展冀中抗日根據地。
哈爾濱是人民解放軍解放的第一座省會級的大城市,在解放戰爭時期,這座省會級大城市的市委書記,由張平化擔任。
張平化擔任哈爾濱市委書記後,推進當地貫徹落實黨的執政方針、有力保障城市重建等重點工作的開展,張平化的管理水平可見一斑。
張平化沒有辜負王震的期望,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名熱血的革命戰士。
03 兢兢業業:奔波在崗位上錯過授銜
按照資歷,張平化授銜開國上將合情合理,1995年,經過軍事制度改革,我國出臺了正式的職業軍官與義務兵制度。
制度的執行方式及有關章程寫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兵役法》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軍人開始授銜,新中國的軍隊管理走向制度化。
1955年9月23日,新中國的授銜儀式在毛澤東的主持下於北京舉行,此次授銜儀式莊嚴而宏大。
在軍銜頒發期間,共有60餘萬名幹部,獲得了准尉以上的軍銜,其中,有10名元帥、10名大將和55名上將。
曾經和張平化在獨立第二旅一起共事的彭紹輝,在55年授銜中獲得了開國上將的頭銜。
然而,同樣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張平化,卻因為奔波在地方工作,錯過了授銜。
1954年5月,張平化在湖南做中共湖北省委第三書記,1956年7月又升為當地的省委第二書記。
在應該坐下來接受表彰的日子裡,張平化仍然奮鬥在為人民服務的第一線。
名義上,張平化錯過了榮譽,實質上,對於張平化來說,有比榮譽更重要的事,為人民謀幸福。
04 能力突出:擔任三個省的省委書記
在領導水平及管理能力獲得認可後,張平化輾轉各地擔任省委書記,將成功的管理經驗帶往新中國需要發展的地方。
張平化前後擔任過三個省的省委書記。
1959年8月,張平化從原來的湖北省第二書記轉任為湖北省的省委書記處書記,一年後,他前往湖南省任職,擔任湖南省委第一書記。
張平化在湖南執政期間,十分重視農業生產,他大力推行“三包一獎”農村經濟改革。
“三包一獎”指的是包產、包工、包成本,超產則會獲得獎勵,湖南省的農業生產水平在他“科學種田”的方針下顯著提高,全省經濟也得到了全面復甦。
1971年4月,張平化再次輾轉,前往山西省任職,做了山西省的省委書記。
05清正廉潔:做大官也不為家人開小灶
張平化是一名自律的共產黨員,他的家人雖然農民出身,但也有很高的革命意識。
張平化的爺爺張春榜一直支援著共產黨的事業,在被迫害致死之時,還高呼著“共產黨萬歲!工農革命軍萬歲!”。
張平化的父親也是一名革命工作者,在前期的革命運動中壯烈犧牲,張平化的哥哥嫂嫂也投身了革命,並付出了他們年輕而寶貴的生命,留下了2個嗷嗷待哺的孩子。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薰陶下,張平化成長成為一名清正廉潔、真正胸懷信仰的共產黨員。
張平化的哥哥嫂嫂犧牲後,他曾經把哥哥嫂嫂留下的兩個孩子接到身邊撫養,即使張平化在仕途上一直平步青雲,他也沒有為自己的侄子“開小灶”“走捷徑”。
在撫養他們成人後,張平化咬牙將孩子們送回了老家,此後,歷經饑荒,兩名侄子吃不上飯,他們只能回頭求張平化幫他們找工作、養家餬口。
但是張平化拒絕了,他秉承了執政為民的宗旨,沒有帶著侄子走後門,而是教育他們,要吃飽飯就得用雙手勤勞地換取。
張平化的兒子也參了軍,他回憶父親的時候也感慨道,父親為官清正,雖為嚴父,但親民、愛民。
張平化常常教育兒子,要向工農子弟看齊,不能因為自己是省委書記的兒子就搞特殊化。
2001年7月23日,為人民謀了一生福祉的張平化病逝,享年94歲。
06 小結
胡耀邦曾經用一句話評價張平化:久經考驗,飽經風霜。
人言不可畏,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在經歷了被誣告後,張平化不忘初心,毅然決然透過自己的清正廉潔和親民愛民證明自己。
在錯過了授勳後,張平化沒有放棄妥協,依然兢兢業業奮鬥在崗位上、
從湖北省委第三省委書記,一路做到了湖南省委書記、山西省委書記,用出色的工作能力證明了自己。
紀念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銘記一個覺醒的年代,是老一輩像張平化一樣,擁有堅定信念、奉獻不求回報的共產黨員讓後人有了一個安定繁榮的祖國。
無論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是否留有姓氏,無論他們中的多少人沒能接受功勳、生前是否獲得過榮譽,他們都理應不朽,都值得被後人紀念。
如今,國人擁有了一個昌盛而強大的祖國,在勿忘國恥之餘,吾輩更應努力奮鬥。
復興祖國是一場接力賽,雖然後人已不需要拋頭顱、灑熱血,但也要繼承先烈的頑強意志。
為祖國的經濟騰飛奉獻自己的勤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崛起貢獻自己的智慧。